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在上海

青帮在上海

从左至右 杜月笙、张啸林和黄金荣

20世纪20年代初,陈独秀曾撰文写道:“上海社会是哪一种人最有势力?从表面上看开,政治的、经济的大权不用说都在西洋人手里,但社会底下却不尽然。大部分工厂劳动者,全部搬运夫,大部分巡捕,全部包打听,这一批活动力很强的市民都在青帮支配之下。”“他们的组织上海没有别的团体能比他大,他们老头子的命令效力强过工部局。他们所作的罪恶实在不少,上海的秩序安宁可以说操在他们的手里。”

近代上海帮会是从鸦片战争以后逐步兴起的,而进入20世纪后,青帮已逐步成为近代上海帮会中的主流势力。成员上,它不仅大量吸收城市游民和流氓无产者,而且接纳了近代产业工人、知识分子、以及中小民族资本家等阶层。它的组织膨胀到了几乎无孔不入的程度:以普通劳动群众为主的帮会群众层来看,30年代上海纱厂中男工70-80%加入了青红帮,拜有老头子。上海人力车夫90%加入了青帮。上海码头工人加入帮会的比例也高达70-80%。在邮电系统中,加入帮会的也高达20%左右。有人估计,30年代上海帮会分子至少有50-60万之众。而30年代上海市人口不过300万。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蒋介石利用上海帮会在“四.一二”事变中充当急先锋,帮助蒋介石顺利实现了“清党”、反共的目的。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蒋介石对帮会头目“论功行赏”,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分别被任命为 “总司令部”顾问、“军委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等职衔。

南京政府成立后,庞大的财政开支,特别是军费开支始终是最为紧要的问题。在此,上海的帮会多有协助,他们强迫江浙财阀们纷纷捐款。由于上海有“租界”,蒋介石驾驭不了上海资本家,就依靠帮会对上海资本家施加压力,“运用强硬手段促使上海银行家和商人认购新的国库券”,甚至不惜“绑架富户”,进行勒索。而依靠帮会人物,进行各种走私、贩毒活动,从中谋取暴利也是蒋介石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除此之外,在镇压工人运动、破坏共产党的地下工作、对付反蒋的地方实力派人物上,帮会也会不时大显身手。

而由于得到了蒋介石的扶植、纵容与利用,上海帮会在南京国民党政府所在的十年间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它已不再是民间下层社会的秘密结社,而是依附于国民党 政权的一支具有政治性的,取得合法地位的黑社会势力。这样“政帮合一”的结果,非但使近代上海帮会公开化、社会化、合法化,而且使帮会势力如虎添翼,走向恶性膨胀。

青帮的历史演变

青帮的历史由来已久,并不是到了近代才出现的。因为青帮素来采取秘密结社的方式来进行活动,其真实状况鲜为人知。

中国古代的秘密社会组织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秘密教门和秘密会党。秘密教门为宗教信仰的面貌出现,以师徒递传的方式组成,以宗教迷信作为维系内部团结的纽带。因为这里宗教组织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所以又被称为“民间教门”;又因为其活动的秘密性质,所以也被称为“秘密教门”。青帮的前身罗教就是中国古代秘密教门的代表,此外,白莲教、闻香教、八卦教等也都属于秘密教门一类的组织。与秘密教门师徒相递的结社方式不同,秘密会党是以异性结拜兄弟的形式出现的,通常以歃血为盟、焚表(即焚烧写有誓词的表文)结拜的方式来加入组织,以江湖义气作为维系内部团结的纽带,要求会众忠于誓言,恪守规约,严守会内机密。中国古代秘密会党的典型代表之一就是洪门,此外还有三点会、边钱会等。

提到青帮的起源,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罗清。根据现存的青帮秘籍,青帮自身一般都以为明代罗清是其始祖,因为罗清曾拜金纯(号碧峰)为师,故又推金纯为第一代祖师。

罗清虽然被视作青帮的始祖,但是罗清创立的其实是罗教,而不是青帮,罗教发展为青帮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罗教在漕运税收中流传是与青帮的形成是直接相关的。

