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成奥斯卡大赢家,欲望与阶级交织对抗下满满的现实主义


《寄生虫》成奥斯卡大赢家,欲望与阶级交织对抗下满满的现实主义

最近,韩国电影《寄生虫》问鼎奥斯卡电影节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影片四项大奖,成为今年最大的黑马,当时让所有人着实都有些惊讶。这部影片在中国上映时候并没有做过多的宣传,感觉不温不火的,怎么就突然问鼎奥斯卡了?再一看,还以为是欧美的异形片或者是类似于日本的《寄生兽》,没想到竟然是韩国电影,而且是现实剧情向的电影。

说起来,韩国电影近几年有崛起的趋势,其中颇受好评的一部分就是犯罪、惊悚、现实类的电影,曾经一部《素媛》道尽现实的不公平,现在这部《寄生虫》更是把欲望和阶级的对抗说得明明白白。

《寄生虫》成奥斯卡大赢家,欲望与阶级交织对抗下满满的现实主义

具体怎么说呢?我们可以先细品一下《寄生虫》的海报,一共有两张海报,海报中的所有人都被遮住了眼睛,笔者整理出了三种理解。第一种是里面的人都是罪犯,左下角有一具没有露出脸的尸体,按照剧情来说应该是女佣人雯光的尸体,海报中被打上马赛克的两家人都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置雯光一家于死地。黑色马赛克的基泽一家人是杀人凶手,有白色马赛克的朴先生一家是基泽杀死他们的动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和第二种解读——阶级有关,从黑白色马赛克,还有人的衣着、姿态等可以看出海报中有两个阶层的人,一个前途一片光明,一个前途一片黑暗。第三种解释是欲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海报中的人却被或黑或白的前途蒙蔽着双眼,因此朴先生夫妇冷漠、毫不掩饰地鄙视穷人,对被刺伤的基婷视而不见,间接造成了基泽的女儿基婷的死亡。而基泽一家就更不用说了,为了能够进入富有的朴先生家工作,将朴先生家里的佣人一个一个用计赶走,最后也为了能够继续留在朴先生家做寄生虫,想要杀掉雯光一家。虽然最后是雯光的丈夫先动手杀掉了基婷,不过基泽的妻子也杀掉了他。在这一幕发生时,朴先生只想着自己一家赶快逃离这个地方,拿车钥匙的时候依旧对穷人身上的气味表示厌恶。这样的厌恶彻底激怒了基泽,使他终于将水果刀砍向了朴先生。

《寄生虫》成奥斯卡大赢家,欲望与阶级交织对抗下满满的现实主义

整部电影高潮也正是在此,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基泽看向朴先生的这个眼神,饱含着仇恨、决绝、狠厉,但是又能感受到他的无助和悲悯,配上非洲酋长的头饰,是整部整部片子情绪的爆发点。

《寄生虫》这个名字其实就道尽了影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贫富差距很大的两家人,穷人基泽一家想要依附富人朴先生一家而活,而不管他们表面伪装得怎样风光,在朴先生眼里他们都只是一群虫子而已。

《寄生虫》成奥斯卡大赢家,欲望与阶级交织对抗下满满的现实主义

对于他们自身来说,也难以改变穷人的本质,对于这个本质,影片中有两个细节处理得非常好。一个是披萨盒,一家人失业在家,靠叠披萨盒维持生计,但是却连披萨盒都叠不好,被别人教训还讨价还价。第二个就是基泽一家身上的气味,电影中也多次提到,朴先生说这个气味就像放久的了葡萄干或是地铁里面特有的味道,是典型的穷人的味道。不过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内心不上进,一直抱有鸠占鹊巢的心理,基泽的儿子基宇竟然荒唐到想要娶朴先生还在念高中女儿多惠。

《寄生虫》成奥斯卡大赢家,欲望与阶级交织对抗下满满的现实主义

还有一个颇具深意的地方,既埋下伏笔又给剧情以弹性。雯光夫妇被囚禁在地下室时,雯光的丈夫通过控制灯的闪灭打出摩斯密码求救,希望当过童子军的多颂看到,有趣的是,正好在帐篷里的多颂看见并解读了摩斯密码,也就是说,就算基泽一家不下杀心,地下室的秘密也迟早会被发现,再加上朴先生一家已经开始厌恶他们了,他们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不管怎么样,基泽都会走上反抗。这一段高潮之后,两家人都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基泽因为杀了朴先生,躲在了雯光发现的地下室。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里,基泽用雯光丈夫同样的办法给儿子发送摩斯密码,儿子才能得知父亲还活着的消息。设计环环相扣,令人惊叹。

最后的结局迎来的是基宇的顿悟,经过这些,他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赚钱买下那栋别墅,正大光明地解救父亲。他终于知道要依靠自己努力得来的东西才是最稳定的,如果还是像寄生虫一样,迟早会被消灭掉。最后画面又回到了电影开头袜子的特写镜头,好像时光倒流,一切正被等着重新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