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蜀道 助申遺——三省(市)六畫院藝術家蜀道採風

畫蜀道 助申遺——三省(市)六畫院藝術家蜀道採風

危乎高哉!危乎壯哉!危乎麗哉!

在秦巴山脈的崇山峻嶺間,穿行著多條古道,千百年來,軍糧、鹽鐵、茶馬、落難的帝王、升遷的官員、應徵的軍夫、失意的詩人、遷徙的百姓,都曾經從這裡走過。無數接踵的腳印一再加深著這些道路在地理與歷史中的深度和溫度。這些交織在深山中的道路合稱“蜀道”,起自長安,終於成都,串連起中國最富庶的盆地與王朝的中心。自秦開始,中原王朝就一再派遣官吏修建這些道路,而渴望與世界溝通的百姓也用自己的雙腳踏印著這些道路。來自上層與民間的力量,最終在中國最艱險的大山中,生生的劈出了“蜀道”。此路山勢之絕險,功績之絕壯,景色之絕美,世所罕見。

畫蜀道 助申遺——三省(市)六畫院藝術家蜀道採風

如今的秦蜀已是通衢四達,再難體會曾經的艱險,但那條綿延在秦嶺與歷史中的古蜀道,因著人口遷徙與文明交流的日積月累,從地理上升為人文,由歷史被鐫刻入精神。這條道路在塵埃的底部,在人類文明史的底部,在不斷翻雲覆雨的歷史變化中改變,但屬於它的記憶卻從未消散。這條道路還活在我們的身體和生活之中,成為我們——秦人、蜀人、巴人,乃至整個華夏民族,不可分離的一種精神特質。我們怎麼理解國家、我們怎麼理解世界、我們怎麼理解人類,我們這個民族的底層密碼就記錄在那些崇山峻嶺中的石階與棧道的勾連裡。它是一條如骨似血的精神脈絡,在中華的史意與詩情間激盪,訴說著我們這個民族趨向一統的決心,訴說著我們這個民族不畏艱險的毅力。這條已為文物的蜀道,是地理、歷史與文化、精神交織的四重遺存,我們凝視這條道路,彷彿就是和我們所有人的過去對話,向我們所有人的來路致敬。

畫蜀道 助申遺——三省(市)六畫院藝術家蜀道採風

為了助力蜀道申遺活動,由成都畫院發起,重慶畫院、陝西國畫院、四川省詩書畫院、西安中國畫院、四川當代油畫院共同參與,三省(市)六畫院一起進行了蜀道採風寫生活動。這次採風,共計20人次,歷時10天,分別從成都、重慶、西安匯聚劍門關,經劍門古道、漢中棧道等蜀道遺存,翻越秦嶺、大巴山,最終來到西安,舉行這個展覽。面對無數歷史細節和萬千真實自然,藝術家們多發慷慨之嘆,抱著對先賢之功業與天地之奇觀的震撼,將從3000年古蜀道中獲得的潤養融在作品裡,用形象生動的繪畫語言講述了在地理、歷史、文明的疊印交融中的蜀道。相信藝術家們回到畫室,還將會對古蜀道之行再做梳理,捧出更多閃耀著歷史人文關懷的優秀作品!

畫蜀道 助申遺——三省(市)六畫院藝術家蜀道採風

畫蜀道 助申遺——三省(市)六畫院藝術家蜀道採風

畫蜀道 助申遺——三省(市)六畫院藝術家蜀道採風

畫蜀道 助申遺——三省(市)六畫院藝術家蜀道採風

畫蜀道 助申遺——三省(市)六畫院藝術家蜀道採風

畫蜀道 助申遺——三省(市)六畫院藝術家蜀道採風

畫蜀道 助申遺——三省(市)六畫院藝術家蜀道採風

俱往矣,蜀道曾經為中原文明南下、佛教入蜀創造了條件,也曾經為蜀地達觀的詩歌精神北往提供了基石,而今天,藝術家們再走這條道路,又何嘗不是再一次化南北之文風,塑中華新精神呢?巴蜀文脈經蜀道,上可連接北出的路上絲綢之路,秦地雄風自蜀道,下可勾連南往的海上絲綢之路,在新的“一帶一路”的歷程中,鐫刻下文明融合的圖語。蜀道是遺產,更是未來,是我們民族的基因,也是我們國家的新程!

曹箏琪娜(成都畫院藝術評論員)

畫蜀道 助申遺——三省(市)六畫院藝術家蜀道採風

畫蜀道 助申遺——三省(市)六畫院藝術家蜀道採風寫生作品展

時間:2017年9月12~16日,地點:西安市高新區科技路大都薈·薈客館新址2F。

四川美術網(www.sichuanart.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