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化龙桥、仙迹桥、石拱桥……尤溪这些古桥还有这样的故事!

「快看」化龙桥、仙迹桥、石拱桥……尤溪这些古桥还有这样的故事!

「快看」化龙桥、仙迹桥、石拱桥……尤溪这些古桥还有这样的故事!

在尤溪县新阳镇葛竹村,至今保留有三座古桥。

化龙桥

一座叫作化龙桥,建在村庄水尾处,也叫水尾桥,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五六百年来,由于失火等原因,桥身有过多次的修建。史料记载,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有过一次大规模的重建。最近一次翻修是在2000年,桥面采用钢混水泥铺就,桥上廊屋式建筑仍是瓦木构造,应是保留了清代重建的样式。唯一不变的,是梁上的一副对联:“子着金鞭稳使驱驰骑马过,仙翁投竹仗好看奋迅化龙飞”。只是内容不变,字迹是今人重新写上的。

至于原迹,传说为一仙人所撰。写完之后,村人发现,对联上的繁体字“馬”字,少了一点,便去问仙人。仙人一笑,用脚趾夹笔,往上一踢,笔头不偏不倚正好补在了“馬”字上。有诗为证。明代葛竹人纪伯赞写此为了一首诗,题为《桥宇神书》:桥联挥笔属仙家,一水澄清映紫霞;挺仗化龙登碧汉,葛陂深处日争华。到了清代,葛竹人纪学良又作了一首同题诗:

相传文峰一仙翁,桥宇神书笔迹通;长存对联今犹在,早有儒生显奇功。

这里是葛竹村先人概括的八大景之一。葛竹村的水尾风景独特。流过村庄的两条溪水汇聚于此,形成开阔溪面,流出村口却是曲里拐弯的,形成“溪环九曲”之美景。清代葛竹人黄正辉在《葛陂境形胜记》一文中写道:堂基之前,水环玉带,奔萦流至溪,则寒潭凝碧,而澜翻湍转,迂回曲折,时有潭鱼吞萍,汀雁嘹葭,波光与树影相映,风景孰幽乎。

水尾建桥,更是景上添景。这化龙桥长18米,宽6.5米。与古桥搭配的有老树。以前两岸各有一棵古樟树,树枝在溪上相互交织,风一吹,弄出摩擦声响,村人谓为“两象交牙”。现今仅存下一棵,皮相粗壮,树头开叉形成了两棵树的模样。此外,岸边还新长了两棵小树,一棵正直向上长,一棵倾斜长,从岸的这边延伸到岸的那边,仿佛架起的一座树桥。

「快看」化龙桥、仙迹桥、石拱桥……尤溪这些古桥还有这样的故事!

过去,从新阳镇通往尤溪县城的古道,必经水尾桥。桥头还开设过客栈。现在,水尾桥已失去交通功能,成为了村民休闲纳凉的场所。周边一带,建有村部大楼、会场、篮球场,以及一系列店铺,是村民的活动中心。从这里出发,出村庄往山下走向通往新阳镇的古道,大概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就会抵达仙迹桥;往山上走向去往县城的古道,约个把小时时间便会遇到拱桥坑凉亭。

仙迹桥

仙迹桥的构造,与水尾桥一致,均设有雨披、木栅栏、长条凳,只是桥身相对小一些,长约7米,宽3.6米。桥面为木板铺陈,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依然稳健。这里也是葛竹村的八大景之一,明代葛竹人纪伯赞写有《蓝关仙迹》:蓝关仙迹近吾家,闻觅仙迹踏翠霞;此去蓬赢只不远,也从松下拾残华。后来,清代葛竹人纪学良也附和一首:蓝关仙迹在岩间,桥宇碧水好山川;半岭凉亭行人爽,文峰驾雾上青天。

「快看」化龙桥、仙迹桥、石拱桥……尤溪这些古桥还有这样的故事!

所谓仙迹,指的是这里有块石头,有凹痕,看似人的脚后跟,村人以为仙人落脚于此,再登天而去。诗中之“蓝”,是指蓝岭。溪从蓝岭坑而下,流量丰沛,哗哗作响。仙迹桥建在两山对峙的关口之间,山势陡峭,古道如天阶。从山上下来,或者登上山去,仙迹桥好像一个不可多得的休憩点,恰到好处。山风习习,仿佛溪水携带而来的。落座于此,一身的汗津,一会儿就消失,凉爽舒适。而且,桥头侧下方有一个泉眼,如一面小镜镶嵌在溪边,清澈透明,终年不竭。路人抵此,都会下去饮口泉水。

石拱桥

在这条古道上,还有两个脚印,在拱桥坑附近。一个在岭头,像男人穿草鞋的大脚印,一个在岭头下面十几米的位置,像女人缠足的小脚印。这个岭被叫作亲家亲母岭。越过此岭,下行一小段,便到了拱桥坑。拱桥坑凉亭,并不是跨溪而建,而是修建在山溪旁边,严格来讲,算不得桥的。但建造的历史也是蛮久的,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长8米,宽4米,建构简单,四面通透,只有几根柱子撑起一片屋顶,加上两边长条凳而已。

至于叫拱桥坑,是因为在凉亭前面有一个石拱桥,初建年代要比凉亭早很多,有记载的时间是五代南唐保大八年(950年)。因为古道遇溪,村人用石块垒砌了一个半圆形的桥洞,宽度和高度大概有1米左右,可以容纳一条小溪轻轻松松穿过。这溪水自然干净,渴了累了,俯身饮下几口,通体舒畅,可以消除一身的疲乏。有人曾经在这个凉亭摆过摊点,买过糯米团、炸豆腐、香草糊等,尤其是香草糊,通过这溪水的浸泡,尤其的冰凉爽口,最受路人欢迎和喜爱。

「快看」化龙桥、仙迹桥、石拱桥……尤溪这些古桥还有这样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