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願回頭看你,而是我落枕了!

當別人在背後喊我們的名字時,不管是出於本能,還是出於禮貌,我們都會回頭看一看,可是有一類人卻穩如泰山,巋然不動,因為他們落枕了……正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呀,無緣側面不相逢”,落枕的人脖子轉不得,動不了,稍稍側一下就會疼到倒吸一口涼氣,這可如何是好呢?

學習學習:到底什麼是落枕?

人們常說的落枕,又被稱為“失枕”,現代醫學的診斷名詞叫做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或者頸肩部肌筋膜炎,是頸部常見的軟組織損傷疾病。

其實,落枕本質上是頸部軟組織或肌肉損傷,和腰肌勞損十分類似,可以理解為因保持強迫體位,而損傷了脖子上的肌肉。

不是我不願回頭看你,而是我落枕了!

反思反思:為什麼落枕的人是你?

誰更容易落枕呢?不是關節退行性病變更嚴重的老年人,反而是身強體健的青壯年,主要與他們的不良姿勢,不合適的枕頭,長時間低頭,不注意保暖,缺乏運動等原因有關。

我們都知道,落枕一般發生於睡眠之後,與睡枕及睡覺姿勢的關係最為密切。如果你睡眠位置欠佳(或有受涼等因素),經過一個漫漫長夜後,即便你的身體適應了不正常的姿勢,可頸部肌肉、筋膜和韌帶組織卻並不能適應,它們會受到牽拉甚至撕裂,出現腫脹、淤血甚至出血。一旦刺激到相應的神經末梢,即可產生局部疼痛感,並引起頸肌痙攣,落枕就這樣發生了。

正因如此,落枕更容易發生在氣溫較低的冬春季節。但是即便天氣轉暖,脖子仍舊可能受涼(如長時間吹風扇、空調等),其他不良因素依然存在,你仍不可掉以輕心。

警惕警惕:這一類人比一般人更容易落枕!

家住福州的江先生,近來就發現自己特別容易落枕,還胳膊麻手麻的,一個月之內能發生好幾次。他就自己按摩一下,貼塊膏藥,當時脖子是能動了,誰知沒過幾天又復發了,令他萬分痛苦:自己到底是中什麼邪了?

不是我不願回頭看你,而是我落枕了!

醫生告訴他,反覆落枕不僅很有可能是頸椎病的徵兆,也可能導致頸椎病,兩者是惡性循環的關係。

考慮到江先生落枕的同時還伴有上肢疼痛、手指麻木等症狀,醫生初步判定他患有頸椎病,頸椎X線片也證實了這一判斷。江先生的頸椎很不穩定,由於頸椎間盤變性和突出等原因,刺激或壓迫到臨近的相關神經,從而造成頻繁的落枕。

最後,醫生建議江先生回去服用頸復康治療,並適當控制頸部活動,還可進行局部熱敷,最好不要自行按摩。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字內容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