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爲「龍城」的山西太原,爲什麼自唐朝之後沒有出過皇帝?

焦澤山


無邀請

晉陽城,太原,北京。都是古太原城的名稱,城市遺址在現在太原城南二十里的古城營一帶。

晉陽城最早於公元前425年在晉陽村基礎上完成了城市建設,總工程師是當時晉國六卿之一的趙簡子家的工程部經理,姓董,職務是安予,就是工程經理。目的是為了自己勢力能有一個穩定的後方,並且侵吞晉國的資產“衛貢五百戶”,所以擇址構建晉陽城。

宋代以前,太原作為北京,與西京長安,東京洛陽並稱三京,又是唐太祖龍興之地,太原郡守的級別是正三品,可見當時晉陽規格。

五代時期,四個皇帝龍興於晉陽。再往前推,16個皇帝都是龍興晉陽。於是,太原就叫做龍城晉陽。

馬上皇帝趙匡胤為了一統江山,下河東征討劉繼元,大敗而歸,終身未能破太原。第三次太宗趙光義親征晉陽,圍城三年,無奈城牆太厚,最後引水浸泡,終於破城,然後屠城,然後放火毀城,千年輝煌變成白地,五萬人口的晉陽城完全毀於趙氏之手。

毀城後趙光義害怕太原城繼續真龍再現,所以掘龍脈,以斷龍氣,最後潘仁美再造太原城,依託唐明鎮和宋軍軍營,圍成明清時期太原城的雛形。

終究太原後來再沒有出現皇帝,一個方面是屠城以後毀城,千年文化古城全部被毀,難以再有積澱,再一方面所謂撅斷龍脈,壞了風水,也是一方面。

正史中,下河東僅僅一提,但是,題主所提問題,似乎知道晉陽城興衰歷史,所以綜合宋史以外的其他資料,趙光義屠城毀城是真相,不是杜撰,僅僅為了標榜統治階級光鮮形象,所以沒有記載,但是屠殺數萬太原人,水淹火焚夷平晉陽城卻是可以想象的。

千年古城數萬民眾被趙光義毀掉,導致文化斷層,城市失蹤,才是太原後來沒有出皇帝的原因。


慕容曉春


太原並不是在唐朝以後便沒有出過皇帝,而是在北宋初年以後才沒有出過皇帝。在唐以後、宋以前的五代十國時期,就有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劉崇等四位沙陀系軍閥先後建立了後唐、後晉、後漢、北漢四個政權並且稱帝,雖然前三個都是半壁江山的皇帝,最後一個則是小割據政權的皇帝,但晉陽城(當時的太原府所在地)還是出了四波皇帝的。所以,更準確的說法其實是,

太原為什麼自北宋初年以後沒有出過皇帝

在中國古代,任何一個地方想出皇帝這個級別的人物,就必須處於【軍政幹道】的交通命脈位置上,否則就很難產生一個足以建國稱帝的領袖人物,畢竟槍桿子裡出政權嘛

晉陽在北宋以前處於事關華夏政權命脈的軍政資源流乾道上

太原之所以在北宋以前能夠頻頻產生皇帝(漢文帝、北齊諸帝、唐高祖、唐太宗、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劉崇),是因為北宋以前的華夏文明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以長安、洛陽為首關中與中原,塞北霸權的軍政中心(漠南王庭)則在陰山南麓。

太原郡(太原府)轄下的晉陽城恰好處於華夏文明的兩京核心與塞北霸權的漠南王庭的正中間,是華夏帝都正北的軍事重鎮,也是塞北族群入主中原的必經之路,這就導致了晉陽城很容易成為地方軍閥與塞外北族的強力發跡之地,進而增加了龍興晉陽並稱帝的概率。

太原在北宋以後並不處於事關華夏政權命脈的軍政資源流乾道上

太原之所以在北宋以後不再產生皇帝,是因為北宋以後的華夏軍政中心逐漸轉移到燕山南麓的北京地區,經濟文教中心則轉移到長江下游的江南地區,塞外霸權的發源地也從陰山南麓遷移到了東北地區的遼河流域(遼清)、松花江流域(金)、大興安嶺(元)。

