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獨”兩個字的深刻含義?別輕易與他人賣弄自己的人生觀!

什麼是“慎獨”?

“慎獨”一詞,出自秦漢之際儒家著作《禮記•中庸》一書: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所謂慎獨,是指自己的行為不是由外人是否注意著而變,而是遵從本心,由始至終如一而行。即便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也能慎重行事,在別人不能聽到的時候也能保持清醒,不被外物影響,堅持自己所思與決策。

“慎獨”兩個字的深刻含義?別輕易與他人賣弄自己的人生觀!

如何做到“慎獨”二字?先賢們早有傳承!

《論語•為政》記述了這樣一段對話:子貢問老師孔子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告訴他:“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先做好你想說的,之後再把它說出來。)

“慎獨”兩個字的深刻含義?別輕易與他人賣弄自己的人生觀!

孔子作為儒家的一代宗師,不僅建立了一個以仁為核心的完整倫理思想體系,把社會道德規範集於一體,更是幾十年如一日,率先垂範,積極踐行。他教導自己喜愛的弟子,一個人,只有先身體力行的作出相應行為,才能使得自己想要灌輸給別人的思想更有傳播性。如果你自己都不這樣做,憑什麼教導別人該如何?如果你已經那樣做過了,說與不說,他人都會懂的!

不輕易開口,本身就是一種揣摩的智慧。俗話說得好,懂得閉口沉默的人,才更加明白思考的價值。先自我認定,再出口傳教,才是智士該做的事。

“慎獨”兩個字的深刻含義?別輕易與他人賣弄自己的人生觀!


關於“慎獨”,“楊震四知”的典故堪稱經典:

心與口是人發語的兩端,按照佛家的觀點,心為善生,而口為妄生。唯有心口若一才是可信之人。

東漢名臣楊震風雅清正,為官數載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稱,一次因公路過昌邑縣,恰逢舊交王密在此任縣令,當夜王密懷揣十金前往館驛相贈,以謝楊震知遇之恩。楊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說道:“此時深夜,無人知矣。”楊震卻正聲而說:“豈可暗室虧心(暗地裡做些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這就是歷史上傳為美談的“楊震四知”。

“慎獨”兩個字的深刻含義?別輕易與他人賣弄自己的人生觀!

即便無人監督,自己仍是自己的引導與行為把控者。生而為人,真正該防的並不是人言可畏,虛假形象,而是防止自己偏離本心,忘記了自己的前路方向,這才是最可怕的!

自我監督,所言即所想,從一而終。只有成為了一個“慎獨”的人,你才算是對人生旅途有了自己的見解和認知,身體力行,你的話也才會有說服力。

無論是對家人,還是對下屬,千萬不要急著拿短短的不成熟人生經驗與他人去賣弄。先守好自己的本心,做好自我,瞭解“慎獨”的深意方得始終,自然收穫一番自己的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