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心不改三十載

記 者 易 鶴

實習生 陳 陽

〚人物〛

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樓國強

“金田集團和美國同行最大的不同是什麼?”“你們已經參觀了我們的生產車間,你們認為差別在哪裡?”

“可能環保方面比美國企業做得還要好。”“如果你們知道美國有環保做得比我們好的同行,一定要告訴我,金田向他們學習,並且超過他們。”

美國休斯敦浸會大學一群MBA學生在中國企業做調査時,曾與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樓國強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時至今日,樓國強的自信有增無減。“改革開放40年,我們的創新創業之路越走越寬闊。如今,我們正瞄準千億級企業和世界500強的目標,全力打造規模化、平臺化、智能化、國際化、綠色化先進製造業加工基地,努力成為全球銅加工行業的龍頭企業,為寧波製造、中國製造增光添彩。”樓國強說。

“沙漠裡種出金西瓜”

上世紀80年代,30歲不到的樓國強成為妙山砂輪廠(金田集團前身)新當家。當時廠裡僅7名職工、12萬元固定資產,還負債累累。

落魄小廠出路在哪裡?當時的鄉政府決定讓樓國強來試試。臨危受命,樓國強帶著創業團隊一路跑遍東部沿海,做了廣泛的市場調查,掌握了大量一手經濟數據。

放棄砂輪業務,改做銅材加工!樓國強剛一提出這個想法,就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東南沿海沒有銅資源,辦銅材加工廠要長途引進銅資源,成本太高。樓國強則認為,正是因為東南沿海沒有銅資源,所以對銅材的大量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如果能在這裡辦個銅材加工廠,產品肯定供不應求。

激烈交鋒,沒有絆住樓國強的腳步。他是一個認準一條道就一直走到底的人。妙山銅材廠就這樣起步了。沒有銅礦,就利用再生銅;啟動資金不夠,就大家一起湊;缺少技術,就“三顧茅廬”請師傅。1987年,樓國強帶領團隊成功開發出H59、H62銅棒。1991年,企業產值突破2000萬元。1993年,他敏銳地看到了無氧線的市場前景,當機立斷引進生產線,當年企業總產值達到1.2億元。

2000年,樓國強大膽實行公司制改造。2002年到2007年,企業銷售收入連續五年實現翻番,達到200億元。嚐到“沙漠裡種出金西瓜”的甜頭後,樓國強打定了以銅為生的主意。

聚全球資源做大銅文章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金田集團該如何利用全球資源把銅產業這篇文章做大?除了從全球採購再生銅,更要整合全球創新資源研發生產高品質的銅產品,進而把優質的銅產品賣給全球買家。

2008年開始,樓國強加快了金田集團進軍國際市場的步伐。

開發海外客戶,籌建海外辦事處,選址建設海外生產基地,樓國強一步一個腳印。

截至目前,金田集團已先後在美國、德國、日本等地設立子公司或辦事處,建立了一整套全球化的營銷體系,構建了一整套出口外銷機制,形成了一整套適合金田產品外銷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並將其運用在高端客戶開發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與德國博世等世界500強企業建立良好的供應合作關係。

2009年是金田集團國際化的品牌年,金田集團以同LG冰箱廠的商務合作為切入點,將業務領域拓寬到難度更高、潛力更大的空調板塊。經過四年的持續努力, LG已成為金田集團主要客戶之一。

目前,金田集團已與“一帶一路”沿線21個國家建立了合作關係,對這些國家的出口量佔公司出口總量的近40%。除了產品銷售,金田集團還在沿線國家邁開了投資的步伐,2016年底在越南籌建銅管生產基地,輻射全球市場。

金田集團已從一家以銅冶煉加工為主的企業,升級成為一家以銅加工為主,涵蓋高新材料、稀土釹鐵硼等領域,擁有四大國內製造基地及美、德、日等海外分支機構的中國500強企業。

創新為翼打造百年民企

跟許多成功的企業家一樣,樓國強不僅愛才、識才,而且善用才。金田集團組建了一支強大的科研團隊,建起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國家級實驗室,銅加工技術研發能力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值得一提的是,金田集團自主研發大噸位潛液轉流技術與裝備,榮獲國家有色金屬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造就了業界稱道、享譽世界的“金田法”。

企業生產規模龐大,設備升級換代需要有壯士斷腕、脫胎換骨的決心,金田集團在設備更新方面陸續投入10多億元資金,逐步淘汰了老舊設備,通過自主研發和設備引進,一大批世界領先的銅加工設備先後投產,實現了生產全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持續創新,才能做強做大。”樓國強說。近年來,金田集團先後承擔國家863項目1項、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3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0項,獲得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0項,擁有87項授權發明專利,主持和參與制定26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成為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全國首批城市礦產示範基地。

“改革開放40年,民企發展開啟新篇章,但無論時代如何發展,都應抓住‘敬業’這一核心,認準自己的方向不斷前進。”樓國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