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为诗歌而疯狂杀人的道貌岸然的流氓诗人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很多人都知道宋之问是初唐著名诗人,是律诗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武则天曾经游览洛南龙门,让跟随的大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做成,赐以锦袍。不一会儿,宋之问诗也写好献了上来,“后览之嗟赏,更夺锦袍赐之。中宗於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赋诗,羣臣应制百馀篇。殿前结彩楼,命上官昭容选一篇,为新翻御制曲,从臣悉集其下。须臾,纸落如飞,各认其名怀之,惟沈、宋二诗不下。又移时,一纸堕,竞取观之,乃沈诗也,评曰:''二诗工力悉敌,惟沈诗落句云'微臣凋朽质,羞观豫章材',词气已竭。不如宋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健举也。沈乃叹服。”

可是你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曾写出“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名句,奠定了唐朝诗律的创新型人才,居然是一个为诗歌而疯狂杀人的不折不扣的“杀人犯”。所以,别信“文如其人”这几个字。


一个为诗歌而疯狂杀人的道貌岸然的流氓诗人宋之问


喜欢诗歌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流传甚广的千古妙句,或许很多人还曾把之当作明信片的点睛语句寄给爱人或是朋友呢!这诗相传就是宋之问的好外甥刘希夷所作,是版权所有者。成语“花落谁家”也是从刘希夷的妙诗中蜕变演化出来的,他也是版权所有者。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一个为诗歌而疯狂杀人的道貌岸然的流氓诗人宋之问


据说,刘希夷此诗的名字叫做《代白头吟》,有一天,宋之问看到刘希夷尚未发表的这诗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看似平淡却奇崛,颇有神妙之处,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以古代美女感时伤花来咏叹青春易逝、人生无常,富贵如浮动也,颇有“小资情调”,弄不好可凭之一句而扬名立万,甚至流芳百世。宋之问绝对是有远见之人,这句果然是能流芳百世的好句,到现在还出于很多人之口,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引用最多,引用率之高堪与王勃“落霞”句相提并论。

所以宋诗人十分艳羡又十分眼红,自古凡是文人墨客都爱好文字,尤其是警句谁不爱?用一句少一句了。于是起了歪主意,想据为己有。


一个为诗歌而疯狂杀人的道貌岸然的流氓诗人宋之问


但,也是爱诗如命的文学青年刘希夷当然不允,其他的可以给你,包括钱财美女,这个不行。文人见好文就如苍蝇见血,这个是我下了大血本熬了几十个通宵才想出来的,我又不是你的“枪手”,干嘛要起觊觎之心要横刀夺爱呢?是老舅也不行,除非你杀了我,文学青年刘同学一脸正气对他舅父慷慨陈辞,誓死捍卫自己的版权。


一个为诗歌而疯狂杀人的道貌岸然的流氓诗人宋之问


啊,还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你不说杀人我还不知如何夺取你的金句,这不是说到点子上了吗?你以为我不敢啊,笨蛋书呆子,你太嫩了,如果能学学西汉“计王”陈平,渡河时打赤膊解衫,以消除摆渡人见财起意之心保了条小命还好,你小子居然这么吝啬还这么狂,连老舅也不给面子,不就是借用一句诗吗?不谙世事的小毛孩,冤枉你读了那么多书,你不知什么叫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吗?杀你还用通知啊。


一个为诗歌而疯狂杀人的道貌岸然的流氓诗人宋之问


刘希夷最终为自己的“高调维权”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于是,满嘴仁义道德,咏着“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的宋诗人竟遣人用土囊(装土的袋子)将他活活压死(有的记载甚至就干脆说是宋之问自己赤膊上阵,干掉他的好外甥的)。这就是轰动大唐的一桩广为流传的“广播道超级诗歌杀人事件”。宋之问因此也被称作“因诗杀人”。而且他居然无事,谁叫他上面有人,还善于用肉麻媚诗称颂高层武媚娘和她的超级“鸭子王”男朋友张易之呢!

他就是靠着阿谀张易之才上位做官的!


一个为诗歌而疯狂杀人的道貌岸然的流氓诗人宋之问


在宋之问约二十岁那年,考取了进士,不久作了江南某县的一个县尉。唐代县尉从九品下,品秩最卑,之问大有怀才不遇之概,在《潜珠篇》中感叹“今乃千里作一尉,无媒为献圣明君”。对离京城千里之外的小小县尉不以为然,意在干禄朝廷。直到天授元年(690),三十五岁那年,才被武则天召为习艺馆学士,之问进入宫中,自然就有了结识张氏兄弟的机会。

那么,之问是如何谄附张氏兄弟的呢?据史书记载,撮要言之,大体有这样几方面,一是侍奉二张,做些龌龊卑污之事。二是作诗谄谀献媚。三是为二张捉刀代笔。

关于侍奉二张,最让人不齿的是“为易之捧溺器”一说。(《新唐书·宋之问传》)给武则天的面首,自己的上司端尿盆,确实卑贱。即使上司对他“雅爱”,总归有辱斯文。


一个为诗歌而疯狂杀人的道貌岸然的流氓诗人宋之问


作为文人,宋之问也因其低劣人品而遭人唾弃,不仅表现在其对待政治趋炎附势的“墙头草”态度上,还在于他不知廉耻卖友求荣的恶劣表演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他曾因告密友人张伸之参与谋诛武三思,而变流放状态为升官发财,擢任鸿胪主簿,“由是深为义士所讥。”这样的人在政治圈子里朝朝都有,而且还是呼朋引伴互相兜售其奸,尤其是昏君当道的时候更是泛滥成灾,真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但这种只会索取权力搞破坏不会有政治建树的官场混混一发威,离覆亡也不远了,最后是“赐死桂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