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钻角度看: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应用且获得盈利的行业

当然,非要再让我预测一下未来一两年内将会实现盈利的AI领域,如果你真的是想在这个行业赚得一桶金的话, 我觉得

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以及无人驾驶都是不错的选择。

刁钻点的角度来看——我今天想说的是AI在一些灰色领域的应用,算是已经实现盈利(众所周知,灰色领域可能无法在正常市场取得风投,所以必须盈利,这可能是维持下去的唯一选择),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虽然脑洞大了一些,但也算是新颖的切入角度。

以下内容仅仅个人看法,当小说读即可。

1).AI技术已经实现能够模仿任何人的声音,这让电话诈骗的骗局识破难度更大了。

因为声音的微妙和特别之处,所以想要完美模仿其实很难,但根据Gizmodo的报道:在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新的机器学习算法后,一家蒙特利尔的AI初创公司发明了一种新的语音发声器,基于AI技术,可以模仿任何人的声音。

刁钻角度看: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应用且获得盈利的行业

找了一张报道的截图

如果你想说,人类本身会通过音调的高低来表达感情,可以与机器模拟声音相区别,那么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个AI发声器也是不遑多让,可以在发声时带上预设的情绪。虽然以目前的水平,这种发声器在应用上来说仍会有一些瑕疵,但是相关研究表明,在不远的将来,包括语音、音调在内,具有人类特征的声音,将会像照片一样,很容易可以伪造。

这家叫做Lyrebird的初创公司为了推广这项技术,凭空制作了几段奥巴马,特朗普,以及希拉里这些名人的语音小样,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这个故事: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接到了一个诈骗电话,对方谎称是她儿子,但其实她儿子在两年前已经死了。可那骗子的声音和她儿子实在太像,她舍不得挂断。

骗子说得口干舌燥,发现骗不了她,她便把真相都说了,最后请求对方“最后再说一句吧”,骗子思考片刻说:“妈,保重啊”,挂了电话。

如果老人的儿子还健在,那么这个故事将会是另外一个版本,有哪个父母在听到儿女落难时的求救电话,还能够十分冷静地分析对方究竟是骗子还是孩子真实的呼声?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这项技术如果用好了,可以实现人们与已故去的亲友隔空交流,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如果用在灰色领域实施诈骗,相信中招的人一定不在少数。

2).AI技术已经能实现伪造人类嘴唇的动作以对应声音,想要识破视频骗局需要更缜密的思维。

如果你觉得单纯靠模仿声音想要骗到聪明人会比较困难,那么这项进阶的AI技术大家可以进一步了解,我敢说,你能不被骗到的几率会更低。

标题看起来很拗口,其实说得是这项技术可以根据声音而随意调整视频中人物的口型,使之与语音相匹配。比如最近很流行的小视频软件,你可以去给一些经典视频配音对口型,假如你配得语音跟口型对不上,那么这项技术可以调节视频中的唇部动作,使之与你发出的语音一致。

刁钻角度看: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应用且获得盈利的行业

这个技术叫做“唇同步技术”,设想一个比较坏的状况:

别有用心的人制作了一个关于奥巴马的视频(当然现在拿特朗普来举例更合适),头像跟视频都可以是真的,但是语音用第一种方式伪造,再配合上“唇同步技术”,那很难判断出视频是通过人工技术合成的,这样的视频一旦发出来,分分钟会有很多人上当受骗。

常规情况下,如果你给一段人物视频配了另外一段语音,这样别人在看视频时,就会明显看出听到的语音与视频中嘴唇的动作不对应,从而判断出这段视频并不是真实的。就像歌手在舞台上假唱,而你能够从嘴型以及发声的气力等细节看出不同步,从而判断出是假唱一样的道理。

而现在说到的这个“唇同步技术”,就是让你失去这些判断能力。这项技术由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使用机器学习来研究奥巴马的面部动作,可以为任何一段音频(可以是伪造的奥巴马本人的声音)来渲染出真正的嘴部运动。

这项技术如果被心怀叵测的人拿到了,我们设想一下,未来某一天,你的朋友向你发来微信视频通话,视频中是朋友的面孔也是朋友的声音,告诉你最近急需用钱,先转两万块来应急……

熟悉的声音、熟悉的面孔,语音表情同步到位无卡顿,试问这个钱,你转还是不转?

所以AI科技的发展也让这些灰色领域有了更多更容易的盈利可能(很黑色幽默吧?)。

写这个回答也是想让大家对这些灰色领域有更多的防范之心,并把这种骗局存在的可能普及给更多的人,尤其是家人与朋友,以免将来真的上当。

所以能看到这个回答的,大家都赚了。突然愈发觉得我之前看的《黑镜》算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剧。

但我相信,这些技术研发人员的初衷应该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人类文明,将这些技术应用到现实的领域中:

比如模仿声音的技术,或许可以让很多已故的艺术大师们声音重现,同时也可以应用到更加严谨的声音鉴别领域;比如唇同步技术可以应用到媒体视频音频真伪的鉴别,以及法庭上影音资料真伪的鉴别。

当然,非要再让我预测一下未来一两年内将会实现盈利的AI领域,如果你真的是想在这个行业赚得一桶金的话, 我觉得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以及无人驾驶都是不错的选择,据说近几年,AI人才的需求增长了近8倍,而技术岗位的占比也是翻了3倍,现在的AI工程师,能够拿到的平均薪资已经非常可观了。

刁钻角度看: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应用且获得盈利的行业

科技推动人类文明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也给了很多别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机,借此也希望能让大家提高戒备之心,增加相关认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当然也不要太草木皆兵了,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相信真的到那天,可能会有相应的对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