罗清曾当过运粮军人,因此罗教在运粮水手中得以传播,是很自然的事。继罗清之后,对罗教在漕运水手中的传播起重大作用的是翁岩、钱坚、潘清三人。明未清初罗教在漕运水手中盛行起来。那时候翁、钱、潘三人设庵传教,主要是通过宗教慈善活动进行的,并没有在水手中拉帮结伙之意。到了康熙、雍正年间,水手罗教庵堂普遍兴建,形成了杭州和苏州两大中心。在杭州最鼎盛时期共有70多个庵。

罗教与水手的单纯结合,只能形成一种宗教组织,而不能形成一个帮会组织。罗教之所以转变为青帮,还有待于漕运水手内部组织的变化。水手罗教转变为青帮,与明清两代漕运制度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水手罗教的宗教色彩淡化,水手罗教与水手行帮组织快速融合。因各庵对于翁、钱、潘三个祖庵各有其从属关系,很自然地在江浙船帮内部形成了三大派系。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清政府对庵堂的取缔,迫使水手罗教把庵堂由陆地迁移到船上,出现了所谓的“香火船”。以“香火船”为中心,形成了具有宗教特色的水手行帮组织——青帮。

青帮分为翁、钱、潘三支,它们的传法与成份各有不同,反映了它们与水手行帮组织结合过程的相异之处。根据青帮秘籍记载:“翁祖传贤不传子(字),钱祖传头不传子(字),潘祖传子(字)不传贤。”所谓“传贤”、“传头”,实际上就是收揽头、荐头为徒,而直接招收水手行帮中的头目为徒人被成为“老官”,他们可以迅速控制一条船、几条船以至整个船帮。因此,翁、钱二支,虽然“不甚收徒”,但是在江浙船帮中的势力却极大,而潘庵一支则“广收义士为徒”,没有充分利用原有的行帮头目以控制水手,收徒虽多,但是势力却较弱。青帮各支与水手行帮结合的程度、特点不同,对于后期青帮的发展影响极大。由于翁、钱两支较多地依赖与原来的水手行帮组织,在漕运船帮衰落下去以后,这两支便随之衰落,而潘庵一支则获得迅速发展。

清代漕船雇佣水手,要求身家清白。由于翁、钱二支收徒的要求严格,因次,清政府对于青帮各支的观感也截然不同。从清政府有关文牍来看,翁、钱二支的收徒规矩,是根据官府的法令而立的。

青帮作为罗教与水手行帮相结合的产物,还反映在其香堂仪式上面。青帮的香堂仪式分小香堂、满香堂各种,仪式虽有繁简之别,但是基本程序是一致的。入帮弟子由引进师引进,然后由传道师主持仪式,供奉翁、钱、潘三祖,唱焚香歌,拜本师,授以帮规、青帮知识,最后焚纸送祖归山。青帮的请祖焚香赞词、上供烧纸以及送祖礼仪基本上是模仿一般中国宗教的仪式,这是罗教的产物。而在香堂仪式上传授有关漕运的知识,如漕运各帮的名称、各省兑米的米数、码头名称等,则是漕运水手内旧有师徒关系的反映。这部分知识后来演变为青帮秘密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特殊情况下以考察是否帮内人的身份。

香火船是早期青帮的权利衷心。掌管香火船的称为:“当家”,为一帮之首。清末民初“礼”“大”“通”三辈的青帮头面人物,几乎都是江浙船帮中的遗老遗少。因此,主要是江浙地区的船帮演变成了青帮。

青帮在政治上的消极态度是由其依附于清朝漕运制度的经济地位所决定的。他们“霸占帮职,视同己业”,通过严厉的家礼、家法来保证漕运任务的完成。长期的走私经商活动、无休止的帮派斗争也使得以游民为基础的青帮滋长了好逸恶劳、投机取巧、吃强凌弱等流氓恶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正日益失去其纯朴的本色,而转化为流氓集团。

