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过冕宁的故事」以为是个排长,原来是朱总司令,他用“无改”的乡音给群众讲话

「红军长征过冕宁的故事」以为是个排长,原来是朱总司令,他用“无改”的乡音给群众讲话

1935年5月23日,在冕宁县文庙大成殿召开了正式成立冕宁县革命委员会和冕宁县抗捐军的群众大会。为了布置会场,陈野苹一大早就带上几名中共党员与进步青年赶到文庙大成殿,他们把文庙的孔子牌位搬在一旁,把大会主席台设在那里。然后,又张贴了一些红红绿绿的标语,待会场布置好以后,陈野苹等人就坐在大成殿门槛上休息。

这时,有一个红军走了过来,这个红军大约40多50岁,个子不高,长得很结实,穿着军装,脚上打着绑腿。陈野苹猜这个红军可能是个干部,也许是个排长。

这位红军干部走到陈野苹面前,就和他谈起话来。一听口音,陈野苹才知道这是一位四川人。

陈野苹问:“同志呀,你们住的隔壁有队伍没有?”

那个红军回答说:“有呀,你要吗?如果要,给你派点来。”

陈野苹说:“不要。我只是想了解一下我们安排红军住宿的情况。”他心里想,这个四川籍的红军,口气可不小,不会仅仅是个排长,可能是个营长、甚至是团长,才能说出

那种话来。

正在这时,李井泉从文昌宫方向走了过来,看见陈野苹正和红军干部谈话,便说:

“你们都互相认识了吗?”

陈野苹回答说不知这位红军干部是谁。

李井泉便对陈野苹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德总司令,你们的四川老乡。今天他要出席群众大会,还要在大会上讲话。”

陈野苹听李井泉这么一介绍,真感到自己有眼不识泰山。前两天认识中共中央政治委员陈云,才知道中央领导同志是那么平易近人;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红军总司令,又是这么和蔼可亲。对此,曾参加群众大会的张华(冕宁小商贩)若干年后回忆说:“那天到文庙听红军议话(开会),有人把文庙孔子的牌位取下,朱总司令就站在那儿讲话,他哪象个总司令啊!跟普通士兵一样!”

当陈野苹刚刚懂事的时候,就听说江西井冈山闹“共党”,领头人是朱毛。最初,陈野苹还以为“朱毛”是一个人。5年前到西昌省立第二师范读书时,在参加了中共西昌地下组织负责人廖质生组织的“邛泸益智读书会”、“新文化研究会”的活动,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以后,才知道“朱毛”是两个人,“朱”是四川老乡朱德,“毛”是湖南的毛泽东。

主持群众大会的陈野苹看见县城附近四乡的农民和冕宁城里的群众已基本到齐,就向朱德报告说:

“总司令,我看人已基本到齐,可以宣布大会开始吗?”

朱德说:“人到齐了就开会。”陈野苹宣布“群众大会开始”以后,红军指战员全部原地坐下,把枪靠在肩膀上。

红军总司令朱德用他那“无改”的四川乡音,向参加大会的近千名群众讲明了红军是工农大众的军队,红军不拉夫,不扰民,穷苦百姓要想获得解放,就要武装起来,自己解放自己,在共产党领导下起来闹革命。

朱德的讲话博得冕宁群众的阵阵掌声。

5月24日,旭日东升,冕宁城的天空披上灿烂的霞光,朝阳的光辉洒满了绕城而过的安宁河,河面金波粼粼。毛泽东等红军领袖告别了冕宁城,沿着刘伯承率领的红军先遣团进军的路线进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