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滋補,一招教你識別有罌粟殼的湯料!

一場秋雨一場寒,

昨天一場秋雨過後,

天氣變化越來越快,

十一過節都要穿兩件衣服了呢。



秋季滋補,一招教你識別有罌粟殼的湯料!



寒冷讓人不得不感嘆秋天來了,

與此同時,

這段時間也是“進補”的最佳時期,

吃好一點,

我們才有充沛的體力應對寒冷的冬天呀。


而對於“美食”+“進補”,

鴨血粉絲湯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秋季滋補,一招教你識別有罌粟殼的湯料!



但是,

有人為了讓老鴨湯更加鮮美,

竟然在湯裡面加了東西……


為了美味夜宵,老鴨湯中添加罌粟殼

近日,家住浙江台州市臨海的尹某和幾個好朋友在家裡聚會,到了晚上10點多,幾個人都餓了,這時,便有人提議約起夜宵來。

商量了許久,幾人最後決定去街上買幾隻老鴨自己下廚,為了使鴨子更入味,他們想在鴨子里加些罌粟。於是幾個人便分頭行動,有人到街上買鴨子,有人偷偷去種罌粟的朋友家拿罌粟。

秋季滋補,一招教你識別有罌粟殼的湯料!

(網絡圖片,圖文無關)

不料,到了第二天早上,尹某等人就被台州臨海市公安局湧泉派出所民警查到尿液裡含有罌粟的成分。

據該5人交代,他們也知道私自種植罌粟、添加罌粟都是違法犯罪的,卻抱著僥倖心理,心想放一點點應該不會有多大危害,不想這樣不僅傷害了自己的身體,還觸犯了法律。


不得不說,

“進補”有風險,

“吃貨”需謹慎。

秋季滋補,一招教你識別有罌粟殼的湯料!


商家為了讓食物更入味,

為了讓顧客“流連忘返”,

近年來,

時常爆出,

黑心商販在食品中加罌粟殼的新聞。

▼▼▼

罌粟殼沒有調味功能!

因為它既不是調味品也不是香料,

添加了罌粟殼的食物讓人吃了還想吃,

靠的不是食物的味道,

而是罌粟殼讓人產生了依賴性。

涼皮鋪查出罌粟殼

今年5月份,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督局接到舉報,有一家涼皮鋪,消費者在食用後,越吃越上癮,於是懷疑其使用了罌粟殼。

秋季滋補,一招教你識別有罌粟殼的湯料!

果然,執法人員在店鋪購買了一份涼皮,用檢測罌粟的試劑盒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是陽性,即含有罌粟的成分,目前,這家店主已被移交至公安機關進一步處理。


秋季滋補,一招教你識別有罌粟殼的湯料!

包子、餃子中也被添加罌粟殼

2016年4月始,一對“90後”小夫妻蔣某、孫某在其暫住地,生產包子、餃子及調味料時,非法添加罌粟(果)殼熬製的湯料,並對外銷售。經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檢測,從被告人蔣某、孫某上述生產地點現場查獲的水餃餡料、辣椒油和調味湯汁中均檢測出蒂罌粟鹼、那可丁、嗎啡、可待因成分。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蔣某某、孫某某在其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罌粟(果)殼,其行為均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將被處以刑事處罰。

秋季滋補,一招教你識別有罌粟殼的湯料!

秋季滋補,一招教你識別有罌粟殼的湯料!

接下來,

重點來了!

萬一我們的食物裡有罌粟殼,

我們自己卻不認識,

豈不是很可怕?

↓↓↓

如何分辨有罌粟殼的湯料?


從外觀上識別。罌粟殼外觀為棗核形,如鴿子蛋大小,一頭尖,另一頭呈6-14瓣冠狀物。

其殼體上往往有人為切割的多道刀痕。不過更多的時候,“罌粟殼火鍋”很難被食客發覺。因為一些不法商家通常不會把完整的罌粟殼放入湯中熬煮,而是將罌粟殼碾成粉狀,直接添加在食物中。


秋季滋補,一招教你識別有罌粟殼的湯料!



初次食用加了罌粟殼的湯料和滷製品後,一般有心跳加快、臉微紅、吃後不易入睡等感覺。食用者實際體感除了會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外,與火鍋中實際非法加入的罌粟殼含量也有很大關係。


另外,我們順便了解一下常被誤認為罌粟而頻頻“躺槍”的調料——草果。

秋季滋補,一招教你識別有罌粟殼的湯料!

草果是藥食兩用中藥材大宗品種之一,經常用作調味香料。它那圓滾滾的身材有點詭異,所以會被不下廚房的人誤認為“罌粟”,甚至為此報警……

拿上圖這幾顆草果對比罌粟殼的圖片,你會發現,草果的外殼上有細密的縱稜,而罌粟殼則相對光滑,只有幾條稀疏的突起。二者最大的差異在頂端,草果兩端比較尖銳,罌粟則戴著一頂“大帽子”。


▶ 注意:如覺得吃的火鍋或湯底可疑,食客需要留下不少於50毫升的湯料送到當地的毒品檢測機構或公安局的刑事技術化驗室進行成分分析。


秋季滋補,一招教你識別有罌粟殼的湯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