一年只有一次的“双11”和两年来都在提的新零售

今年天猫双十一总交易额达到2135亿元人民币,相比十年前,2009年,“双十一”的成绩单是5200万元,增逾4100倍。这当然是一份值得骄傲的成绩,但在惊喜数字的背后,也掩盖不了阿里如今背后的竞争压力,未来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单靠一年一次的双十一,似乎远远还不够。

消费者双十一热情降低,金额增加难掩创新度下降

同这几年双十一的安排一样,早在十月,阿里、京东等主要电商巨头早已纷纷上线各类广告,而杭州作为中国电商的标志性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服装一级批发与流通市场之一的四季青,在九月就已经纷纷进入旺季,来自全国的卖家纷纷来此地补货,络绎不绝。虽然双十一主要是线上购物的狂欢,但十年间带动的影响力远不止于线上消费,线下购物的体验消费热度照样不减。双十一的影响力正在慢慢被淡去。

一年只有一次的“双11”和两年来都在提的新零售

根据小编对身边同事的抽样调查,今年双十一,除了极少数的女性同胞花费过千之外,绝大多数花费不过数百元,一分钱没花的人也大有人在,具体问到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更青睐于线下购物方便,价格虽然更贵,但贵来也有限。二是双十一的优惠没有现象中那样大。除了部分知名品牌有少量优惠之外,对于都市白领来讲,花费大量精力参加活动,最后却只有几十几百元的优惠,吸引力不再那样大。

除此之外,同样的双十一活动流程,类似的节日节目,大量年轻消费者已经感到审美疲劳,对于注重体验消费的年轻一代消费者来讲,双十一吸引力也不足前两年那般强。

双十一之后的竞争,电商只是一角

本月,阿里巴巴将截至3月份的全年销售额预期下调了5%左右。阿里巴巴不同于亚马逊,因为它并不是零售商。它只是为其他的商家提供数字货架和渠道来销售商品。远在美国的华尔街仍在等待阿里巴巴近年投入的各个项目开花结果,已变得日益质疑它进军新领域的成本。自去年6月以来,阿里巴巴股价已累计下跌了近三分之一。

同样在双十一,竞争对手也还没有垮,京东宣布了新的数字,1598亿元,比去年增长了27%。当年被马云赶出淘宝生态的蘑菇街也在双11前夜发布招股书,要去美国上市。再早一季,拼多多上市,市值一度到了300亿美元。它们的共同点是有腾讯撑腰。在蘑菇街新公布的招股书里,它的第一大股东已经是腾讯,占了18%股份,比创始人陈琪多了一半。18%看上去是腾讯特别挑选的过的数字,在京东、拼多多,腾讯的持股比例也是18%。

一年只有一次的“双11”和两年来都在提的新零售

阿里现在已经不是一家电商公司了,阿里从前几年就开始布局,现在基本上互联网的半壁江山都有阿里的股份,而另一半就是腾讯。互联网企业只有腾讯系和阿里系,几乎你们可以看到在每一个领域最强的竞争对手的背后都有阿里和腾讯的影子。腾讯主要做社交,这意味着它的流量比阿里多,但是变现能力相对差一点,所以它通过投资去连接,希望提高变现的效率。

新零售发力,未来仍然可期

11月初,阿里发布第二财季报告。阿里营收同比增长超50%,领跑FAANG全球互联网第一阵营。新零售版图进一步夯实,全面赋能高鑫零售等品牌商家数字化转型。未来互联网公司都需要具备产业互联网思维,而非仅停留在电商新零售或者实体新零售的单一维度。传统零售注重直接卖货,而新零售更加注重体验以及生态化的闭环服务。

移动支付作为线下流量的核心入口,这两年也越来越被行业所认同。移动支付已经成为连接线上线下重要的入口,线上领券线下消费,线下消费线上体验,提高互动体验的同时,切实提高了商业运作运维的产业化效率。因此,移动支付也是目前各类传统零售行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入口、急切需要的工具。

一年只有一次的“双11”和两年来都在提的新零售

作为移动支付行业的技术代表性企业,创匠科技以移动支付技术研发为核心,聚焦移动支付私有化部署,已累计为超过1000家企业级客户提供移动支付技术服务,其中还包括大中型国企、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客户,是业内当之无愧的代表性技术企业。创匠科技于今年九月在行业率先推出AI刷脸会员以及刷脸支付,帮助传统零售业更快实现新零售转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