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液》:讨厌“寄生虫”,是怕你想到《寄生兽》

不管《毒液》的评价究竟怎样,我们都要先感谢这部影片,让内地电影市场走出寒冬,迎来一点点复苏的迹象。而且从目前定档的影片来看,全年600亿票房的目标,恐怕是完不成了。


《毒液》:讨厌“寄生虫”,是怕你想到《寄生兽》



对于很久没有进电影院的观众而言,这两周去电影院可能会感到意外,看到门口铁血战士和毒液的形象,肯定会诧异:现在电影的审美趣味是不是变了?如果《死侍2》能在内地顺利上映,三个怪咖放在一起,观众的疑惑可能会更重。

《毒液》和另外两部电影比起来,在卖点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在宣传上都主打R级大片,和《铁血战士》一样都用了B级片的审美倾向,和《死侍》一样都在反传统超英大片的套路。不管国外成片效果如何,已经上映的《铁血战士》和《毒液》经过内地的加工,生生从R级片变成了PG13甚至是PG级,不免让人看到买家秀和买家秀之间的差距。


《毒液》:讨厌“寄生虫”,是怕你想到《寄生兽》



国内公映版的《毒液》,不仅擦除了大量血浆喷溅的效果,很多限制级镜头的删减也非常明显,以至于丧失了很多连贯的镜头。被降级以后,整部电影的风格从B级怪兽惊悚片,变成了带有一些轻松诙谐逗比搞基风格的超级英雄大片。Eddie和Venom的插科打诨,贡献了影片大部分的笑点,从这一点来看,《毒液》真的是一点都没反套路。

但作为一个新角色的第一部独立电影,不应该把《毒液》和《复联3》这样已经集结成型的大片放在一起对比。比起《黑豹》、《蚁人》,《毒液》有它的进步之处,比如整体节奏的把控很好,能把影片做在2小时以内,不至于太累。最后一段有个镜头非常惊艳,两团外星生物扭打在一起的观感还是能感受到设计上用了心的。

当然,除了最后那段比较惊艳的镜头,整体来看这部电影的动作戏还真没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整部影片大概有这么几次动作场面:在Eddie家毒液第一次和对手交锋,Eddie回原来公司交证据在楼下的乱斗,街头的摩托车追逐,片尾毒液和大反派的终极一战。单独拿出来看,每一场都很平庸,比如追车戏不如阿汤哥《碟中谍》里的每一段,甚至没有《蚁人2》里变大变小的追车戏有趣味性。当然,美版的最大卖点肯定是R级限制镜头,比如正面吞下人头这种,经过净化,显然平庸了许多。


《毒液》:讨厌“寄生虫”,是怕你想到《寄生兽》



除了场面,这部电影更大的问题来自于剧本。但凡看过《寄生兽》的观众,对这部影片的故事发展肯定都会非常熟悉,影片剧情的起承转合,跟电影版《寄生兽》简直如出一辙。在电影剧本方面,没必要探讨两个形象谁先谁后,因为故事都是全新的,你在人家后面拍摄,但在很多方面都是像素级模仿,真的就没什么新鲜度可言了。

吞人头、身体变武器、宿主与寄生兽的对话,这些硬设定都是一样的,而且毒液动机的转变到最后与同类对抗,都很像。但比起《寄生兽》,《毒液》前奏太长,几乎用了20分钟才进入主题,而到后面Venom的意识觉醒到反叛,仅用了一句话就交代完,显得又很仓促。对于特效大片,剧情本来不该是吐槽的重点,但这部影片剧情确实有诸多硬伤,以至于影响到了整体观感,不得不说做的很差劲。

影片里反复调侃“寄生虫”这个点,越是这样调侃,就越能让人想到《寄生兽》。一旦想到这两部影片的联系,整个故事的发展都会觉得没新意。

最后斯坦·李出现的时候还在提醒观众,这是一部漫威超级英雄。在《钢铁侠》刚出来的时候,制片人在一部讲特效的纪录片里说他不想做一部像《变形金刚》一样的电影,于是有了让全球观众眼前一亮的钢铁侠。但十年过去了,漫威角色一个接一个走上大银幕,观众的审美总是会有疲倦的时候。而且你会发现,超级英雄们变成英雄的套路也总是很相似。要么像雷神这样天生神力,要么像钢铁侠、蚁人这样靠装备取胜、要么像美队、班纳这样通过身体突变战斗力爆表、或者像鹰眼黑寡妇这种特别能打的凡人。毒液看似像布鲁斯·班纳和浩克的关系,但互动上又有些类似托尼·斯塔克和查维斯,只不过Venom的主观意识更强一些罢了。


《毒液》:讨厌“寄生虫”,是怕你想到《寄生兽》



以前我们总是特别怕好莱坞大片,总觉得进口片如果放开,华语片会面临浩劫。但随着观众越来越成熟,以及引进片配额的逐步开放,我们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好莱坞一年的头部电影也就那么几步,以前的配额已经足够覆盖,再引进一些新片,也不会在票房上造成多大提升。另外好莱坞电影并没有随着中国二三线市场的打开而进入下沉的市场,以至于大部分好莱坞电影都过不了15亿,但口碑足够好的华语片,都已经奔着20亿、30亿去了。

所以,要想实现600亿,甚至100亿刀的梦想,一部毒液是没办法拯救大盘的,国片当自强啊各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