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ofo近來頻頻被曝收購、破產傳聞?

Pin小號


大潮退去,終將現出誰在“裸泳”。尤其是那些看似火爆卻迅速隕落的新事物,總是避免不了讓人發出“傷仲永”的感慨。這其中,共享經濟就是很典型的案例。共享睡眠艙、共享馬紮、共享雨傘等項目,基本上都已經被淘汰出局。就連此前引發共享經濟熱潮的共享單車,如今也處於風雨飄搖的態勢中。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包括小鳴單車、悟空單車、3Vbike單車、町町單車、酷騎單車等在內的數十家共享單車企業,都已經無奈倒閉。而剩下的幾個“獨苗”——摩拜單車、ofo等也都面臨著各自艱難的處境。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都做不下去了?

處境艱難,摩拜、ofo頻頻遭“暴擊”

如果硬要說摩拜和ofo有所區別的話,那麼就是前者會“審時度勢”,後者卻“死硬到底”!摩拜在經歷了政策趨嚴、成本飆升、虧損嚴重等“折磨”後,最終還是放棄了獨立運營的念頭並“賣身”於美團。但即使如此,摩拜也沒躲過失敗的命運。

比如美團發佈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剔除摩拜業務,美團創造了71億的毛利潤,而摩拜形成的虧損(包含一季度)則不低於30億。摩拜一個季度的虧損,將美團半年的毛利率水平拉低了6個點!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摩拜已經成為了美團的業務“黑洞”。

相比之下,沒有被放在資本市場“探照燈”下的ofo,則是不斷澄清各種看衰的“謠言”。就在近日,界面發佈一篇關於“ofo開始準備破產重組方案”的報道。報道稱已有一家大型券商中介機構入場做ofo破產重組的方案,ofo整體負債為64. 96 億元。而ofo隨後發聲明回應稱以上報道嚴重失實,“破產重組”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甚至ofo還表示將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但是反駁各種看衰言論,並不能解決ofo本身所存在的問題。取消免押金服務、退押金時間延長、通過車身廣告及APP開屏廣告開闢營收渠道等,都沒能拯救ofo,反而是在虧損的泥淖中愈陷愈深。甚至就在10月中旬,ofo還準備退出日本市場,進一步證明了自身的資金運轉情況已經出現了惡化。雖然ofo日前已向媒體回覆破產重傳聞純屬謠傳,但無風不起浪相信冷暖甘苦只有自知。

死結——亂停亂放問題的應對成本

原本成為共享單車巨頭的摩拜和ofo,在實現壟斷之後應該是大展拳腳的時候,卻頻頻遭遇“暴擊”,或許會讓很多人費解。而之所以出現壟斷亦虧損嚴重、入不敷出的情況,與共享單車這一模式本身所存在的弊端有著直接聯繫。這其中,亂停亂放問題的應對成本已經成為共享單車的“死結”。

通常來說,共享單車從生產到最終投放要經過很多環節,自然也會產生不少成本。而相關企業投入最多的,或許就是線下運營成本。線下運營成本通常包括投放、日常線下運營和維修三部分。而為了能夠帶來更好的體驗,日常線下管理又涵蓋了調度(讓車輛出現在需求發生地)、糾正亂停放、收回故障車輛、車輛維護等。

日常線下運營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因為其必須要解決亂停亂放的問題。去年上海市要求共享單車每一萬輛車要配備50個服務人員,讓很多企業都大呼吃不消。當時小鳴單車CEO陳宇瑩就算了一筆賬,他提到,“上海一個地勤人員的月工資約為5000元,按照新規一萬輛車要請50個人,一個月要花25萬請地勤人員。一個月也就是25天騎行的天數,意味著每天必須賺一塊錢才能覆蓋掉地勤人員的成本,這還不算單車維修、調度等開銷”。話說,小鳴單車的倒閉是不是也有亂停亂放問題應對成本較高的原因?

