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两个字的深刻含义?别轻易与他人卖弄自己的人生观!

什么是“慎独”?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所谓慎独,是指自己的行为不是由外人是否注意着而变,而是遵从本心,由始至终如一而行。即便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也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也能保持清醒,不被外物影响,坚持自己所思与决策。

“慎独”两个字的深刻含义?别轻易与他人卖弄自己的人生观!

如何做到“慎独”二字?先贤们早有传承!

《论语•为政》记述了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老师孔子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

“慎独”两个字的深刻含义?别轻易与他人卖弄自己的人生观!

孔子作为儒家的一代宗师,不仅建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完整伦理思想体系,把社会道德规范集于一体,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率先垂范,积极践行。他教导自己喜爱的弟子,一个人,只有先身体力行的作出相应行为,才能使得自己想要灌输给别人的思想更有传播性。如果你自己都不这样做,凭什么教导别人该如何?如果你已经那样做过了,说与不说,他人都会懂的!

不轻易开口,本身就是一种揣摩的智慧。俗话说得好,懂得闭口沉默的人,才更加明白思考的价值。先自我认定,再出口传教,才是智士该做的事。

“慎独”两个字的深刻含义?别轻易与他人卖弄自己的人生观!


关于“慎独”,“杨震四知”的典故堪称经典:

心与口是人发语的两端,按照佛家的观点,心为善生,而口为妄生。唯有心口若一才是可信之人。

东汉名臣杨震风雅清正,为官数载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称,一次因公路过昌邑县,恰逢旧交王密在此任县令,当夜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说道:“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却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杨震四知”。

“慎独”两个字的深刻含义?别轻易与他人卖弄自己的人生观!

即便无人监督,自己仍是自己的引导与行为把控者。生而为人,真正该防的并不是人言可畏,虚假形象,而是防止自己偏离本心,忘记了自己的前路方向,这才是最可怕的!

自我监督,所言即所想,从一而终。只有成为了一个“慎独”的人,你才算是对人生旅途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认知,身体力行,你的话也才会有说服力。

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对下属,千万不要急着拿短短的不成熟人生经验与他人去卖弄。先守好自己的本心,做好自我,了解“慎独”的深意方得始终,自然收获一番自己的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