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胡適都沒有想到的事情後來怎麼樣了?

魯迅與胡適有許多基本共同點:他們都是傳統文化造詣很深的學者,他們都是深受“西風東漸”影響的一代青年。魯迅學醫試圖治病救國,胡適學農,試圖實業救國,但是,二人都有一次改變,魯迅棄醫學文,胡適棄農搞哲學,二人都不謀而合地登上了中國新文化運動前臺。魯迅平民化一些,胡適官僚化一些。最終,他們的的確確也代表了平民和政府。

魯迅胡適都沒有想到的事情後來怎麼樣了?

實際上,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改造中國,如果不是從平民和政府兩個方面雙管齊下,哪一個方面的單純改革都不可能成功。

但是,胡適的不幸是,他滿意也罷不滿意也罷的蔣介石政府對他太不爭氣了,胡適的好人政府終於沒有好起來。魯迅關懷的平民卻翻身當家做主了。這也是魯迅、胡適都想不到的事情。

魯迅胡適都沒有想到的事情後來怎麼樣了?

從文化成就看,他們對中國文化從哲學到歷史、文學都產生了實際的深刻影響。僅此,足以令我們珍惜這份文化遺產。

附錄回覆 劍蘭探春 的帖子

樓主分析有一定的歷史穿透力,所以較少淺嘗輒止。

魯迅不是那麼容易讀懂的。一般有現實,就能讀懂,如果加上深刻,就不好懂,如果再加上很深刻,那就更不好懂了。李澤厚說魯迅現實又超越現實,這是很懂魯迅的話。例如,魯迅既擔心揮舞大刀抗日,又學習日本的認真,這就是深刻。因為,大刀確實很有視死如歸的偉大氣概,但,倒在槍林之中的,不是我們流血的軀體問題,而是如何有強大武器問題。當然,如果現實的我們有強大武器的話,我們會揮舞大刀抗日嗎?這就不是深刻而是很深刻,但,現實是不會深刻很深刻的。畢竟,野蠻的日本軍國主義和先進文化的日本不是一回事,這同樣在現實上是無法認同的。其實,說到底,文化不是“現實”,從孔夫子到馬克思,一概如此,但文化是智慧。一個民族只有現實而沒有智慧,真的很悲哀。思考魯迅,這是一種智慧體驗,萬萬不要指望魯迅救國,或者恰恰相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