那麼,不論是華夏內部沿著元代京杭大運河溝通的南北幹道,還是華夏文明與塞北族群發生衝突與融合的燕山、遼河一帶,都不再需要經過太原所在的山西高原。山西高原整個從一個南北衝突交流的主幹道,退居成南北衝突交流的側翼支線,在軍政文經上都不再處於南北主幹道上,自然很難再出一個能夠掌握大量資源並最終問鼎天下英雄了。

我們看到,後周以來,郭威(汴梁禁軍)、趙匡胤(汴梁禁軍)、朱元璋(割據東南反元起兵)、李鴻章(平定太平天國)、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袁世凱(在山東直隸積累政治資源)、蔣介石(籠絡江浙財閥)這類曾經主宰中國命運的漢人,他們的出身地或發跡地,無不在江淮、江南、冀魯豫的一帶的大運河沿線上,如果他們沒有掌握大運河沿線的資源流命脈,又怎麼能掌握國家政權呢?

而像耶律阿保機、完顏阿骨打、忽必烈、努爾哈赤等在大興安嶺、長白山、遼河、松花江一帶發跡起家的勢力,則完全處於大運河一線的正北方,也與太原並不直接相關,他們大可從河北平原直入中原,山西高原僅僅是個戰略側翼而已,自然也犯不著像北齊諸帝、沙陀人那樣以太原為重。

綜上,太原不在宋代以後的南北軍政資源流動幹道上,而僅僅是個西側支線,盤踞太原的勢力無法掌握足夠充足的軍政資源,自然難以稱帝咯,即便出個割據自守的閻錫山,也需要在名義上認同蔣介石,而無法徹底自立為王的。

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確有幫助的話,一定要點贊支持哦

如果您有獨到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哦

如果您喜歡寒鯤的文字,歡迎動動手指點擊回答上方的寒鯤頭像,賞個關注哦


寒鯤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是山西人,這個問題值得一說。


山西可不是就出了個李淵李世民,要是你熟悉五代十國的歷史就知道了。

五代十國時中國歷史上的一大亂世,短短五十多年的時間裡,中原王朝更迭了五個,分別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除這五個朝代外,還有大大小小的其他割據勢力,統稱十國。(守仁君寫過一篇詳細說明五代十國的文章,有興趣的可以一觀。)

在這五個朝代裡,後唐,後晉,後漢三個朝代都起源於山西。

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生於山西太原,唐亡後,他繼承父爵,為晉王,後滅掉後梁,建立後唐。


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生於山西太原,後唐時,他是河東節度使,後來和唐末帝李從珂矛盾越來越大,石敬瑭就投向契丹,藉著契丹的勢力滅了後唐,建立後晉。

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生於山西太原,石敬瑭死後,其子石重貴一反石敬瑭時代的外交,和契丹公然敵對,被契丹滅國,契丹進入中原,後因為中原百姓的反抗和草原時勢的變化,契丹人撤出,而劉知遠則趁機從河東南下開封,建立後漢。

除了上述這三位,還有五代十國的一個小國,北漢。

北漢開國君主劉崇,其為劉知遠弟弟,生於山西太原,後漢時為河東節度使。後來郭威滅後漢,劉崇試圖報仇,復興後漢,遂割據河東建國北漢,以契丹為依託,和後周不斷髮動戰爭。

五代十國,有三代一國是從山西太原起源,再加上大唐王朝,不得不說太原當得起龍城的名號。

至於說為什麼宋以後山西太原難以出皇帝,守仁君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宋以後沒有大規模亂世。中國歷史上的大亂世有三個,第一春秋戰國,第二東晉十六國,南北朝,第三就是五代十國。但是從此以後,雖然王朝還再更替,但是再也沒有出現過那樣的亂世。沒有條件。

第二,風水問題,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宋太宗滅北漢後,下令毀掉晉陽城,擇址重修。就有了現在的太原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