青帮入门和拜师

加入青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想要投身青帮,必须有青帮前辈进行引导,而且本人必须写出一份入帮志愿书,内容要详细恳切的陈述自己的入帮动机和意愿,这样,介绍人就可以带着这份志愿书来交给“引见师”。那些有了入帮意愿却尚未正式入帮的人称为“空子”(又作倥子),而所谓引见师,也就是带着“空子”去跟“老头子”见面的人。引见师如果表示满意,就会再给他介绍一个“布道师”。这个布道师负责给“空子”讲述青帮的历史、宗旨、规定等,从而让“空子”在入帮之前能够对青帮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这一培训结束之后,如果合格,布道师就会准备一份正式的拜师帖子。拜师帖一般都是在正中写上“信守不渝”这四个大字,“信守不渝”的上面写着“拜投某某老夫子大人门下”,下面写着“自心情愿”四个字,而师傅名字的旁边还得写上自己的曾祖、祖父和父亲三代人的姓名,在“信守不渝”的旁边要写上引见师和传道师的名号,在帖子的末尾则写上本人的署名。另外,拜师帖子的反面一般还会写着一句誓词:“一祖流传,万世千秋,水往东流,永不回顾!”同时,跟拜师帖子附在一起的还得有一份礼金,其数额多少视本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大多数是10元或者20元钱。

接下来,也就是正式的拜师步骤了,因为在拜师仪式中要进行焚香叩拜,所以青帮称此为“开香堂”,由于开香堂的仪式较为繁杂,因此“老头子”一般不会单独给一个人或者三两个人开香堂,而是等拜师的人凑够了一定人数时,再共同举行一场隆重的拜师仪式。开香堂的时候,为了壮大声势,同时也为了帮内人互相认识,“老头子”一般会邀请一些帮内的前辈和好友前来助威,因此每次开香堂都可以看成青帮之间的一次盛大集会。

经过这些程序,“空子”也就正式成为青帮之中人了。

上海的青帮

在近代青帮发展历程中,徐宝山是关键性的人物,他加入青帮后广收门徒,盛时党徒曾有10000多人。在他去世后,苏北的青帮就大不如以前了,青帮好多分子都转战上海,其中包括他的两个得意门生;张仁奎和高世奎。上海成为青帮分子最大的聚集地。面对生存的威胁,他们很多人加入到偷抢、敲诈勒索的行列。为了更多的机会和活动地盘,他们又与“地头蛇”流氓势力相结合,为了在与流氓地痞团伙的争斗和矛盾中取胜,青帮不再固守漕运人员的界限,开始从事贩毒赌博、开设妓院、走私军火、行劫窝赃、贩卖人口、绑架勒索等罪恶勾当。

民国初年,上海青帮中辈分最高的是“大”字辈的“老头子”,如张仁奎、高士奎、樊瑾成、袁克文、张树声、王德邻、刘登阶、曹幼珊、汪禹丞、步章武、徐朗西、陈其美等。

大字辈以下的青帮中就少有什么“高人”了,多是从事烟、赌、娼、盗、绑、杀的黑道流氓,比如“通”字辈的金廷荪、顾嘉棠、叶焯山、高金宝、马祥生、金九龄、季云卿、张啸林等人。通字辈下面才是“悟”字辈,就是杜月笙这一辈。

上海当时的工人中大约20%都是帮会成员,其中大部分为青帮。

黄金荣

黄金荣(1868—1953),祖籍浙江余姚,生于江苏苏州。旧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帮头目,与杜月笙、张啸林并称上海滩上“青帮三大亨”。早年在上海城隍庙萃华堂裱画店当学徒,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做巡捕。后勾结帝国主义、官僚、政客发展封建帮会势力,成为上海青帮最大的头目,门徒达1000余人,操纵贩卖鸦片、赌博等罪恶勾当。

