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线城市房价3000涨到12000,刚需是割韭菜最大的伪命题

说一下朋友的情况,地标湛江,大陆最南端,可能是广东最穷的地方。大家普遍工资3500一个月左右,谈不上富裕,也谈不上贫穷,中等水平吧(这个数据是参考了认识的人包括朋友的工资大概估算的),但是那边消费奇高,一个盒饭起码15,两人一个月7000一家人吃喝基本没有钱剩下。然后在这样的三四线城市,这几年高楼大厦是起了一栋接着一栋,在最偏僻的城郊房价最低价12000,就5,6个楼盘,估计有一万多套这样子,关键是还要摇号,有钱人家还不卖。


四线城市房价3000涨到12000,刚需是割韭菜最大的伪命题


在湛江,每期都是1000人抢100套房,开始几十期,回回如此。除非是全款,按照他们的话说,现在谁还没本事贷款买房。说到刚需,那就要说说城郊这边一个最典型的楼盘。这个楼盘估计有一千多套房,五年前就开盘了,2016年还没有卖多少,一开始开盘价6000。当时所有人哗然了,现在城郊都6000了,最大的问题是距离铁路不到100米,去看房都能感受到火车通过时鸣笛那种巨响,后来楼盘搞了无数次活动,价格一降再降,最低听说3000左右,但是就是没人买,楼盘是小公司,老板着急上火,资金链差点断裂。


四线城市房价3000涨到12000,刚需是割韭菜最大的伪命题


转折点在2017年,忽然一股春风吹过了大江南北,房价就像韭菜一个一晚上上涨了好几倍,所有刚需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楼盘还是这个楼盘,房子还是一样的房子,成本还是一样的成本。然后慢慢的看到房价标价8000,10000,12000,到最后12000你还不一定买的到,小港城历史性第一次看到有非常多的人彻夜排队买房,这样的胜况估计这辈子不会再有了。就这样,铁路旁边的房子分几期全部清空,关键不给看房,销售没空搭理,爱买不买,最后的幸运儿都是闭着眼睛选的楼号,完全不知道朝向,通风什么的,销售没空搭理。


四线城市房价3000涨到12000,刚需是割韭菜最大的伪命题


朋友是10000一平方入坑的,后来经常去楼盘附近看看附近配套什么的,发现那铁路旁边是真的吵,那个声音是巨响,当时一万个后悔,但是已经没办法了,于是安慰自己这年头能买到房就不错。趋势如此,等小民能怎么样?又不是房神,也只能追涨杀跌了。没研究,没见识,没本事,不当韭菜还能怎么样?大家都是韭菜,只是被割的早晚而已,越晚被割的,觉悟越差的韭菜损失将会越惨重。我不是刚需,至少还可以租房子住,仅仅花几百一个月。而朋友现在已经倾净所有,还背负了70万的债务,本金加利息一百多万,就这样,几乎能预见其晚年的悲哀。就算有一天房价去到10万一平方,也不见得就活得更好,住着价值千万的房子,都是吃十几块钱的饭盒,有什么区别。刚需是割韭菜最大的伪命题,朋友就是当时最穷的韭菜

(本文部分文字资料、图片素材来源网络,无意侵犯版权,如有疑问可及时联系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