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這幾種做法,對孩子學習危害很大!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但有時候,家長們無意之中的一些做法,不但不能幫到孩子,反而卻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1、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壞話。
家長的這幾種做法,對孩子學習危害很大!


那天我去昊昊家玩,昊昊媽媽說起了兒子在學校裡的情況。

“昊昊的語文老師挺好的,對人很熱情。數學老師不怎麼樣,見人總板著個臉。而且作業也佈置得太多。“昊昊媽說。”

“我猜昊昊的數學成績肯定不如語文好。”我笑著說。

昊昊媽媽很奇怪:“你是怎麼知道的?”

被我猜中了。確實是這樣,昊昊的語文成績在班裡是佼佼者,但數學成績卻平平,而且他也不太喜歡數學老師。

孩子年齡小,對人和事情的判斷,很多時候依賴於父母的觀點和看法。親其師則信其道,父母常常說老師好,孩子就認為好。父母常說老師的缺點,孩子從心裡就開始不喜歡這老師,慢慢地就會不喜歡這門學科。

人無完人,每個老師都有著其優點和缺點。況且,孩子一生會遇到許多老師,只有自己的孩子去適應老師,不可能讓老師去適應你的孩子。

如果是孩子不喜歡老師的某一方面,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改變看問題的角度,至少不能讓孩子覺得老師不好。當然,家長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壞話,那將是對孩子危害最大的事情。


2、要求老師給孩子調一個好位置
家長的這幾種做法,對孩子學習危害很大!


常常遇到家長這樣對我說:“老師,您看能不能給孩子安排個好一點的位置?““孩子很調皮,能不能把他調到第一排,離您近一點?”

事實情況是這樣的:教室裡的每一個孩子,無論坐在什麼位置,老師都能管理到。坐在教室後面的有許多孩子學習很好。坐在前面的也有許多孩子學習不好。而不是因為坐在前面就學習好了,坐在教室後面學習就不好了。

今天給孩子找一個好位置,明年呢?後年呢?將來呢?

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要引導孩子自己約束自己,培養他的自覺自律能力。由家長看著、老師看著學習,最終不是長久之計。我們應該給孩子從小就樹立這樣一個意識:無論坐在什麼位置,學習都優秀,那才叫真正的優秀。


3、對待孩子的學習做甩手掌櫃
家長的這幾種做法,對孩子學習危害很大!


“小學這點東西,玩著就學了”“我很忙,學習是你自己的事。”"學習有老師管著呢”

錯。建一座高樓大廈,要從打牢固地基開始。小學是給孩子養成好習慣最重要的時期。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認真細緻習慣、有錯就改的習慣等等,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老師在課堂上面對的是一個群體,不可能對每一個孩子面面俱到,孩子許多好習慣的養成,都需要家長的引導和教育。

每天關注孩子的作業,瞭解孩子的在校情況,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最好。


4、當孩子不會的時候,責怪孩子笨
家長的這幾種做法,對孩子學習危害很大!


很清楚記得那個叫小寶的孩子。那天,講完新課後孩子們做練習時,我走過小寶身邊,發現他不會做,便問他是不是例題不明白?他點了點頭。我問清是哪個地方不明白後,就開始小聲給他講了起來。

他聽明白以後,感激地對我說:“謝謝老師”。然後,又說了一句話,一句令我非常痛心的話,他說:“怪不得媽媽總是說我笨。”

從來不敢說哪個孩子笨,因為誰都不能預料,孩子會在哪個時期在學習上突然領悟。可是,居然還會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笨。

可以試想一想一個問題:天天說孩子笨,孩子會越變越聰明呢?還是會越來越笨呢?

有句俗語:謊話說一千遍就成了真理。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說一千遍孩子笨,結果他就真的笨了。

急躁不得,再惱怒急躁也不能說那個字。花開終有期,相信時間。


5、在別人面前抱怨孩子
家長的這幾種做法,對孩子學習危害很大!


每當試卷一發下來,從孩子的臉上,就能看出成績的好與壞。成績好的孩子,興高采烈。成績差的孩子,耷拉著腦袋,不提情緒。

在和朋友一起聊天的時候,有的媽媽會不自覺地抱怨起孩子的學習,作業寫得慢啦,學習不努力啦,考試成績差啦等等等等。可能媽媽覺得和朋友很熟,隨便說說而已,可是,卻忘記了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每個孩子都喜歡得到別人的承認和尊重,媽媽的無心之語,往往會令孩子覺得顏面掃地。

請相信,在孩子成績差的時候,他也是很難過的。這時候,他最需要的是家長的幫助、鼓勵、期待以及信任。如果你愛孩子,就不要在別人面前羞辱孩子。

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在任何人面前任何時候,都能昂首挺胸,充滿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