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看春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了过年的习俗?

中超足球说


年三十看春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了过年的习俗?

春节晚会第一次正式出现,一般都认为是1983年。

那时候,我父亲喜欢无线电,自己购买零件,又买了一台十二寸的屏幕,装配了一台黑白电视机,电视机没有壳子,后边的电线全部裸露在外,看起来,就像一台不修边幅的流浪汉,看起来,实在不够雅观,但是灯光暗淡起来,屏幕边缘的丑陋面目被遮挡住,那么狭小的屏幕,便会放射出光彩。

我应该是看过1983年的春节晚会的。

在没有春节晚会之前,除夕之夜实在有一些单调。

我记得小时候除夕之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守岁活动,晚上,一家人吃了团圆饭,然后就开始包圆子。包好圆子,如果那一年父亲高兴,还会到食品公司买回稀薄的糖料,回来在炭炉子上熬成浓浓的汁液,把之前准备好的爆米、芝麻、花生倒入糖汁中,两相拌和,制成炒米糖等等这份童年最喜欢吃的美味。

这时候,父母就会打发我们睡觉了。我记得这时的有线广播里,还有节目在播放,这个节目,可能就相当于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吧,估计那个时候,也就听听收音机,徜徉在娱乐节目里,算是伴和着除夕之夜的守岁吧。

自从春晚出现之后,它的独领风骚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首先,它形成了“天涯共此时”的共同时空观念。过去守岁,可以说各自为政,各人分布在自己的家庭中,难以感受到天涯海角共度良辰美景的盛况,现在有一个共同的屏幕,伸入到千家万户,就仿佛一个统一的舞台,把全国所有的观众,都安顿到浩大的国土上。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守望同一台节目,犹如置于国土面积大小的大戏院里,这样,观众就有了声气相通的共同感受,过去散状的守岁体验,就被一种统一的仪式、情绪、氛围给代替了。

其次,它制造了“人人有感受”的共同语境话题。过去过年,大家串串门,张家长李家短聊一气,但这种信息平时都了解得差不多了,也没有什么新鲜意味,见面聊天会觉得资源匮乏,素材欠缺,现在有了一台共同观看的节目,大家见面拜过年之后,第一句话,肯定要提到昨晚看的春节晚会,每一个都能找到感兴趣的介入空间,找到自己发挥见解与判断的有趣靓点,每个人都在展现自己的评论见解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如果你未看过春节晚会,很可能你都插不上嘴,所以就是为了大年初一的谈资,春晚节目也要坚守着看完。

最后,它提供了“集一时之选”的共同精神营养。春节晚会是国家电视台主办的文艺晚会,它的背后,代表着国家的声音,体现着时代的主流形态,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与主流指向,从它的导向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时代的声音,看到国家倡导的正能量主题,而在这一主题背景下,它的内容创作者与表演者,可以说是集中国文艺精华之大成,它所蕴含的精神营养,代表了中国艺术的比较高的水准。了解中国艺术,春节晚会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了解中国文艺的走向,春节晚会也是一个非常速成的简洁切入点。它所蕴含着的主旨意义与艺术档次,都使得春节晚会在各台晚会中价值地位最高,一时无两,唯我独尊。

有了这么强大的社会背景,春节晚会肯定会逐渐占据了守岁的核心位置,当然,我们民间传统的守岁风俗,也能够伴随着春晚的流程,自行展开它的原来的内涵与走向。我们经常看到,每当春晚节目进入到相对平淡的节目,外面的鞭炮声便声音大作,可见,春节晚会更像一个大背景,我们旧有的春节民俗,能够在这个大背景之上自行展开。如此说来,春节晚会也是一个平台,让我们中国的传统春节习俗,在现代电子技术支撑的平台上,焕发出新的魅力。

近年来,总有人对春节晚会挑三拣四,甚至有人说停办春节晚会,但年年挑剔年年看,这正说明春晚的旺盛的生命力所在。其实,如果我们抱着一颗平常心去看春晚,会能够看到春晚里包容着许多我们平时不一定能感受到的神圣而触及灵魂的伟大力量。

我举一个例子,我曾经采访过一个来到太平洋岛国帛劳打工回来的打工妹,她提到一件事,说她们在那个孤悬在太平洋的岛国上,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从国内带过来的迟到的春节晚会录象带,虽然时效性已经过了,但每当播放录像带时,观看的打工妹、打工仔无一不热泪盈眶,这种感受,可能只有在海外的特殊情境下才能体验到。春晚好看不好看,又有什么必要去计较,关键是它里面珍藏着一个时代的代表着中国的情感印迹,这才是春晚能够一技独秀且永远绽放的原因。


文学私秘


估计是时代进步,社会需求,发展到今天就是利益的驱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