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之謎,區塊鏈3.0何時到來?

區塊鏈“幣圈”已經沉淪很長時間了,但近日可能出現了一些轉機,區塊鏈又開始重回到了投資者的視野。

11月1日,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稱,香港證監會將為加密貨幣交易設置監管沙盤,只有專業投資者才將被允許投資加密貨幣基金,且在進行沙盤測試後,將為加密貨幣交易所頒發許可證。加密貨幣貌似有被證監會正名的可能性,但並不意味著會走出價格低谷。

加密貨幣經歷了2017年的投資高潮後,2018年就一蹶不振了,而區塊鏈技術的投資卻依然持續火熱,京東、華為以及百度等知名企業均在2018年先後發佈“區塊鏈白皮書”,推出自身研發的區塊鏈項目,部分企業的區塊鏈項目已經有了場景應用案例。

那麼區塊鏈技術目前的發展狀況如何,港股那些投入區塊鏈項目的上市公司到底怎麼樣了?下面我們將詳細解說。

區塊鏈邁向3.0時代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起源於比特幣,2008年中本聰發佈了一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點對點”便是分佈式的區塊鏈技術,這是區塊鏈1.0技術,2014年後以太坊開發出智能合約技術,進入了區塊鏈2.0時代。區塊鏈的行業場景應用是3.0技術,但目前應用場景缺乏,尚不具備規模化應用,進入3.0時代仍需一段時間。

前途之謎,區塊鏈3.0何時到來?

區塊鏈技術的行業應用目前主要集中在防偽溯源、遊戲及金融支付領域,已經具備一定的商業化應用場景,但規模很小,仍是非常早期的階段。截至2018年3月份,國內共有456家以區塊鏈為主營業務的公司,90%的公司處於創業階段,且真正做到商業化應用的屈指可數。

區塊鏈2.0是目前的應用主流,而今年是區塊鏈2.0投資非常火的一年,國內互聯網巨頭紛紛佈局,包括BTA(騰訊、阿里及百度)、京東、蘇寧,甚至通信龍頭華為也參與進來,這些公司先後發佈區塊鏈白皮書,佈局區塊鏈技術。另外,國家工信部也在2018年5月份發佈了區塊鏈產業白皮書。

前途之謎,區塊鏈3.0何時到來?

在三大互聯網巨頭裡面,阿里佈局區塊鏈算是較早的,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了,2016年10月份,該公司就與微軟等巨頭合作開發“法鏈”,推出基於阿里雲平臺的郵箱存證產品,2018年8月份推出企業級區塊鏈服務BaaS。截至8月份,阿里以90項區塊鏈專利全球第一,其次是IBM,擁有89項區塊鏈專利。

前途之謎,區塊鏈3.0何時到來?

發展階段分析:參與者的應用案例

上文巨頭們的區塊鏈佈局是頭部佈局,主導著區塊鏈的應用方向,但不乏也有很多中小型的公司也在積極佈局區塊鏈技術,即使目前區塊鏈的商業化應用場景缺乏。

上市公司中也有很多佈局區塊鏈,有的可能是為了博得投資者的眼球推高股價,但也有的是真正去研究並將區塊鏈應用於場景。A股已經超過100家中小型上市公司佈局了區塊鏈技術,而港股和美股的大部分互聯網公司也已經佈局了該項技術。

在港股公司中,騰訊(00700)、慧聰集團(02280)、金山軟件(03888)、香港交易所(00388)、區塊鏈集團(00364)、中新控股(08207)、眾安在線(06060)、熊貓綠能(00686)以及藍港互動(08267)等公司均有涉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下面我們將舉幾個案例說明這些上市公司在區塊鏈的狀況。

首先第一個例子是騰訊,騰訊在2017年4月份就發佈了基於企業級服務的區塊鏈的白皮書,發展到現在,2.0技術基本成熟,行業場景的應用也有了一些突破。

騰訊的區塊鏈技術是打造企業級基礎服務平臺(BaaS開放平臺),以區塊鏈作為底層平臺,主要應用包括平臺服務層和應用服務層。平臺服務層,應用於四個地方,分別是數字資產、鑑證證明、共享賬本和分享經濟,應用服務層,應用於銀行、保險、證券以及供應鏈等行業。目前騰訊區塊鏈主要應用在平臺服務層。

前途之謎,區塊鏈3.0何時到來?

在行業場景應用上,騰訊推出了首款區塊鏈遊戲類應用《一起來捉妖》,以及為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微企鏈。微企鏈是騰訊用於構建全開放式的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目前微企鏈已服務上鍊的核心企業71家,已建立戰略合作銀行12家,行業包括地產、能源、汽車及醫藥等。

金山軟件進入區塊鏈的時間較晚,2018年5月份才宣佈將進軍區塊鏈,旗下的金山雲打造的區塊鏈技術為雲服務平臺產品,即KBaaS。在6月份,金山雲基於 KBaaS 推出區塊鏈遊戲生態合作項目Project-X,並擴展至金融、醫療、版權保護以及 AI 等行業。金山雲官網闡述了KBaaS的優勢,但並沒有具體行業的應用案例。

眾安在線的區塊鏈為安鏈雲平臺,該平臺為眾安於2017年5月份發佈的基於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雲服務產品。安鏈雲的產品包括基礎服務,包括數字資產平臺和物聯網平臺等、T系列區塊鏈,主要為智能合約、X系列數據智能,包括輿情和智匯投研等、S系列保險加速,主要為保險經紀,以及F系列金融科技,包括資金及信貸資產的應用。

前途之謎,區塊鏈3.0何時到來?

在場景應用案例上,安鏈雲已經實現多起,比如和連陌的合作,場景主要為食品安全的防偽溯源;和航空公司合作,場景為通過區塊鏈積分優惠券、數字資產以及智能合約進行合作;和眾安保險合作,場景為提供眾安區塊鏈電子保單管理系統,上鍊的模式是異步上鍊,在這塊已經有了收入歷史。

其他的上市公司中,也不乏有一些公司將區塊鏈技術落實到實際場景中,比如慧聰集團(02280)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防偽溯源中,目前落地的客戶包括宏濟堂、承德露露以及德州扒雞等,也已經有了收入歷史。

區塊鏈未來的路在哪?

從上文內容可以看到,目前區塊鏈技術仍是2.0時代,3.0技術取決於行業場景應用,但目前應用比較成熟的主要在金融支付和防偽溯源行業,有一定的市場規模,而其他的行業領域基本沒啥涉及。當然,同時也可以看到區塊鏈行業場景的應用正逐步挖掘,未來可商業化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很多投資者把幣圈當成了整個區塊鏈,其實區塊鏈有兩個圈子,一個是幣圈,一個是鏈圈,幣圈和鏈圈雖然有聯繫,但由於幣圈風氣惡化,在某種程度上這兩個圈子已經割裂開了。真正搞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商業環境的不會去發幣,就像騰訊,馬化騰曾談到,騰訊區塊鏈不發幣。

當然,市場上仍有很多公司以搞鏈的名義去發幣,充當鏈圈的攪屎棍,而在幣圈受騙的投資者自然就把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模糊聯繫在一起,產生了誤解,認為幣圈就是鏈圈。監管是幣圈最重要的一道檻,由於區塊鏈商業化應用不成熟,幣圈很難搞起來,而鏈圈不一樣,這推動區塊鏈商業化的應用。

綜上看來,區塊鏈行業處於技術的初生階段,在商業化的行業場景應用上,仍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