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緯38度線的劃分:朝鮮從此一分爲二,實爲美國亡羊補牢之傑作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鄰國朝鮮與韓國之間橫亙著一條長約250公里的分界線,這條界線割斷了這個國家數條挺拔的山脈,12條河流、6條鐵路、200多條鄉間道路以及無數個村莊。說起這條線的劃分,還得從二戰結束時說起,再往早說,它其實也是雅塔爾會議結論下所誕生出的產物。

北緯38度線的劃分:朝鮮從此一分為二,實為美國亡羊補牢之傑作

1945年8月15日,隨著日本政府宣佈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了。消息一出,整個世界歡呼雀躍,深遭戰爭摧殘的人們終於盼來了勝利的曙光,大家奔走相告,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尤其是身在中國的那些朝韓軍民,包括西安來訪的韓國臨時政府主席金九、以及朝鮮獨立同盟的革命者們,他們身穿民族服飾,來到廣場上載歌載舞,以此來慶祝抗戰的勝利。與此同時,朝鮮民眾隨即也開始了各種準備工作,打算跟隨先鋒隊打回祖國,儘快解放朝鮮的國土。

北緯38度線的劃分:朝鮮從此一分為二,實為美國亡羊補牢之傑作

可是,令人遺憾的時候,朝鮮人民的美好願望還是被殘酷的現實打翻了。日本宣佈投降以後,朝鮮半島這塊“大蛋糕”已被淪為盟國開始籌劃切割。美國計劃首先佔領日本本土,對與仍有日本駐軍的朝鮮半島,美國既不願意讓自己在此再有傷亡,也不相信蘇聯的腳步能夠直接踏入朝鮮本土。所以美國計劃自己去日本接受受降,而蘇聯則去向日提出本宣戰。

北緯38度線的劃分:朝鮮從此一分為二,實為美國亡羊補牢之傑作

在蘇聯向日本提出正式宣戰之後,當晚0時一過,蘇軍千軍萬馬直撲中國東北,與日寇展開了殊死較量。令美軍沒有想到是的,蘇軍同時也進入了朝鮮,大有一舉拿下整個半島的架勢。美國一看這種情形,為了自己在遠東地區的戰略利益,立即展開緊急會議,很快出了一個臨時的中間線,聲言這條線以北由蘇軍進行受降,中間線以南則交給美國去進行受降。而斯大林竟然爽快地同意了。

至此,蘇軍將戰線打到了38線之後就停了下來,不出兩天美軍則在仁川登陸,控制了南朝鮮地區。從那以後,整個朝鮮半島分了兩個不同的政治集團。

北緯38度線的劃分:朝鮮從此一分為二,實為美國亡羊補牢之傑作

其實,如果當初的斯大林拒絕美國的要求直接佔領朝鮮可謂易如反掌,只是由於其他方面的利益考慮,他聽從了杜魯門的建議。所以說,朝鮮半島的38線,是美國為了戰略利益而進行的一場亡羊補牢的傑作,促使蘇軍停下了南下的腳步,從而呈現出了當今朝韓兩國的不同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