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爲何殺高順留張遼?別被《三國演義》騙了

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在呂布被擒之後,呂布手下的部將張遼歸順了曹操,但是同為呂布部將,高順卻被斬,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今天小編就帶您一探究竟。

曹操為何殺高順留張遼?別被《三國演義》騙了

呂布

首先,在《三國演義》裡面,高順和張遼都是誓死不降的,但是在歷史上並非如此,歷史上陳宮與高順是被侯成、宋憲、魏續這三人捉住後獻給了曹操,而張遼是跟著呂布投降曹操的,在曹操面前,陳宮與高順都沒有投降的意思,所以都被曹操給砍了。而張遼是直接投降的,自然就被曹操給收了,其實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除了樂進是一開始就跟著曹操的,其他四個都不是。

曹操為何殺高順留張遼?別被《三國演義》騙了

樂進

而且,高順和張遼根本就是兩種人。大家注意,高順被抓住押到曹操面前時一言不發,所謂一言不發,就是一不求饒,二不說大話,三根本不理你。這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我高順根本看不起你曹操,老子不屑和你說話,要殺就殺,不就是個死嗎?可以說,整個三國語氣態度最強硬的應該就是高順了。

曹操為何殺高順留張遼?別被《三國演義》騙了

高順

而之後,張遼也同樣被帶到了曹操的面前,但是張遼與曹操的對話當中,一句沒說自己不降。先大喊呂布匹夫怕死,意思是提醒曹操,我是不怕死的好漢,然後和曹操一問一答,跟說相聲似的。

曹操為何殺高順留張遼?別被《三國演義》騙了

張遼

對曹操而言,剛剛經歷了陳宮和高順兩個沒趣的傢伙,又和呂布這噁心傢伙糾纏一番,心情已經很不好了,現在有個張遼來調劑,確實舒服了很多。而且張遼本就是勇將,曹操當時又正值用人之際,收張遼一者可以委以重任,二者也可以打個廣告,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求賢不拘品行”的態度。

曹操為何殺高順留張遼?別被《三國演義》騙了

曹操

那為什麼曹操不收高順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高順根本就沒有投降的意思。高順與張遼不同,他一開始就跟隨呂布,極為忠心,呂布幾次怠慢於他而“知忠不用”,即便呂布糊塗,將他的大部分兵權交給有親戚關係的魏續,高順還是默默的做著自己的事情,也沒有任何怨言,直到呂布被曹操打的節節敗退,才又將兵權交給高順。高順也是不計前嫌,和呂布並肩死撐,一直撐到城破被俘。在曹操破呂布後,呂布自己都投降了,可高順還是不肯說一句軟話。

曹操為何殺高順留張遼?別被《三國演義》騙了

張遼

按理說,高順身為呂布武將之首,其“陷陣營”乃是難得的精銳之師,這樣的人才曹操完全可以給高順一個臺階勸降他的,但偏偏高順曾經在與夏侯惇交戰時,把曹操的心腹愛將夏侯惇打成了獨眼將軍,之後夏侯惇便不怎麼上戰場了,可以想象這一回傷得確實不輕。從此夏侯一家便對高順懷恨在心,而曹操又和夏侯惇親同手足,此時不收高順也是很正常的。

曹操為何殺高順留張遼?別被《三國演義》騙了

夏侯惇

由此可見高順的人品,為人忠貞不二,和曹操之流不是一路人。即便現在投降了,高順將來恐怕也會找機會拉部隊走人,最終結果還是要和曹操對抗。而張遼就不同,他先是跟著丁原,丁原被殺後又跟著董卓,董卓被殺後又跟著呂布。而且在呂布軍中,張遼只是一個普通將領,地位和高順不能比,既然是邊緣人員,又有多次換主子的先例,曹操顯然可以將張遼收用。

曹操為何殺高順留張遼?別被《三國演義》騙了

高順

除了兩人表現不同以外,高順在演義中地位是比歷史上高的,但是能力卻遠不如歷史,僅僅是個二流武將,跟張遼差距很大。同時,高順也沒有劉備和關羽給他求情,要知道當初呂布偷襲徐州後,正是派高順去夾擊劉備,而張遼則已經在被俘前和關羽眉來眼去了。那麼通過這幾方面,張遼活而高順死,也就毫無疑問了。

曹操為何殺高順留張遼?別被《三國演義》騙了

高順

如果高順主動投降,再加上曹操身邊的人力勸,曹操估計也有可能會將高順收為已用。但高順寧死不屈,曹操也很難主動招降一個傷害過夏侯惇的敵將,高順再勇,也是不及整個夏侯家族的。還有一點就是,殺呂布已經成為定局,安知高順不會為其舊主復仇?在亂世,太忠心的部將很難再投主公,他們的優點往往也堵住了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