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並非不治之症,別這樣誤解了腦癱

腦癱是指自受孕到嬰兒期內由腦損傷或腦發育缺陷所引起的一組綜合徵,主要表現為運動功能障礙和姿勢異常,可以伴隨有智力低下、癲癇、失語、耳聾等障礙。若能及時發現,及時干預,預後基本比較理想。但當家長對這種病認識有誤,不積極治療,或亂投醫時,就會給患兒留下不可逆轉的後遺症。西安市兒童醫院神經外科小兒腦癱治療中心米偉陽醫生針對就診時家長長諮詢到的問題整理如下:

腦癱並非不治之症,別這樣誤解了腦癱

1、都是缺鈣惹的禍

常碰到一些家長帶患兒看病時,一問病史,有明顯的腦癱發病危險因素,加上患兒的特殊表現,基本可以診斷為腦癱。有些家長習慣性地認為孩子軟、癱、抽筋是缺鈣引起的,於是盲目給早期腦癱患兒買來大量鈣製劑,一味地補鈣,結果鈣補得不少,患兒仍抬不起頭,到該坐、站、走的年齡仍不能坐、站、走,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這並非補鈣補錯了,而是沒有正確診斷病情,其實孩子“軟”、“癱”的真正病因是腦癱。腦癱的治療關鍵是“早”。應給予專業的康復治療,包括運動功能訓練、智力訓練、電療、針灸等。

2、腦癱是不治之症

治療腦癱在國內外都是比較棘手的。很多家長認為腦癱是“不治之症”的。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實踐已證實只要早期發現、早期合理綜合干預,腦癱患兒的康復治療還是大有希望的。

腦癱並非不治之症,別這樣誤解了腦癱

3都是我們的錯

不少家長愚昧、迷信地認為可能自己過去做了錯事壞事,現在上天來懲罰我們,結果我們的孩子就遭殃了,患上腦癱了,由此到處為患兒燒香拜佛、請神算卦,錢白花了事小,可小孩年齡大了,治療起來已非常困難。

4哪裡說好哪裡就有我

有些家長為患兒治病過於心切,只要一聽到哪裡能治這種病,都要去試一下,有的甚至跑遍全國,卻得不到有效治療,有的受騙上當,叫苦不迭;也有的心情急躁,住院治療幾天,效果不明顯,就認為治療無效。殊不知,腦性癱瘓為某種原因損害了腦部,病變雖不再進行,而造成運動、姿勢發育向異常方面進展,甚至出現損害智力、語言等的併發症,但其仍為非短期醫療可以治癒的疾病。同時,在治療腦癱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治療“平臺期”,即一段時間內未能觀察到患兒的進步,患兒的反應很可能不如初入院時,有部分家長就沉不住氣了,以為越治越壞,而放棄治療或轉戰其他他認為好的地方。事實上,這種暫時的無反應,往往是治療高潮即將到來的徵兆,越過這個階段,治療效果就會明顯表現出來。因此,家長應有思想準備,不可半途而廢,切不可道聽途說,專打“游擊戰”啊。

腦癱並非不治之症,別這樣誤解了腦癱

5就讓他少受點苦吧

一旦經過醫生確診孩子為腦性癱瘓時,有些家長希望能用一種單一治療方法,讓小孩少受苦,往往最先採取的態度是盲目地四處求醫,盼望通過常規的“打針、吃藥”來解除患兒的運動功能不良狀態。有些醫生過度誇大手術的“有效性”,導致一些家長將患兒“治癒”的希望寄託在手術治療上,而忽略了術後的康復訓練,造成一部分患兒功能改善不明顯或“復發”。有些醫務人員強調運動功能訓練可以代替一切,因此有些家長只單純地對患兒寄希望於功能訓練、裝配矯形器等非創傷性治療,而忽視腦癱患兒普遍存在的肌肉長期高度痙攣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延誤了進一步功能改善的機會。簡單認為孩子的病是由於缺氧引起的,那我就給他現在補氧,於是不分原由、不限年齡地讓腦癱兒童都做高壓氧治療。對於痙攣型腦癱患兒來說,治療一定是康復+手術+康復,治療一定是要相互配合的。

6我們別瞎摻合

許多家長認為,治病救人是醫生的事,我們做父母的非專業人士,千萬別瞎摻合,別幫倒忙。事實上,在腦癱兒童的康復訓練治療中,孩子是主體,康復醫師是訓練的指導者,訓練師是訓練的實施者,而家長則是訓練措施的貫徹者和鞏固者。家長是最早發現孩子異常的,也是孩子生活起居的照顧者。治療期間,在醫院,治療師對孩子的治療時間是有限的,孩子能不能得到充分的訓練,更依賴於與他們生活在一起、照顧他們起居的家長。因此,家長應學習正確照顧腦癱兒童的方法,如進食的姿勢、睡覺的姿勢、平時放置在床上的姿勢、走路的姿勢、玩耍的姿勢、抱的姿勢、坐時手和腿的擺放方法等,並一點一滴地將這些訓練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另外,有些訓練,如放鬆肌肉、擴大關節活動範圍的訓練,是每日必須做的,需要長期堅持,通常要堅持到孩子較大年齡,因此,家長的配合非常重要,需要家長的耐心。家長參與孩子的康復訓練,還可以使孩子更有安全感,有信心,有興趣。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更需家長配合;孩子的生活處理要有家長的支持;培養這些特殊孩子的性格、智力、語言能力,家長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家長得參與,而且是長期參與,是有指導的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