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浙江力量”

2016年,安康村7户贫困户在藜麦地里务工,每户收入达到6000元。加上护林员工资和扶贫资产收益,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了1.17万元;2017年,扩大再生产,村里部分贫困户自己种藜麦,全村7户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了1.5万元。与此同时,安康村发展村集体经济,让广大村民都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两年来,为村里的老人全额缴纳了医疗保险,为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发放助学金,也为全村村民代缴了灌溉用水水费,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村民分红14万元,藜麦产业在安康村得到有序健康发展。

说起安康村的藜麦产业,浙江援青资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6年,德令哈市安康村将获得20万元援青资金作为藜麦种植启动资金;2017年,村里再次获得50万元援青资金用于藜麦的扩大种植及相关机械的购置。两年来,这个村藜麦种植共计收入30.7万元,同时带动了1000余人次劳动力的务工增收。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降低了务工成本。

根据《浙江省“十三五”对口支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2016至2018年浙江省每年安排500万元援青资金用予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实施种养业、枸杞加工生产线建设、乡村旅游等21个援青项目,扶持各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建档立卡贫困村28个),收益用于贫困户分红增收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惠及农牧民群众7200余户(贫困户225户)。浙江省援青资金的进入,有效带动了海西州贫困户稳定增收。通过援青项目,采取吸纳贫困人口直接参与、用人用工、项目分红等方式,直接带动37个村225户830名贫困人口,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按照“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各村将援青资金用于村集体经济破零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使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重大突破,全州各项目村村集体收入平均达3万元以上,为海西州巩固脱贫攻坚提升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村集体经济收益用于缴纳村民社会保险、农田灌溉水费、大学生助学金奖励、环境整治等村级事业发展。

持续的扶持为海西州农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浙江力量”,同期开展的民生工程建设解决了各族群众生活上的燃眉之急,推动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全州贫困人口的脱贫清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针对海西州基本公共服务短缺、民生设施较为薄弱的现状,浙江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在资金、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着力解决各族群众安居、饮水、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为海西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