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卫资本:五大行进军私募|私募基金引凤来栖,发展前景巨大

2018年8月以来,银行机构开始正式加入私募行业。

8月3日,工商银行全资子公司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率先成功拿下私募牌照;8月27日,农业银行的债转股实施机构设立的私募也完成备案;9月29日,建设银行旗下的建信金投基金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也完成私募管理人备案登记;另外,中国银行的债转股实施机构在9月30日也成立了投资子公司,未来有望取得私募牌照。

弘卫资本:五大行进军私募|私募基金引凤来栖,发展前景巨大

从今年1月开始,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做好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相关工作的通知》,允许实施机构发起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各类实施机构发起设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可向符合条件的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并遵守相关监管要求。

今年6月,银保监会发布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五条明确指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可以设立附属机构,由其依据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申请成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依法依规面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实施债转股。

弘卫资本:五大行进军私募|私募基金引凤来栖,发展前景巨大


今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国资委五部门印发的《2018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明确,支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通过发行专项用于市场化债转股的私募资管产品、设立子公司作为管理人发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募集股权性资金开展市场化债转股。

为什么五大行纷纷加入私募大军的行列,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半年报数据显示,五大行的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机构,资产总额均超过百亿元,上半年合计净赚7.23亿元。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运营,目前五大行的债转股实施机构均实现盈利。

弘卫资本:五大行进军私募|私募基金引凤来栖,发展前景巨大


私募基金引凤来栖,发展前景巨大

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以间接融资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融资需求对银行与信贷产生巨大依赖,导致了金融体系存在较大缺陷。

只有发展直接投资渠道,健全金融体系,减少中小企业对银行的依赖与压力,才能解决金融业发展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双赢问题。

因此,大力发展私募基金,是发展直接融资、拓宽筹资渠道、健全金融体系的有效手段。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新产品不断出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流动性不断增强,可供私募基金的投资空间日益扩展。私募基金在市场中的重要性将不断提高。

弘卫资本:五大行进军私募|私募基金引凤来栖,发展前景巨大


私募产品、服务、客户是竞争力的核心

中国私募基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2013年获得了合法的地位,即管理人备案制度,大大促进了中国私募基金的发展。如今,五大行的加入,可以说给整个私募行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可以看出,银行之所以加入私募大军,是看准了私募行业的优势所在。资管新规的出台,也让这个行业朝着合规完善的方向发展。目前资产管理机构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牌,最终能够存活的必然是优质的财富管理机构。

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公司简介

北京弘卫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卫资本)成立于2015年12月,系链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专注于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不良资产处置、产业投资的专业基金管理公司。

弘卫资本已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编号:P10635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