旧上海的大亨里,排行第一的头号大亨,当推黄金荣。民国时期的上海闻人、青帮大亨杜月笙,有两处招牌性场所:一是杜公馆,算作他的住宅和指挥部;另一个是杜家祠堂,那是他光耀门庭、显示财力的象征。1931年6月9日至11日,杜月笙在新落成的杜家祠堂摆堂会,几乎请齐了所有京剧名角献艺。前后三天时间,堂会宴请了万名宾客和乡亲,摆了1200多桌酒席,堪称“古今天下第一堂会”。进巡捕房当差的黄金荣,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任法租界巡捕房包探,后升探目、督察员,直至警务处唯一的华人督察长。倚仗帝国主义势力,在上海广收门徒,欺压民众。1927年与杜月笙、张啸林等积极支持并参与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曾任少将参议及行政院参议。

黄金荣自幼不爱读书,擅长与地痞流氓交往。为了加强租界内的治安,法国驻沪总领事白早脱和公董局总董白尔研究决定招募120名华人巡捕。黄金荣曾当过裱画匠,后又在上海县衙门里做过一阵子捕快,这时黄金荣听说进了巡捕房当巡捕能吃香喝辣、前途无量,他不甘寂寞,便决定去碰碰运气。这一年,他才22岁。他来到设在公馆马路法租界总巡捕房报名应试。也许是他那强壮的身体占了便宜,他居然给录用了。进了巡捕房后,黄金荣就跟着法国巡捕的屁股后面,挨家挨户去征收“地皮捐”、“房屋捐”,还要到越界筑路区为新建的房屋订租界的门牌号码。在这些工作中,他表现得格外卖力,还参与镇压那些不愿意动迁的农户、坟主和抗议加捐的小东主活动。由此,他就被警务总监看中,一下就由华捕提升为便衣,也就是包打听。提拔后的黄金荣被派差到十六铺一带活动。这时候的他,一身便装,成天地泡在茶馆店里,喝喝茶、吹吹牛,从中收集情报,联络眼线,也算是一项工作。莫看黄金荣人长得五大三粗,但脑子蛮活络。他用“黑吃黑”、“一码克一码”的手法,网罗了一批“三光码子”,即那些惯偷、惯盗、惯骗分子给他提供各类情报,破了一些案子。另外,他还制造假象,用贼喊捉贼的办法提高自己的威信。有一天,法国巡捕房的街对面有一家咸货行的一块金字招牌突然不翼而飞。老板急得六神无主。这时,“有人”就对那个老板说,对面的黄金荣破案子“交关灵光”。老板进了巡捕房就直接点名找黄金荣破案。谁知,不等黄金荣跑出巡捕房,一班小瘪三就敲锣打鼓地将那块招牌给送了回来。由此,黄金荣名声大噪。其实,这全是黄金荣在幕后一手策划、导演出的一出丑局。

不久黄金荣又被提升兼任刑事出外勤股和强盗班二个部门的领班。不过,黄金荣在任期间还真的破过几件大案子。有一次,法国总领事的书记官凡尔蒂偕同夫人去太湖游览。没想到竟遭到了那里土匪的绑架。法租界闻讯后,就派黄金荣前往营救。黄金荣找来了手下的小喽啰找到了太湖土匪的头领“太保阿四”、“猪猡阿美”,便轻而易举地将这一对“法国肉票”保释了出来。还有一次,福建省督理周荫人的参谋长杨知候带了六箱古玩、字画到上海来。不料,一出码头就被人盗走。为此,松沪护军使何丰林特请黄金荣协助追查。结果,不到半天黄金荣就将原物如数追回。在当包打听的生涯里,最令黄金荣得意的还是侦破法国天主教神父被绑架案。为此,法国东正全权大臣授予黄金荣一枚头等金质宝星。法国巡捕房提升他为唯一的一个华人探督察长,另派八名安南巡捕给他当保镖。从此以后,黄金荣更是飞扬跋扈、胆大妄为,成为地方一霸。

