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封針療法”風波背後:河南發病率最高,或因過度診斷

記者 | 陳鑫

“平均 35 秒扎一次,每扎 4、5 針換一支注射器。從頭部開始,然後是後頸、四肢、腰部,一次封針患者需要被扎入幾十至近百針不等,持續時間 10 分鐘左右。結束後被抱出治療室的嬰兒大多頂著一腦袋的棉花球,血斑隱隱約約,臉上掛著淚,有些已經哭得沒了聲。“

2019年10月21日,“丁香醫生”旗下微信公眾號“偶爾治癒”發佈文章對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封針療法”提出質疑,認為該療法無科學依據,只能讓患者遭受無端痛苦。

“封針其實用的是中醫的療法,又進行了一些西藥的‘補充’,但是這種做法是否為‘中西醫結合’仍需探討。” 首都兒科研究所生長髮育室副主任、寶秀蘭中心特聘專家孫淑英告訴界面新聞。

孫淑英表示,神經系統的修復比較難,業界一直在探討各種方法,針灸是中醫探討的一個方面。多位接受採訪的兒科、神經科專家對界面新聞表示,看到該報道時就對所謂療效明顯存疑,但“我們不是中醫醫生,不能妄加評論。”

根據《中國腦性癱瘓康復指南(2015)》(以下簡稱《指南》),腦性癱瘓是一種持續存在的中樞性運動和姿勢發育障礙、活動受限症候群,這種症候群是由於發育中的胎兒或嬰幼兒腦部非進行性損傷所致。腦性癱瘓的運動障礙常伴有感覺、知覺、認知、交流和行為障礙。

在萬國蘭發表的一篇回顧性研究論文中,顯示三附院兒童康復科從 1997 年至 2002 年診治的 381 例腦癱患兒,通過維生素 b1、b12 加生理鹽水稀釋,同時進行穴位和位點注射,總有效率高達 97.1%,其中“正常化” 190 例。

對於正常化,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張凱對界面新聞解釋稱,“腦癱病人要先過上完全正常人的生活,是很難的,但可以通過手術改善生活質量。比如說痙攣性腦癱,通過手術,走路比原來好多了。”

針刺被《指南》列為傳統康復治療方法的一種,對語言障礙、智力障礙、粗大運動功能恢復都有積極作用。《指南》提到,針刺療法多選用1—2寸毫針,每日1次,每週治療6次。小兒針灸特點是取穴較少,針刺輕淺。

然而,《指南》並未出現“封針”或“位點加穴位藥物注射療法”,也未提及針刺治療中注射任何營養類物質。

針對質疑,鄭大三附院副院長,兒童康復科主任朱登納對媒體表示,該療法確實有效果,但並未提供最新的治療有效率等數據。

“相對來說,設計的樣本量不夠大,或者說,循證醫學證據不是很高。”朱登納表示,對於“封針療法”,醫院將開展論證,如果弊大於利,會優化、完善,甚至停掉。

包括孫淑英在內的不少兒科醫生都感覺到,河南患者遇到誤診、過度診斷的問題更明顯一些。“我們遇到過很多的本不需要特殊治療,但是用了一大套治療手段,包括有封針的,其中河南患者是要求再診斷最多的。”孫淑英說。

肌張力異常被認為是腦癱診斷的一項必備條件。“孩子何時學會抬頭、翻身,都和運動相關,所以出現遲緩時,家長都特別擔心是腦癱。但是肌張力是否正常的,只有醫生才能進行判斷。”孫淑英表示,有些孩子面對醫生沒有很放鬆,加上皮膚比較敏感,或者家長給孩子做一些被動型動作,就診時就容易被認為是肌張力高。

黑龍江省小兒腦性癱瘓防治療育中心李曉捷教授等2018年3月發表於《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醫學雜誌》的原國家衛計委衛生行業科研專項課題《中國十二省市小兒腦癱流行病學特徵》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小兒腦癱發病率為2.48‰,與國外報道基本一致。腦癱發病率存在地區差異,發病率河南省最高(3.86‰),北京市最低(0.92‰) 。

研究認為,腦癱發病率的地區差異可能與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部分地區醫療衛生條件不夠完善,預防保健意識薄弱等因素有關。

孫淑英認為,“如果各個省份的診斷標準一致,發病率高就去找其他的原因;如果是診斷標準都不一樣,就可能把不屬於腦癱的情況認為是腦癱。”

著名兒科專家、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鮑秀蘭的門診每天都會遇到一些表現正常的孩子前來就診。他們因為肌張力高,被當地醫院診斷為腦癱。鮑秀蘭的一項重要任務便是給被這些被誤診、過度診斷為“腦癱”的孩子“摘帽子”。“我只能說,有些醫生水平有限,診斷得不太正確,沒病說有病是不對的”。鮑秀蘭說。

鮑秀蘭團隊認為,腦癱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早期干預。孫淑英介紹,早期腦發育的階段有一定的可塑性,如果能夠通過物理康復、教育訓練提高一點,對孩子未來的生活質量會有很大好處。

“(腦癱治療)本身很難讓病人恢復正常生活,家長永遠沒有知足的時候,當他覺得不滿意的時候,就容易選擇一些新的、但是不正確的治療手段,而人們總是相信新出來的事物是好的。”張凱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