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化龍橋、仙蹟橋、石拱橋……尤溪這些古橋還有這樣的故事!

「快看」化龙桥、仙迹桥、石拱桥……尤溪这些古桥还有这样的故事!

「快看」化龙桥、仙迹桥、石拱桥……尤溪这些古桥还有这样的故事!

在尤溪縣新陽鎮葛竹村,至今保留有三座古橋。

化龍橋

一座叫作化龍橋,建在村莊水尾處,也叫水尾橋,始建於明天順二年(1458年)。五六百年來,由於失火等原因,橋身有過多次的修建。史料記載,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有過一次大規模的重建。最近一次翻修是在2000年,橋面採用鋼混水泥鋪就,橋上廊屋式建築仍是瓦木構造,應是保留了清代重建的樣式。唯一不變的,是樑上的一副對聯:“子著金鞭穩使驅馳騎馬過,仙翁投竹仗好看奮迅化龍飛”。只是內容不變,字跡是今人重新寫上的。

至於原跡,傳說為一仙人所撰。寫完之後,村人發現,對聯上的繁體字“馬”字,少了一點,便去問仙人。仙人一笑,用腳趾夾筆,往上一踢,筆頭不偏不倚正好補在了“馬”字上。有詩為證。明代葛竹人紀伯贊寫此為了一首詩,題為《橋宇神書》:橋聯揮筆屬仙家,一水澄清映紫霞;挺仗化龍登碧漢,葛陂深處日爭華。到了清代,葛竹人紀學良又作了一首同題詩:

相傳文峰一仙翁,橋宇神書筆跡通;長存對聯今猶在,早有儒生顯奇功。

這裡是葛竹村先人概括的八大景之一。葛竹村的水尾風景獨特。流過村莊的兩條溪水匯聚於此,形成開闊溪面,流出村口卻是曲裡拐彎的,形成“溪環九曲”之美景。清代葛竹人黃正輝在《葛陂境形勝記》一文中寫道:堂基之前,水環玉帶,奔縈流至溪,則寒潭凝碧,而瀾翻湍轉,迂迴曲折,時有潭魚吞萍,汀雁嘹葭,波光與樹影相映,風景孰幽乎。

水尾建橋,更是景上添景。這化龍橋長18米,寬6.5米。與古橋搭配的有老樹。以前兩岸各有一棵古樟樹,樹枝在溪上相互交織,風一吹,弄出摩擦聲響,村人謂為“兩象交牙”。現今僅存下一棵,皮相粗壯,樹頭開叉形成了兩棵樹的模樣。此外,岸邊還新長了兩棵小樹,一棵正直向上長,一棵傾斜長,從岸的這邊延伸到岸的那邊,彷彿架起的一座樹橋。

「快看」化龙桥、仙迹桥、石拱桥……尤溪这些古桥还有这样的故事!

過去,從新陽鎮通往尤溪縣城的古道,必經水尾橋。橋頭還開設過客棧。現在,水尾橋已失去交通功能,成為了村民休閒納涼的場所。周邊一帶,建有村部大樓、會場、籃球場,以及一系列店鋪,是村民的活動中心。從這裡出發,出村莊往山下走向通往新陽鎮的古道,大概半個多小時的路程,就會抵達仙蹟橋;往山上走向去往縣城的古道,約個把小時時間便會遇到拱橋坑涼亭。

仙蹟橋

仙蹟橋的構造,與水尾橋一致,均設有雨披、木柵欄、長條凳,只是橋身相對小一些,長約7米,寬3.6米。橋面為木板鋪陳,建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依然穩健。這裡也是葛竹村的八大景之一,明代葛竹人紀伯贊寫有《藍關仙蹟》:藍關仙蹟近吾家,聞覓仙蹟踏翠霞;此去蓬贏只不遠,也從松下拾殘華。後來,清代葛竹人紀學良也附和一首:藍關仙蹟在巖間,橋宇碧水好山川;半嶺涼亭行人爽,文峰駕霧上青天。

「快看」化龙桥、仙迹桥、石拱桥……尤溪这些古桥还有这样的故事!

所謂仙蹟,指的是這裡有塊石頭,有凹痕,看似人的腳後跟,村人以為仙人落腳於此,再登天而去。詩中之“藍”,是指藍嶺。溪從藍嶺坑而下,流量豐沛,嘩嘩作響。仙蹟橋建在兩山對峙的關口之間,山勢陡峭,古道如天階。從山上下來,或者登上山去,仙蹟橋好像一個不可多得的休憩點,恰到好處。山風習習,彷彿溪水攜帶而來的。落座於此,一身的汗津,一會兒就消失,涼爽舒適。而且,橋頭側下方有一個泉眼,如一面小鏡鑲嵌在溪邊,清澈透明,終年不竭。路人抵此,都會下去飲口泉水。

石拱橋

在這條古道上,還有兩個腳印,在拱橋坑附近。一個在嶺頭,像男人穿草鞋的大腳印,一個在嶺頭下面十幾米的位置,像女人纏足的小腳印。這個嶺被叫作親家親母嶺。越過此嶺,下行一小段,便到了拱橋坑。拱橋坑涼亭,並不是跨溪而建,而是修建在山溪旁邊,嚴格來講,算不得橋的。但建造的歷史也是蠻久的,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長8米,寬4米,建構簡單,四面通透,只有幾根柱子撐起一片屋頂,加上兩邊長條凳而已。

至於叫拱橋坑,是因為在涼亭前面有一個石拱橋,初建年代要比涼亭早很多,有記載的時間是五代南唐保大八年(950年)。因為古道遇溪,村人用石塊壘砌了一個半圓形的橋洞,寬度和高度大概有1米左右,可以容納一條小溪輕輕鬆鬆穿過。這溪水自然乾淨,渴了累了,俯身飲下幾口,通體舒暢,可以消除一身的疲乏。有人曾經在這個涼亭擺過攤點,買過糯米糰、炸豆腐、香草糊等,尤其是香草糊,通過這溪水的浸泡,尤其的冰涼爽口,最受路人歡迎和喜愛。

「快看」化龙桥、仙迹桥、石拱桥……尤溪这些古桥还有这样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