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四進士,商州第一家

一門四進士,商州第一家

一門四進士,商州第一家

中國至隋代開考以來,歷經近一千三百年曆史,考取進士人數多達十三萬人左右,文武狀元八百多人。科舉制度給許多家族和個人帶來了無盡的榮耀和輝煌,父子同科、兄弟同榜,一門九進士、十進士、甚至更多者屢見不鮮。

進士是古代科舉中對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考試(殿試)者的稱呼。進士殿試及第者被賜進士身份,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在商州的科考歷史上,明初宦籍商州的順天府大興人王勳一家,曾先後有四人榮登進士,堪稱商州第一家。

在商州有記載的歷史中,首推北魏時期任洛州刺史的豐陽人泉企、泉元禮、泉仲遵父子三人,這是最早有詳細記載的商洛一門望族。按照目前唯一能看得到的最早地方誌《續修商志》記載,從金、元、明到清康熙初年,商州總共有22人考取進士,明代有元亮、元和爺孫和閻佐、閻宇父子。後來到清中後期,有陳幕楷、陳光前一門二人考取進士。近幾年散見於民間家譜中,也有一門六進士、九進士,甚至更多的資料記載,但這些家族都連續遷徙幾個地方,在商州一個地方連續居住的只有王勳一家。

據珍藏於博物館的一通王氏《墓誌銘》記載:“先生諱勳,字汝績,姓王氏,其先山西苛嵐人。祖以匠役入京師,後隸籍順天大興。曾祖榮,祖成,父福順,皆隱德弗耀。先生奮然以儒術起家,宣德乙卯(1435年)領鄉薦,正統丙辰(1436年)中乙榜,投西商縣教諭,迎父就養。父沒,貧不能歸葬,遂家焉。”這是王勳一家遷居商州落籍情況最詳細的記載,館藏資料十分難得。

王勳正統二年考取舉人,入仕落籍商州以後,在短短的28年間,三子王璒首先榮登天順末年甲申科(1464)三甲進士第7名,授翰林院庶吉士。又過了兩年,次子王玶,於成化二年考中丙戍科(1466年)二甲進士第26名,官至南陽知府。正德十二年,王勳曾孫王光濟又中丁丑科(1517年)三甲進士第169名,官至鹽運使。萬曆三十五年,王勳六世孫王如宗再次考取丁未科(1607年)三甲進士第216名。這些記載客觀詳細,經過核對真實可靠。

綜觀王勳一家,在宦籍商州短短的172年間,一家六代人,先後有四位考取進士,這在商州地區絕無僅有。王氏九世之中,明代就有20多人考取功名,可謂家族興旺,這與王勳一家家風傳承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

據王氏《墓誌銘》記載:“先生天性孝愛誠信,寡嗜慾,不妄言笑,不喜音樂,不荷合於人。教人循循有法,士多成立。談性理終日不倦,暇則閉戶端坐,哦詩自娛,雖日食不給,裕如也。雅不草書,下筆必楷。古人書無所不讀,晚尤喜閱歧黃修攝之方,平生少疾。龐眉廣頰,偉貌修鬢,望之凜然可畏。正統末,北虜寇大同,諸守將皆被害,惟都閫陳公留守。虜圍急,城中驚潰。先生時待潘邸,馳白陳公:宣斫吊橋數孔,以火槍破之。陳公用先生計,逐以卻虜,城賴以完。”體現了王勳良好的個人修養和愛國精神。

“先生平生清風高節,錶冠當時,宜人相助之力不淺。宜人貞淑,善御家,樂周人急。宣德間有一婦人,為夫繫獄,鬻產得白金三十兩,將輸於官,以贖夫罪。適門而派遣之,為宜人得。宜人默不言。頃間,婦人泣而至,宜人覆得其實,慨然還之。婦人長跪,願斷一半以謝,宣人卻不受。人謂其有陰德,宜食報於後。”體現了王勳家人的家風美德。

“銘曰:高節清風,播於儒林。於乎先生,古人之心。婉以宣人,內則是欽。若子若孫,知玉如金。龍章燁燁,千載猶今。商山洛水,孰高孰深。”這是對商州第一世家王勳個人功德的最好褒獎。

又據《續修商志》記載:

“商縣教諭王勳,篤實謹慎,言笑不苟,訓士不分寒暑,守分不求榮達,敦古道,精字學。”

“王璒,字器之,玶弟。明天順甲申進士,授翰林庶吉士。為人有氣節。與兄玶辯難義理,不能相下。”

“王光濟,字謙夫,明正德丁丑進士,初任大理寺評事,議理廷杖,審錄河南多所平反,升保定府知府。循政愛民,與當道不合,調黎平府。擢山東運使,不苛不察,商賈稱便。朝覲,卒於京。”

“王玶,字信之,明成化丙戍進士,其先大興人。歷升鳳翔府知府,時歲凶,鬥米千錢,公多方賑濟,賴以不是者甚眾。調南陽,法令嚴明,俸給之外一文不去。孝友謙敬。家,理化之。”

“王如宗,號槐華,萬曆丁未進士。身處華胄,甘貧苦學。秉性剛嚴,群宵憚服。宗伯董玄宰考天下名畫,公居第三。未仕,卒於家。”

……

如今,隨著歲月的斗轉星移,宦籍商州的順天大興人王勳家族子孫已經播撒全國各地,但王勳家族當年一門四進士的輝煌依然光芒四射,商州第一家的美譽無人能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