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戈壁上追尋生態惠民的蹤跡

遍佈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大小小的地域版塊上,你不光可以看到那百里戈壁黃沙的空寂和埋頭於富礦、鹽田的崢嶸,還有那由點連成片的鬱蔥林帶,以及其間星羅棋佈的原野、湖畔、草原,它們構成了柴達木盆地獨有的波瀾壯闊,也成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收穫幸福生活的源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厚植於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在柴達木盆地孕育的以“綠色、生態”為核心的產業發展已經初露鋒芒,在一個個農家小院、一片片瀚海戈壁的深處深深紮根,有些以自然農業姿態轉變成為了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產業,有些以資源稟賦為骨,創新形式化身為新時代惠民發展的可行路徑,有些則是化劣勢為優勢,過去的煩惱搖身一變成為了老百姓鼓起錢袋子的好法子。

海西:戈壁上追寻生态惠民的踪迹

巍峨聳立的柏樹山,一條筆直的公路向遠方的大山深處延伸,像極了海西奔向幸福美好的小康大道。

海西:戈壁上追寻生态惠民的踪迹
海西:戈壁上追寻生态惠民的踪迹

圖為青海三江沃土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藜麥種植和加工基地。本欄目圖片均由蘇烽攝

萌芽到成熟, 綠色產業大有可為

曾經有一位外地的商人無意間在海西旅行時,發現結在路邊的一顆顆“紅果子”引人矚目,於是隨手一摘放到嘴裡嚐了嚐,甘甜可口。誰曾想就是這不經意間的嘗試,卻讓海西的生態產業板塊發展有了巨大的變革,枸杞——這個新興的產業便在瀚海戈壁髮際,在讓當地農牧民立足實際掙錢的同時,也為海西叩開了生態產業發展的一扇大門。

走進德令哈市懷頭塔拉枸杞種植基地,像瑪瑙一樣的枸杞掛滿了枝頭,這幾日種植園裡不少農戶正忙著採摘成熟了的枸杞果,園裡園外一派繁忙的景色。

在枸杞晾乾棚裡,來自懷頭塔拉鎮西灘村的趙尕五被眼前一筐筐的枸杞映得臉上泛紅。現在是枸杞採摘的黃金時節,趙尕五三天前就來這裡忙碌,每天收入100到120元不等。“剛開始這邊種枸杞少,採個枸杞還要排隊搶呢!現在不一樣了,到處都有枸杞基地,而且工期都很穩定,光是摘枸杞一年下來能掙個三四萬呢!”趙尕五欣喜地說道。

相比於其他人的忙碌,和趙尕五同村的王子民也正在基地裡轉悠,顯得悠閒很多。原來,王子民是來這裡取經的,他自己在村裡種了將近10公頃的枸杞。王子民說,現在這邊的枸杞市場已經飽和了,自己家裡還存著好幾噸的幹枸杞,這次過來是想來學習學習這邊的有機枸杞種植技術,等自家也種上了有機枸杞就不怕枸杞賣不出去了。

海西的枸杞產業,從起初的粗放式的種植,到走向產業化、規模化、科學化、多元發展之路,歷經了十多年的淘沙歲月,實現了經濟和生態效益上的雙贏。如今,在政府的有效引導和產業規劃佈局下,海西境內枸杞面積達到3.3萬公頃,並以4.19%的勢態增長。同時,像北京同仁堂、青海杞珍生物製造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的入駐,也推動枸杞產業向高端化、精細化和國際化接軌,枸杞產品也從單一的枸杞乾果向枸杞酒、枸杞飲品、枸杞軟糕等精深加工延伸,將進一步實現枸杞產業結構優化和惠民輻射範圍的擴大。

“從剛開始的試種成功,到推廣枸杞種植技術,發展枸杞經濟林生態產業,再到後來的枸杞精深加工,產業佈局的調控和轉型。這些年來,隨著對產業體系的不斷完善和調整,枸杞產業已經成為了海西農業發展的主導產業。”海西州枸杞辦公室負責人王海英說道。

單一到多元,綠色產業百花齊放

每每提及海西這片土地,瀚海戈壁總是人們腦海中映現的第一個名詞。時過境遷,原來的茫茫戈壁灘上一座座工業奇蹟拔地而起,攜乘著“柴達木巨輪”致力遠行。而當我們驚歎於柴達木盆地遍野的“富礦”時,這些年來,除了枸杞產業的落地生根外,像天峻的生態畜牧業、烏蘭縣的生態種養殖產業、都蘭縣的生態旅遊產業悄然興起,鋪就了海西向綠色生態發展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勢。

