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少年說》

最近湖南衛視的一檔節目《少年說》比較火,是一檔新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心理釋放表述節目,廣募國內中小學生心聲、傾聽少年們的訴求、接受少年們的“吐槽”,呈現中國當代校園積極向上、青春活潑的精神風貌。火爆的同時伴隨著爭議。因為這確實又和前不久大火的日本節目《屋頂表白大會》撞了。節目形式相似度99.9%,被稱作“中國版屋頂表白大會”。拋掉抄襲這次的《少年說》還挺有深度的,講述了許多00後們的壓力和故事。

這樣的《少年說》

有一個小女孩讓我印象深刻,她是剛上初中的小姑娘袁璟頤,站在勇氣臺上,歇斯底里地喊道“媽媽,孩子不是隻有別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

為什麼你不看一下?”這位下女孩說出了我們大多數孩子的心聲,小時候自己再努力成績也就那樣,可是父母卻總是說“看看***人家怎麼學的,你怎麼就這麼笨呢?”這位小女孩的媽媽就這樣,總拿她跟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一,全聯盟第一的閨蜜學霸比較,甚至打擊她說:“你看你成績這麼差,為什麼她會和你做朋友?”更令人心寒的是媽媽聽完孩子的心裡話後非但沒安慰,更是現場說教起來,臺上的女兒顯得孤立無助,但媽媽的態度還是很堅決,認為女兒適合打擊式教育“要是不打擊你,就可能有點飄”。可能父母是為了孩子在學習上變得更優秀,可是卻忽略了孩子的想法,不去體諒一下孩子的心情和壓力,這種打擊式的教育並不適合所有人。作為父母不能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

這樣的《少年說》

這樣的《少年說》

這個節目裡不是隻有這種壓抑的故事,還有很多溫暖有趣的故事。比如這位要吐槽爺爺的小朋友,原因是全家的名字都被爺爺玩壞啦。“我叫印度,我妹妹叫印妮,最奇葩的是,我爸爸叫印山洪,爺爺,以後名字能起正常一點嗎?”

主持人問“那你的孩子你準備叫什麼?”“emmmm,那就叫印錢吧。”哈哈哈可愛有趣的一家子。

這樣的《少年說》

這樣的《少年說》

還有一位小女孩喊話她的好朋友。她是一位四年級的學生劉金竺,她非常想念她的好朋友粟鑫榮,因為某種原因好朋友突然轉學了,而劉金竺非常想念她,她說:“只要彼此心裡有對方的位置,我就知足了”。很難想象這是一位四年級學生說出來的話,可能在他們這個年紀,還不懂什麼是離別,也很少經歷離別,在這個單純的年紀裡,朋友也許是除了親人之外唯一的依靠了。長大後的我們,經歷了無數次的離別,也許早已習慣。你是不是也在心底藏著一位非常想念的朋友呢?

這樣的《少年說》

這樣的《少年說》

這檔節目不但可以鼓勵孩子們要勇於表達,同時也在提醒家長和老師們要多跟孩子們溝通。因為你不知道小小年紀的孩子們揹負了多少壓力;不知道孩子有多愛爸爸媽媽;多希望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多想念她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