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場戰役是大明帝國最後的輝煌,從此明朝逐漸走向滅亡

明朝萬曆年間,發生過三場重大戰役,分別是李如松(李成梁長子)平定蒙古人(bā)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儘管三役三捷,然而每場戰爭也都是一波三折,驚心動魄,在勝利的同時也付了出了慘重的代價。致使明朝人力物力遭受到了巨大損失,並且此三役,也是導致明朝走向衰亡的原因之一。

一、寧夏之役

這三場戰役是大明帝國最後的輝煌,從此明朝逐漸走向滅亡

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二月,寧夏致仕副總兵拜發動叛亂,殺地方官,攻取河西四十七堡,並聯絡韃靼,全陝震動。總督軍務兵部尚書魏學曾派兵鎮壓,相繼收復所失城堡。然後進圍寧夏鎮城(今銀川市)時,久攻不下。明朝於是命李如松提督陝西軍務,李如松率各路援軍到達,掘開黃河水灌城。九月,官軍乘叛軍內亂,攻破鎮城,拜自殺。

二、播州之役

這三場戰役是大明帝國最後的輝煌,從此明朝逐漸走向滅亡

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播州(今貴州遵義市)土司楊應龍公開作亂,面對中央的詰問,楊應龍一面假意悔改,另外一面卻攻入四川、貴州、湖廣等數十個屯堡與城鎮。不久楊應龍本人被革職,兒子也被鎖至重慶處死,雙重壓力之下楊應龍於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正式反叛。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李化龍指揮明軍分兵八路進發——總兵劉綎(tīng)出綦(qí)江(播州的北面),馬禮英出南川,吳廣出合江,曹希彬出永寧,童無鎮出烏江,朱鶴齡出沙溪,李應祥出興隆衛,陳璘出白泥,每路約三萬人,共計二十餘萬人。五月十八日,明軍會師於海龍囤下,六月劉綎大破大城。六月初六,楊應龍知大勢已去,自縊而死。其子楊朝棟、弟楊兆龍,應龍妾田雌鳳等被捕,明軍入城,播州全境平定。

播州之役後,明朝取消了土司制度,實行改土歸流,設置了遵義、平越二府,分別隸屬四川、貴州兩省。此戰歷時一百多天,耗費湖廣、四川和貴州三省財力,約二百餘萬兩,使得明朝實力大大削弱,在此情況下,建州女真趁機作亂,擾亂明朝,另一方面,播州之役之後的改土歸流對中國行政區域變化作用極大,清朝在明朝的基礎上繼續推進改土歸流,使土司勢力大大削弱。

三、抗日援朝

這三場戰役是大明帝國最後的輝煌,從此明朝逐漸走向滅亡

抗日援朝,也叫援朝逐倭(日本)之戰。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掌握日本大權的豐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長率軍從對馬攻佔朝鮮釜山,又渡臨津江,進逼王京(今首爾)。朝軍望風而潰,朝鮮國王李昖(yán)逃奔平壤、後又奔義州(今新義州東北)。日軍進佔王京後,毀墳墓,劫王子、陪臣,剽掠府庫。又攻入開城、平壤。朝鮮八道淪陷七道。在這種形勢下,明朝應朝鮮之請,出兵援朝。但援軍因兵少力弱,加之對朝鮮的地理不熟,遊擊史儒戰死,副總兵祖承訓僅以身免。

這三場戰役是大明帝國最後的輝煌,從此明朝逐漸走向滅亡

明朝得知敗訊後,以宋應昌為經略、李如松為東征提督,徵集四萬兵馬奔赴朝鮮。次年正月進攻平壤,擊敗小西行長部,獲平壤大捷。此後又得到開城,扭轉戰局。援軍後來又進逼王京,但在距王京三十里的碧蹄館因輕敵中伏,損失慘重,李如松險些陣亡。三月,劉綎、陳璘率軍抵朝鮮。明軍扼守臨津、寶山等處,並截斷日軍糧道。日軍由於缺糧,不得不放棄王京,退縮至釜山等地,之後開始與明軍談判。為爭取時間,明朝兵部尚書石星力主和議。但因日本提出以大同江為界等無理要求,談判破裂。

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日軍再次發動進攻,石星等人被明神宗朱翊鈞下獄,以邢玠為薊遼總督,因李如松已經死亡,任命麻貴為備倭大將軍。調薊遼、宣府、大同、山西、陝西軍隊以及福建、吳淞的水兵來援朝,又募川、漢兵等往援。次年二月,明軍兵分四路,中路董一元、東路麻貴、西路劉綎、水路陳璘,分道向釜山挺進。陳璘與朝鮮水軍將領李舜臣緊密配合,在海上打敗敵人最精銳的小西行長所部,八月,豐臣秀吉死,日軍撤兵,中朝聯軍乘勢進擊,日軍大敗。但李舜臣和明軍老將鄧子龍也在與日軍的露梁海之戰中犧牲。十一月,戰爭基本結束。

此次抗日援朝戰爭歷時七年,以日軍的失敗而告終。不但確保了國土的平安,更使日本龜縮於島中不敢擴張達30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