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浙江力量”

2016年,安康村7戶貧困戶在藜麥地裡務工,每戶收入達到6000元。加上護林員工資和扶貧資產收益,貧困戶人均收入達到了1.17萬元;2017年,擴大再生產,村裡部分貧困戶自己種藜麥,全村7戶貧困戶人均收入達到了1.5萬元。與此同時,安康村發展村集體經濟,讓廣大村民都享受到了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兩年來,為村裡的老人全額繳納了醫療保險,為考上大中專院校的學生髮放助學金,也為全村村民代繳了灌溉用水水費,發展村集體經濟為村民分紅14萬元,藜麥產業在安康村得到有序健康發展。

說起安康村的藜麥產業,浙江援青資金髮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16年,德令哈市安康村將獲得20萬元援青資金作為藜麥種植啟動資金;2017年,村裡再次獲得50萬元援青資金用於藜麥的擴大種植及相關機械的購置。兩年來,這個村藜麥種植共計收入30.7萬元,同時帶動了1000餘人次勞動力的務工增收。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就業,不僅增加了家庭收入,還降低了務工成本。

根據《浙江省“十三五”對口支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要求,2016至2018年浙江省每年安排500萬元援青資金用予脫貧攻堅工作。通過實施種養業、枸杞加工生產線建設、鄉村旅遊等21個援青項目,扶持各村壯大村集體經濟(建檔立卡貧困村28個),收益用於貧困戶分紅增收和壯大村集體經濟,惠及農牧民群眾7200餘戶(貧困戶225戶)。浙江省援青資金的進入,有效帶動了海西州貧困戶穩定增收。通過援青項目,採取吸納貧困人口直接參與、用人用工、項目分紅等方式,直接帶動37個村225戶830名貧困人口,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按照“因地制宜,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的原則,各村將援青資金用於村集體經濟破零和壯大村集體經濟,使村集體經濟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重大突破,全州各項目村村集體收入平均達3萬元以上,為海西州鞏固脫貧攻堅提升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村集體經濟收益用於繳納村民社會保險、農田灌溉水費、大學生助學金獎勵、環境整治等村級事業發展。

持續的扶持為海西州農村產業發展注入了“浙江力量”,同期開展的民生工程建設解決了各族群眾生活上的燃眉之急,推動全州經濟社會的發展,為全州貧困人口的脫貧清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針對海西州基本公共服務短缺、民生設施較為薄弱的現狀,浙江省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優先位置,在資金、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著力解決各族群眾安居、飲水、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為海西州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