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為什麼是三,而不是四?

“三省”,為什麼是三,而不是四?

《論語·學而》篇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傳授的學業是否不曾複習?"“三省”是儒家所倡導的一種修身方法,歷來受到文人學仕的重視。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曾國藩就是以“三省”作則的典範。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曾國藩寫有一聯,內容是“日食三餐須三醒,身經一事求一得”。曾國藩自三十多歲就寫日記,而且是每天堅持寫,三省其身,直到去世。

由此可見,“三省”,因為日食三餐,於是也就有了“三省”。更是因為,曾國蕃認為“三省”和三餐一樣重要。人離不開三餐,但更不能缺少“三省”。

“三省”,為什麼是三,而不是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