尽管他从未拜过老头子、开过香堂,是个“空子”,他却凭借着势大力大而自称为“天字辈”青帮老大。当时,上海滩青帮最高辈分为“大”字辈。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里,黄金荣利用手里的权,贩卖鸦片、开设赌场、合伙开跑狗场等,不到几年就成为上海滩里的头号大亨。黄金荣担任法巡捕房华探督察长长达20多年,直到他60岁生日后才辞职,即使如此,法巡捕房警务处还继续聘请他担任顾问。

杜月笙

杜月笙(1888年——1951年),男,原名杜月生,后由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江苏川沙人(今上海浦东新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

杜月笙,1888年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厅(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南杜家宅。四岁以前,父母相继去世,先后由其继母和舅父商庆国养育。

杜月笙十四岁时,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由陈世昌等人的关系,杜月笙进入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杜月笙得到黄金荣的信任,负责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后杜月笙纠合同伙,勾结军阀,贩卖鸦片。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宋家王朝》中描述了杜月笙鸦片销售这条通畅的“全球网络”。同年,杜月笙出任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兼纳税华人会监察。由于他在上海善待下台总统黎元洪,黎元洪的秘书长特撰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因此被其党羽吹捧为“当代春申君”。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名律师秦联奎都是他的座上客。由此,杜月笙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1927年4月11日晚,杜月笙设计活埋了上海工人运动领袖汪寿华,随后又指使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人群众。因此获得蒋介石的支持。南京政府成立后,他担任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虽是虚衔,但有助于提高社会地位。同年9月,任法租界公董局临时华董顾问。

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通过结交金融界徐新六、陈光甫、唐寿民等著名人士,他的银行业务颇为兴旺。

1930年起,杜月笙在高南乡陆家堰购进农田10.5亩,委托高桥创新营造厂 厂主谢秉衡建造杜氏家祠。1931年6月8日至10日,举行家祀落成典礼和“奉主入祠”典礼。蒋介石亲送匾额“孝思不匮”祝贺。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上海市长张群等在内的党国要人都送了匾额。之后这个祠堂就成了地下吗啡和海洛因加工厂。

1932年,杜月笙开始组织恒社。1933年2月25日,举行开幕典礼。杜月笙自任名誉理事长。社名取“如月之恒”的典故(《毛诗.小雅.天保》序云: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名义上是民间社团,以“进德修业,崇道尚义,互信互助,服务社会,效忠国家”为宗旨,实际上是帮会组织。借此广收门徒,向社会各方面伸展势力。恒社初成立时,有一百三十余人,到1937年达五百二十余人,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上海市社会局、新闻界、电影界等许多方面的人士都参加进来。1934年,杜月笙任地方协会会长。

顾顺章

当时的上海滩,行帮遍地皆是,特别是工厂里、码头上和街头井市等地方比比皆是。帮中有股有派,靠近上海滩十六铺的小东门、南码头一带的流氓就有三十六股,还有广东帮、福建帮、浙江温(州)台(州)宁(波)等流氓帮派。在上海滩混饭谋生,若不加入帮派就会成为孤家寡人,失去保护依靠就会吃亏受欺压,灵活的顾顺章进城混了一段时间就深深懂得这个中三昧,很快随波逐流地加入了青帮。

帮会组织是中国社会的特有现象,产生于明末清初,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有别于血缘家族组织和工商业行会组织的第三社会组织。它是流氓、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沙船水手、苦力的秘密结社。就时间先后而言,洪门是最早出现的帮会,以后依次为哥老会(又名“汉流”、“袍”哥)、清(青)帮、礼门、白门等,其中尤以洪门与清帮成员最多,影响最广,习惯上被合称为青洪帮。

帮会有班辈。若为清门字派,分为24个班辈,在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上海青帮辈分大体在“大”、“通”、“悟”辈之间。顾顺章为何种辈分,历史没有留下具体的说明。但他与顾竹轩关系密切,为铁哥们,顾竹轩为“通”字辈,以此类推,顾顺章大概也为“通”字辈。辈分在上海滩青帮中较高,黄金荣、张啸林、杨虎、季云卿等当年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帮会中人均与顾顺章同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