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不厌学的孩子,教育者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好

有个孩子,才进一年级。有一天早晨,妈妈送他去上学。他们蹲在马路边等爸爸开车来。

妈妈忽然问:2+2=?

儿子一听懵圈了,他脑袋里没能马上蹦出来答案。他伸出了两个小手指头,嘴里说:2.....

"啪啪!”狠狠的,妈妈打了孩子的小手两下,随即孩子“哇哇”大哭,两个手指头还一直伸出去,没有收回。“你怎么这么笨!还掰手指头,还掰手指头!谁像你!”妈妈高声呵斥道。

眼前这一幕,我们很熟悉。不是我们家孩子,也是别人家孩子学习的怂样。

培养一个不厌学的孩子,教育者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好


可是,如果我说,在刚才这一幕里,儿子比妈妈能耐,你会怎么看?

不要着急。听我们慢慢道来。

培养一个不厌学的孩子,教育者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好


当妈妈问,2+2=?的时候,对于儿子来说,一道大难题从天而降。他是怎么处理的呢?

我们看见孩子伸出手指头来,想数一数,解决这个对他来说的“难题”。行为背后,我们要关注到孩子有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

然而,家长呢?她一看孩子伸出手指,立刻一巴掌打去。她用她的理解来看待问题。这样简单的题目,孩子不该数手指。孩子数手指,就是笨。学了那么久,孩子都还数手指。

她面临的问题是,孩子学了很久,依然在数手指。怎样解决问题?她没有具体措施。她发泄了情绪以后就结束了。

这是大部分家长的常态。孩子遇到问题,不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是帮助问题对付孩子。直到孩子弃学……

培养一个不厌学的孩子,教育者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好​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呢?

这个孩子他知道数数手指就能得出答案。那就让他数好了。不要批评他,不要指责他,更不要打骂他。总有一天,手指形成的数的概念会在他心里。那时候,他一定不会再数手指头。

培养一个不厌学的孩子,教育者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好

以此类推,孩子在哪里学不会 ,就在哪里把感觉找足。没有数目的感觉,就数数。没有加减乘除的感觉,就用具体事物来寻找运算感觉。不会写作,就先记录眼前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如此一来,绝无差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