海西擁有1043.37萬公頃可利用草場,現如今生態畜牧業發展變成了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農牧民收入的又一個“曲徑”。

2008年,天峻縣梅隴村成功探索出了“以草場承包經營權、牲畜折價入股,勞動力專業分工,生產標量化,用工按勞取酬,利潤按股分紅為主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股份制”的經營範例,“梅隴模式”成為了海西州生態畜牧業建設的主推模式。

至今,在全州171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4個生態畜牧業聯合社依然可以看見“梅隴模式”的身影,初步實現了草地畜牧業資源集約化、資產股份化、生產專業化,開創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的草地畜牧業生產新局面。

在都蘭縣熱水鄉賽什堂村,村裡的生態畜牧合作社已經成為大家致富的“靠山”,從剛開始入社時的猶豫,到如今合作社發展產業時的一呼百應就可以看出群眾對合作社的支持和信任。

“合作社的建立對撬動我們村集體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許多村民在加入合作社的過程中,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以前自顧自的放養,到積極落實國家的禁牧政策,動腦子、想辦法找各種致富的路子,真的是讓村子大變樣啊!”村黨支部書記傲金才讓體會頗深。

才巷多傑是村裡最早加入合作社的社員之一。過去,他也像村裡大多數牧戶一樣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眼盯著自家的100公頃草場和200多隻羊。但是由於草場臨近雪山,每隔幾年的雪災經常讓才巷多傑一家的辛苦空忙一場,嚴重的時候還要到別人家借點錢才能生活下去。

“不過現在不用擔心了。加入合作社我們家的牛羊都併入到合作社圈養,加上合作社的現代技術,牛羊的品質和數量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收入自然就上去了。”才巷多傑欣慰地說道,現在他家的牛羊規模已經實現了翻倍,達到了600多頭只,一年下來光牛羊收入就有60多萬元,提前步入了小康的生活。

在生態產業發展的進程中,海西始終將“從農牧民單一的種植養殖生態看護向生態生產生活良性循環的轉變”作為農牧業轉型發展的新指向、新要求,把實現生態友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當做轉變的路徑方法,不讓生態產業發展成為單一的“原料輸出產業”,融合多元發展和輻射能力,切實為老百姓搭好走向小康路的“綠色”坦途。

輻射到延伸,綠色產業前景廣闊

在烏蘭縣銅普鎮察汗河村,小腿殘疾的才公加坐在椅子上正仔細地擺弄手上的一張羊皮子,經過一陣裁剪、去皮、打磨等工序後,一張羊皮紙的雛形便在他手中顯現出來。

“現在我一邊放牧一邊在家加工半成品,一天能加工2到3張羊皮,然後以一張一百的價格賣給桑德格,除了自己宰羊得到的羊皮,我還去鄰居家收羊皮做,一個月下來,能掙3000塊錢呢!”

才公加口中的桑德格便是烏蘭縣蒙益民族用品有限責任公司的老闆。桑德格原本也是一名土生土長的牧民。2015年,在政府政策扶持下,桑德格成立了這家公司,他決定開發羊皮子,讓村裡的羊皮子值錢起來。

“做羊皮紙產品是受到了電視上牛角、羊角等手工藝品的啟發。這幾年,國家一直在講要發展生態、綠色的產業,一想到老家裡有那麼多牛羊,便有了這個想法。”桑德格說道。

公司成立起初,桑德格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做羊皮紙的生產,雖然羊皮原料的收購不成問題,一年下來自己能消化掉2000多個羊皮子,但在羊皮子加工成羊皮紙產品上自己明顯力不從心。於是他便召集牧民培訓,讓牧民培訓後在閒暇時間將羊皮加工成半成品,然後再從牧民手中收購,原本一張兩塊錢的羊皮在牧民手裡變成了一百塊。

生態做引,在海西像桑德格一樣,越來越多的農牧民群眾在生態產業上獲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產業發展的形式也從過去的一對一複製和輻射,變為農牧民群眾激發自我,處處留心皆商機,將身邊的“綠色”帶來的不竭之力成為實現小康生活的真實例子。

在德令哈市柏樹山地區農戶結合自駕遊搞生態旅遊產業、在烏蘭縣茶卡鎮趁著旅遊旺季特色農家院和農家賓館讓群眾收入滿滿、在都蘭花海景區農牧民放下手中的鋤頭和羊鞭,投身到了旅遊服務……

截至目前,海西州農牧業總產值已達3.14億元,實現增加值2.06億元。鄉村振興戰略、鄉村產業融合、農牧業綠色發展、品牌戰略等措施的實施,將進一步擴大農牧業生態特色產業發展渠道,鋪就一條生態產業發展的海西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