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大庾岭北驿》:谁是无耻之徒?

宋之问《大庾岭北驿》:谁是无耻之徒?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唐诗三百首》的作者名叫孙洙,号蘅塘退士,早年是一位大清官,每当卸任时,当地百姓更是攀辕哭泣,为他送行,告老还乡,乃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人总归是要有一点儿爱好的,这位老兄有什么爱好呢?喜欢做学问,当时通行的《千家诗》“工拙莫辨”,也就是好的坏的、鱼龙混杂,他于是决定编辑一部唐诗选集取而代之,这就是今存的《唐诗三百首》,成书于乾隆年间;至于《宋词三百首》为晚清选本,《元曲三百首》更是近人所作,况且词、曲在文学史上地位并不高,因而我们选诗,首推《唐三百》。这本集子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310首诗,其中五言、七言古诗、绝句,乐府,五律七律均衡分布,可以说囊括了精华。我们也十分感激有这样一部集子,吸吮唐代真正的精华,大千世界与浓淡山水,飞鸟鱼虫与江流湖海,每一份风景都是惊喜,每一滴眼泪都留味绵长。

宋之问《大庾岭北驿》:谁是无耻之徒?

蘅塘退士对于宋之问的这首《题大庾岭北驿》,有一句点评:四句一气旋折,神味无穷。正是:

山色苍茫上庾岭,瘴气氤氲下梅关。

陇头春梅尤怜色,不知他乡几时还。

宋之问《大庾岭北驿》:谁是无耻之徒?

在《题大庾岭北驿》之外,还有一首《度大庾岭》也是广为传颂: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感情真挚,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诗人在贬谪路上,也是哀怨凄绝。看到这里,也许大家认为宋之问是位壮志难酬的文艺青年,多半不见容于奸臣昏君,报国无门,自艾自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了解到历史背景后,或许读者们会高唱一曲“大快人心”,毕竟沈宋的人品,是很值得深思的。

宋之问《大庾岭北驿》:谁是无耻之徒?

《唐才子传》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是千古名篇,吟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他又叹曰:“死生有命,岂由此虚言乎!”宋之问是刘希夷的舅舅,非常喜欢这句话,知道他外甥还未尝发表,就让外甥让给自己,但刘希夷也是不愿,“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天资聪颖的刘希夷未至三十便遭此横祸。自然,以宋之问的才气,不必与刘希夷抢句,这则故事也是难辨真伪,但宋之问的人品是为当世所不耻的,他先后谄附于张宗昌张易之兄弟、武三思、太平公主、安乐公主,在桂州被唐玄宗赐死,结束了一生。

世事纷繁,人间攘攘,利欲横飞,难的是不忘初心。宋之问既然是一介文人,更应当有一介文人的胆气。或许人们评价他的诗文,“又更加靡丽,讲究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犹如锦绣成文”,这软婉的诗骨,害得了软骨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