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銷量雙雙暴跌 “海馬”還遊得動嗎?

利润销量双双暴跌 “海马”还游得动吗?

日前,海馬汽車發佈三季度業績報告,公司前三季度營收40.44億元,同比下滑41.4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4.77億元,同比下滑660.27%。“2018年前三季度經營業績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汽車銷售同比大幅下降所致。”對於業績虧損,海馬汽車在報告中這樣說道。

銷量斷崖式下跌正困擾著海馬汽車的發展。據海馬汽車公佈的最新銷量數據顯示:10月海馬汽車銷售3713輛,同比大跌70.41%,1-10月累計銷售5.9萬輛,同比下滑46.39%。與此同時,轎車本月銷售1059輛,同比下滑75.24%;1-10月累計銷售1.85萬輛,同比下滑52.11%。SUV本月銷售2585輛,同比下滑66.13%;1-10月累計銷售3.86萬輛,同比下滑41.4%。MPV本月銷售69輛,同比下滑89.18%;1-10月累計銷售2562萬輛,同比下滑62.35%。

海馬,為何在汽車的海洋裡遊不動了?

產品脫節

SUV曾是很多自主品牌搶佔市場份額的法寶,海馬也有很大一部分銷量來自SUV車型。2014年,海馬汽車推出S5並一炮走紅。不過,隨著一線品牌的持續發力和SUV的退潮,海馬S5競爭力正在大幅度下降。乘聯會數據顯示,在2016年,海馬S5取得了逾10萬的銷量;到了2017年,銷量就僅有7萬餘輛;而2018年1-9月份,海馬S5銷量約為2萬輛,根據銷量的走勢判斷,就算走完2018年,海馬S5的銷量也難以達到3萬輛。

海馬S5遭遇滑鐵盧,除了市場大環境不理想以外,更多的來自自身的原因。時代財經記者在查閱了2018款海馬S5配置表時發現,對比起同類競品,在新款車型指導價沒有太大優勢的情況下,海馬S5在配置上卻做了減法,入門車型減少了ESP電子車身穩定控制這一和行車安全密切相關的配置,同時包括上坡輔助、牽引力控制也紛紛取消。而同價位的遠景SUV,長安CS35 plus均有上述配置,這與競品選手在配置上顯然出現了落差。對比同價位的吉利遠景SUV,8萬元的預算能夠買到1.8L的手動次低配,而海馬S5只能選擇1.6L的手動最低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海馬S5一款SUV車型“相對暢銷”並且更新速度較快外,只剩下福來美F5是今年年中上市的新產品。而旗下的轎車海馬M3、M6,MPV車型福來美F7、福來美MPV等均是2017款的產品。此外,就算是新產品福來美F5,在車型競爭力上也是較為薄弱。拿同類競爭對手吉利遠景來說,同樣是乞丐版,指導價相差100元,而吉利遠景在配置上多了倒車雷達、倒車影像、仿皮座椅、中控大屏等配置。而福來美F5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排量在比遠景多了0.1L了。在這種價位上車型,誰配置更豐富,誰就更有話語權。

行業專家詹天文在接受時代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方面,海馬汽車在車型的戰略上眼光不夠長遠。此前SUV大熱的時間裡,海馬汽車確實賺了一筆錢。但在競爭激烈的SUV市場上,海馬卻選擇車型減配作為自己保持利潤的手段,這明顯是不符合市場的遊戲規則的。消費者面對各式各樣的新車,誰的配置高,誰就更有可能被看重。另一方面,除了SUV外,轎車卻幾乎成了海馬的棄子,車型架構裡,單條腿走路顯然是不及吉利、比亞迪、長安等廠家雙管齊下那麼的奏效。海馬如今面臨著馬太效應的問題。急需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利润销量双双暴跌 “海马”还游得动吗?

故障率居高不下

除了產品線太過單一以外,海馬汽車在車型質量方面也難以讓消費者滿意。在車質網、汽車質量投訴網等網站上,光海馬S5一款汽車,就收到了超過1000條用戶的投訴,而90%的投訴均集中在2015款的海馬S5上。具體分析來看,有網友指出2015款的車型減震器在未出保的情況下就已經出現了漏油;還有網友指出2015款的車型發動機異響並多次維修都無法解決問題的;甚至還有機腳螺栓斷裂造成發動機脫落的。從上述的真實車主投訴案例中不難看出,海馬汽車在前幾年開始,在造車的質量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並沒有讓消費者得到滿意。

有著超過20年維修經驗的鳴師傅在接受時代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2000年前後,海馬汽車的質量非常好,自己店裡以前很少聽說海馬汽車發生問題的,大多數都是過來保養的。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早年的海馬汽車技術來源於馬自達,當年的海馬汽車,可以說整車核心部件都是由馬自達提供的技術,在可靠性方面還是相對來說比較過關的。但在近些年,因為海馬的銷量大幅度下跌,過來保養的海馬汽車也越來越少了,而過來修車的反而變得更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出保沒多久就出現發動機滲油的現象,“這樣子下去,海馬當年建立的良好口碑將不復存在”。

淘汰制的遊戲

毫無疑問,車市已進入淘汰賽階段,沒有硬功夫、沒有良好的戰略思維的車企都會面臨更加悲催的命運。

近日,乘聯會公佈最新銷量數據,今年10月,乘用車銷售195萬輛,同比下滑13.%。1-10月累計銷售1812萬輛,同比下降2.1%。其中,轎車銷售96.2萬輛,同比下滑11.6%;SUV銷售85.6萬輛,同比下滑13.2%;MPV銷售13.2萬輛,同比下滑23.3%。事實上,自今年6月以來,國內乘用車市場已經連續5個月同比負增長。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預計,2018年全年產銷負增長基本已成定局。在車市大環境微增長、甚至負增長時代,各個品牌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中國的汽車市場,已經從原來的增量時代進入了存量之爭。從上述的各種信息中不難發現,海馬汽車不僅僅處在逆水行舟的狀況中,並且從產品線、質量可靠性方面,雙雙發力不足。此情此景,難免讓人聯想到了前不久剛剛退出中國市場的鈴木汽車。鈴木在小型車戰略力固步自封,在SUV時代裡仍然堅持自己的戰略導致了產品線嚴重單一,並且因為銷量的問題導致了利潤進一步下滑的惡性循環。

海馬汽車官方對於銷量的嚴重下滑是如何理解的?未來的發展戰略在何方?如何來解決當下遇到的困境?針對上述種種問題,時代財經記者多次聯繫海馬汽車,但截至發稿前,並未收到官方回應。海馬汽車在車市的海洋中越遊越慢,如若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或許未來就窒息在自己熟悉的海洋中了。

本文源自時代週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