而在今年6月下旬6月22日,南昌市城管委發佈《關於在全市開展環衛保潔人員參與共享單車停放管理工作方案(試行)》。該方案的推出,就是要探索實行環衛保潔人員參與共享單車停放管理方案,共享單車企業要根據車輛投放數量比例分別承擔勞務費用。而且價格還不是很便宜,按照道路單側長度每公里1500元/月為基數。

共享單車原本應是綠色環保的共享經濟,但卻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而為亂停亂放大量支出的線下運營成本,也是越來越高。不難發現,也正是這樣不斷高企的成本成為了共享單車企業嚴重的“包袱”,讓它們運營越來越困難。

壓命稻草——押金監管

如果僅僅依靠乘車費用作為主營收,那麼很多共享單車其實倒閉的時間更早。之所以能支撐那麼長時間,還在於共享單車企業有一筆不可忽視的海量資金——騎乘押金。摩拜單車押金299元、ofo小黃車押金99元、小藍車押金99元……乘以數千萬的用戶數後,共享單車企業坐擁數十億元押金。

而在共享單車企業燒錢大戰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押金的去向問題。押金去向成謎、不透明的制度等,導致共享單車企業企業公信力下降。接二連三倒閉的共享單車企業衍生出的退押金難問題,更影響著大眾對企業的信任。為了保護大眾利益,政府不斷出臺政策將共享單車企業的押金進行規範化管理。

比如在去年,各地相機出臺相關的徵求意見稿,擬實行押金第三方機構監管的制度。比如北京徵求意見稿指出,收取押金的共享單車企業,須在北京市開立資金專用賬戶;公示押金退還時限,及時退還用戶資金……也正是監管層面對押金的重壓,讓共享單車企業的發展背上了“枷鎖”。不能從押金上“受益”的共享單車,資金鍊更容易斷裂,自然也就不能再持續運營下去。

如今的共享單車,真的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面對多重問題,共享單車難以解決,也沒有找到突破口。或許在接下來的時間中,共享單車只會慢慢消失於大眾的視線中吧!


科技新發現


主要幾方面的原因吧。

客觀上的原因

第一是共享單車領域競爭已經過了白熱化階段,要開始考慮落地了,而摩拜已經被美團收購,哈囉成了阿里系的乾兒子,戴威卻一直想要ofo能夠獨立運營,獨立運營,就意味著沒有支持者,而共享單車本來就是重模式,沒有資金支持怎麼發展?

第二是樹敵無數,讓小黃車腹背受敵。因為一直到尋求獨立發展的機會,不想成為巨頭的附庸,但是共享單車從一開始巨頭入局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成為了巨頭戰爭的犧牲品,誰都不能倖免,誰都不能在這個戰爭中保持中立而不受到影響。

在滴滴投資了ofo的時候,其實一直想的都是能夠完善自己的出行體系,而阿里巴巴投資ofo小黃車同樣是為了完善自己在出行領域的佈局。不過遺憾的是在摩拜宣告認輸以後,成為了美團的戰略一環,滴滴想要儘快將ofo納入麾下,遭到了戴威拒絕以後,滴滴很顯然從ofo背後的資本變成了ofo獨立發展的阻攔者。而與此同時,財大氣粗的阿里系阿里巴巴、螞蟻金服更是直接選擇了哈羅單車作為新的戰略棋子,ofo更加尷尬,並且被兩大巨頭逼到了絕路。

第三是資金吃緊,這個吃緊不僅僅是沒有拿到新的融資,更要命的是,ofo小黃車還欠著供應商的貨款、用戶的押金等等鉅額的債務沒辦法還清,而這時候ofo又很難再融資發展,何況即使融資,誰又願意自己的投資的錢用來發展業務呢?

