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11位皇帝进京继位,途中靠一道“吃肉不见肉”的菜“护身”

源于湖北钟祥市的蟠龙菜,在明代深受嘉靖皇帝喜爱。此菜经过历代厨师的改进,现今已成为该市地方菜的一大招牌。

那么,蟠龙菜为何深受嘉靖皇帝喜爱呢?

且说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皇帝朱厚照病重驾崩。因无子继位,武宗皇帝在临终前,召集文武大臣钦定遗诏,由自己的堂弟兴王朱厚熜(cōng)入京继承皇位。

朱厚熜的兴王府在湖北钟祥。他接到遗诏后,一方面为堂兄的死表示哀悼,另一方面为他自己即将登上皇位而满心欢喜,决定及早启程进京。

明朝第11位皇帝进京继位,途中靠一道“吃肉不见肉”的菜“护身”

蟠龙菜

朱厚熜是一个颇有心计的人。为了防止途中遭到政敌的暗算,便同亲信随从商议,决定扮成朝廷“钦犯”,坐囚车赴京,以掩人耳目,防止不必要麻烦。

然而,朱厚熜自幼养尊处优,未曾受过一点委屈,衣食住行都是别人伺候,吃惯了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如今为了登上王位,扮作“钦犯”,虽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是颇费周折。

明朝第11位皇帝进京继位,途中靠一道“吃肉不见肉”的菜“护身”

湖北蟠龙菜

为了让自己更像朝廷“钦犯”,朱厚熜也是伤透脑筋,办法想尽,不光扮相要逼真,行为举止,衣食住行都要“深度入戏”。但是,普通百姓家的食物他试着吃了几次,难以下咽。

于是,朱厚熜向全城的厨师下了一道诏谕,限他们连夜做出一种“吃肉不见肉”的食品,否则就要统统治罪。

这样一来,可急坏了满城的厨师,他们绞尽脑汁,仍然想不出办法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难题难倒了众人。

明朝第11位皇帝进京继位,途中靠一道“吃肉不见肉”的菜“护身”

钟祥蟠龙菜

有位叫詹多的厨师愁得大半夜没睡。五更过后,他的老伴见他还不回家,就送来了两个红薯给他当夜宵。詹厨师哪有胃口吃红薯,随手拿过后就把红薯扔到一边,或许是心情不好用力过猛,红薯从中间裂开了。

他看到此景,忽然有了灵感:把鸡蛋摊成薄皮,就像红薯的“皮”。然后把瘦猪肉、鲜鱼、猪板油剁成肉泥,掺上绿豆粉,用鸡蛋清把它们和在一起,做成长条状的“芯”,“皮”裹“芯”后蒸熟,外皮再染上像红薯皮一样的颜色,真真就像一只大红薯!

天一亮,他赶紧送给朱厚熜品尝。朱厚熜一吃,果然味美可口,既充饥又解馋,这种食物的样子还不张扬,就十分高兴,便重奖了詹多。

明朝第11位皇帝进京继位,途中靠一道“吃肉不见肉”的菜“护身”

朱厚熜画像

路上吃的问题一解决,朱厚熜就装扮成“钦犯”,一路上以“红薯”充饥,顺利地到达了北京,继承了皇位,成为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

此后,嘉靖帝偶尔胃口不佳便会想起“红薯”,所以特地将詹多召进皇宫做御厨。詹厨师不负皇帝的恩典,在“红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改进,将其切成薄片做成盘龙形,摆在盘子中犹如“蟠龙升天”,既是美味同时又蕴含深意,深得皇帝喜爱,并赐封此菜为“蟠龙菜”,每逢宴会都有这道“红薯”。

后来,这道菜传到民间。清代樊国楷的《郢中竹枝词》中这样写道:“山珍海错不须供,富水春香酒味浓。满座宾客呼上菜,装成卷切号蟠龙。”

如今,湖北的一些名厨对“蟠龙菜”作了进一步改进,使之成为色、香、味、形俱佳的著名鄂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