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常被認為“不治之症”,其早期有以下七種症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病人發現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就發現患有尿毒症,這些病人往往患有慢性腎炎沒有及時得到診治。還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治療也會造成腎臟損害發展成為尿毒症。那麼慢性腎功能衰竭有哪些症狀?

尿毒症常被認為“不治之症”,其早期有以下七種症狀

病人在腎功能不全期,常表現輕度疲乏無力,食慾減退,頭暈,頭痛,夜尿,多尿,尿比重降低和不同程度的貧血。當進入到慢性腎功能衰竭期,則出現各種尿毒症的臨床症狀,分以下幾個方面:

1呼吸系統:呼氣有氨味,由於貧血及酸中毒,呼吸常稍快及加深,嚴重病人可出現尿毒症性肺炎,表現為劇烈咳嗽氣促。

尿毒症常被認為“不治之症”,其早期有以下七種症狀

2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早期可表現易疲勞,記憶力減退,煩躁失眠;晚期可出現尿毒症性腦病,病人嗜睡、譫語、昏迷或狂躁等。周圍神經病變可表現為肢體麻木、肌無力、肌張力下降等,與體內毒素的蓄積有關。

3造血系統:顯著貧血與出血傾向,貧血程度不一。出血傾向可表現為鼻出血、牙齦出血、皮膚淤斑及胃腸道出血。

尿毒症常被認為“不治之症”,其早期有以下七種症狀

4皮膚與粘膜:皮膚黑色素沉著,皮膚上可出現尿素霜,還有病人感覺皮膚瘙癢,嚴重者抓痕遍身,易繼發感染。另外皮膚與粘膜常有淤斑和化膿性感染等,這些改變均與體內氮質瀦留有關。

5心血管系統:高血壓的發生率為60-100%,尿毒症性心肌病可表現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傳導阻滯等。尿毒症性心包炎發生率為25-40%,病人可以感到心前區悶痛、刺痛或擠壓性疼痛,其中30-40%有心包積液,重者則發展為心包填塞。

尿毒症常被認為“不治之症”,其早期有以下七種症狀

6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水代謝紊亂一方面表現為濃縮功能下降,每晝夜尿量及尿比重趨於固定,比重低,夜尿多。

電解質紊亂可出現低鈉血癥,這與長期低鹽飲食、長期應用利尿劑、嘔吐腹瀉造成的鈉丟失均有關。低鉀血癥的出現與食慾不振,鉀攝入減少、嘔吐腹瀉引起的鉀丟失、長期使用利尿劑又不注意補鉀有關。

尿毒症常被認為“不治之症”,其早期有以下七種症狀

後期病人少尿時鉀排出量顯著減少,加之酸中毒使細胞內鉀大量逸出,而出現高鉀血癥。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至30%以下時,可出現明顯血磷升高而血鈣降低。血磷升高一般不出現嚴重症狀,血鈣降低時可出現手足抽搐。

尿毒症常被認為“不治之症”,其早期有以下七種症狀

7消化系統:可出現尿毒症性口炎、胃炎、結腸炎,如口腔糜爛,口有尿味,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等。

尿毒症病人常出現酸中毒,其產生機理與酸性代謝產物的瀦留、氫離子排出下降、氨產生減少和腎小管對重碳酸重吸收障礙有關。另外慢性腎衰病人還可出現腎性骨病,性腺及免疫功能的障礙。

相關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