主觀上的原因

戴威又不想輕易妥協,不過戴威終究不是王興,王興敢對阿里巴巴說不,而且有這個底氣,而ofo也不是今日頭條,能夠受到資本的追捧。而且跟張一鳴、王興這些創業老手來比,戴威很顯然還非常稚嫩,擺平不了遇到的危機。


共享單車的模式太重了,共享單車、生鮮電商、物流等等都是行業裡面知名的比較重的商業模式,尤其是在發展初期都是錢堆積出來的,供應商貨款、用戶運營等等都需要大把的錢,一旦沒有資金來源,就基本上涼涼了。

資本現在已經不看好ofo了,也不敢在冒險在背後支持ofo了,可操作的區間已經非常非常的小了,沒有資金鞏固舊業務,也沒有資金髮展新業務,基本上是涼涼了。

不過還是覺得同情戴威,畢竟作為一個90後,他已經做得夠好了,也許他並不是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決定,只是他太想把ofo做成一個真正的獨立平臺,只是運氣不好,成為了巨頭戰爭的犧牲品而已。

也許ofo註定會失敗,但是還是感謝,感謝ofo為這個共享經濟做出貢獻,為中國、甚至可以說為全世界出行領域做出的貢獻。


EmacserVimer


  與一年前火爆的場景相比,共享單車確實涼了。在摩拜賣身美團後,ofo資金鍊緊張的傳聞隔三差五就會傳出來。在筆者看來,ofo頻頻被曝收購、破產傳聞絕非偶然,而是共享單車行業再次洗牌的一個信號。

  目前共享單車平臺都在虧損,ofo也不例外。自今年3月完成一輪融資後,ofo就再也沒有拿到融資。按照此前公佈的數據,摩拜和ofo每月的運營成本都在6億左右。從一些財務數據來計算,今年3月份ofo融資的50多億,半年多過去了,ofo的錢也基本燒光了。


  來自媒體的報道稱,ofo拒絕他方收購,依舊堅持獨立發展。在車身投放廣告的商業化嘗試後,ofo並沒有擺脫虧損的泥潭。如果再沒有人收購,ofo的結局只能是破產重組。試想,一邊是每月數億的運營成本,一邊是資本對共享單車的不看好,ofo的生存空間已經非常小了。或因於此,ofo才會屢次成為被收購和破產傳聞的主角。


  如同其他的收購案例一樣,ofo被收購、破產消息頻頻傳出肯定是有原因的。在沒有後續資金的支持下,ofo的歸屬很快就會浮出水面。


賈敬華


因為ofo的用戶一直在流失,並且其管理團隊太過固執,始終拒絕外來資產的注入。

小黃車在出現之初,成為了很多人出行的第一選擇,一方面它鮮亮的外表非常吸引人,另一方面它佔據了共享單車行業的風口,成為了第一個吃蛋糕的人。

但是隨著摩拜單車、小藍單車的崛起,ofo的活躍用戶開始出現下滑,各地開始頻頻出現定位不準確、車鎖被破壞、車座丟失的事件,然而ofo對於這種惡性事件的解決態度也不併不積極,筆者就有一次出門連續遇到4輛損壞的小黃車的經歷。這樣的事件頻頻發生,無疑在快速消磨著消費者的耐心,ofo的用戶數下滑也就不足為怪了。

伴隨著用戶數量下滑的,就是ofo手裡的資金,越來越多人放棄ofo轉向摩拜(畢竟摩拜有財大氣粗的阿里巴巴做後盾,甚至不需要押金),他們紛紛選擇拿回自己的押金,ofo的路也就越走越窄了。

同時,以戴威為首的ofo管理層在公司多次被曝出資金緊張、資金鍊斷裂、拖欠工資的情況下,仍然選擇獨攬大權,絲毫不見其變法求活的意圖,那麼ofo的失敗也就越來越近了……


互聯網大咖會


不管傳什麼。我的押金是到現在還沒有退回來,說好的1~3個工作日,現在已經一週了。呵呵了。客服接不通,感覺小黃車要涼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