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國產恐怖片「龜縮」

調查|國產恐怖片“龜縮”

對國產恐怖片來說,這十個月以來的成績,未免有些“恐怖”。

設計/李豐屹

左等右等,從清明節等到現在,想尋個“刺激”的朋友,可以繼續等下去了。

自《中邪》於4月4日因“技術問題”突然撤檔後,幾日前又傳來再次定檔11月8日的消息。不過,片方最新回應稱,暫時沒有接到上映通知。

這部可以被稱為上半年最受觀眾期待的國產恐怖片之一,遲遲無法上映,而其他已經上映的恐怖片,又是如何“刺激”觀眾的呢?

今年,具有一定基礎和實力的導演執導的恐怖片大量缺席,票房最高的國產恐怖片也不過區區300多萬票房。放在以往,這個數字恐怕連年度恐怖片票房排名前20位也擠不進去。

作為國內最擅長“以小博大”的類型片,今年,恐怖片怎麼不靈了?

票房體量“瘦身”,

國產恐怖片宣發更趨保守

今年,還沒有出現一部票房達到千萬級別的國產恐怖片。

但自2011年以來,國產恐怖片也是有過短暫“輝煌”的。就拿年度國產恐怖電影票房冠軍來說,2011年《孤島驚魂》票房達8900.7萬,該年度票房過1000萬的國產恐怖片有6部;2012年《筆仙》票房5808.5萬,票房過千萬的恐怖片有6部;2013年《筆仙2》8209.8萬,該年度票房過千萬的國產恐怖片8部;2014年《京城81號》4.12億,至今仍未有國產恐怖片打破這一票房紀錄,該年度過千萬的國產恐怖片高達10部。

2015年《封門詭影》票房2563.4萬,雖然票房不及前兩年的恐怖片票房冠軍,但該年仍有6部票房過千萬;2016年《魔宮魅影》票房8829.9萬,該年僅有4部國產恐怖片票房突破千萬;去年,《京城81號2》票房2.18億,票房過千萬的國產恐怖片僅5部。

但到了今年,目前為止票房最高的是10月份上映的《午夜幽靈》,票房只有329.9萬。

換句話說,在今年10個月的時間裡,沒有一部票房能達到500萬的國產恐怖片。

調查|國產恐怖片“龜縮”

整體來看,今年的恐怖片體量大幅縮水,無論是從票房、口碑還是從製作水平來看,都比往年遜色不少。按照票房體量來看,今年票房前三位的恐怖片,在去年

只能排到15名開外,在2016年則只能位於20名之後。

今年國產恐怖片除了票房體量縮水嚴重之外,投資規模整體也在縮小。儘管國產恐怖片大多是中小成本製作,但投資過千萬的影片每年也都會有,但今年卻幾乎都是低成本恐怖片集體扎堆。

說到低成本,原本《中邪》原本算得上是上半年觀眾最期待的恐怖片之一。

調查|國產恐怖片“龜縮”

作為近年少有的低成本優質恐怖片,《中邪》憑藉偽紀錄片拍攝手法,以及對中國本土傳統恐怖符號的運用,此前在First青年影展中收穫了相當高的口碑評價。

同時,該片在宣發方面較其他同類型影片也顯得更加不遺餘力。該片曾發佈視頻宣傳特輯,內容有關於中國民間志怪傳說等一系列鄉野怪談,在渲染恐怖氣氛的同時也使影片的神秘感更進一步。但最終由於題材及宣發等問題,該片遲遲無法定檔上映。

由於題材和政策原因,恐怖片在國內上映期間大部分都算是“零宣發”,而《中邪》的撤檔,無疑讓其他國產恐怖片在宣發問題上,更加趨於保守和謹慎。

資本寒冬,

恐怖片製作投入難升級

一直以來,恐怖片都被視作類型片中以小博大的典型,尤其對資金不夠充裕、或是經驗不足的小型影視公司而言,用極低的成本完成一部恐怖片,在把握好題材的情況下相對而言很容易就能登陸院線,並且前幾年恐怖片一直處於風口,盈利並不困難。

而恐怖片能夠以低投入撬動高回報,歸根結底在於,恐怖片是擁有固定受眾的類型片,並且在市場份額中佔據一部分剛需,在國產電影投資動輒數億的時代,頂級製作往往不會瞄準這個相對小眾的類型。

因此,在恐怖片領域,大部分市場空間都留給了小成本製作,並且也成為很多資方進入市場的敲門磚。

目前,3、400萬的製作加發行成本基本就是當前大部分恐怖片的投資規模。放眼望去,500萬以下成本的小體量恐怖片比比皆是。

調查|國產恐怖片“龜縮”

恆業影業最初就是靠恐怖片賺到了第一桶金從2008年投資《異度公寓》開始,恆業陸續出品發行了二十多部恐怖片,且其中幾乎90%都是賺錢的,最終漸漸打入了主流市場。

但現在,恐怖片“以小博大”的好時候恐怕已經過去了。

《京城81號1&2》《魔宮魅影》等影片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樹立起了國產恐怖電影投資、製作水準的新標杆。在過去,恐怖氣氛的營造可能足以吸引觀眾,但現在,投資金額、製作水準、演員陣容、劇情敘事與特效場景都成為了觀眾衡量一部恐怖片的核心要素之一。

有業內人士稱:“過去幾年恐怖片可以以小博大,那時候成本低。但現在稍微有水準的恐怖片,都至少需要一千萬的成本,否則就是粗製濫造。所以低成本的以小搏大的幾率沒有當年那麼高,成功沒有那麼容易被複制。”

調查|國產恐怖片“龜縮”

這一席話道出了真相。現在,以小博大的幾率已經變小,恐怖片要拿出比過去更多的投資用在“全面升級”上,才有可能實現收支平衡或者有所盈利。願意拿恐怖片一搏的,往往多為中小型影視公司,但在資本寒冬的背景下,這類本來就有資金回款壓力的公司並不會頂著風險為恐怖片提升製作成本。

前幾年市場好的時候,並無必要主動增加製作成本、壓低盈利空間,近幾年市場每況愈下,更是要降低成本保證不賠錢。

因此,今年大量低成本恐怖片扎堆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

與此同時,往年在恐怖片領域產量多且有實力的導演,如彭發、邱禮濤等,今年卻幾乎集體缺席。另外,像“筆仙”、“碟仙”等在國內認知度較高的恐怖IP題材,在今年也不見蹤影。

在題材類似、體量相當的小體量恐怖片之間的“混戰”中,除非影片質量過硬,否則就是一潭渾水,很難出現笑到最後的贏家。

白天場競爭活力低下,

排片龜縮深夜檔

雖然國產恐怖片表現乏力,但今年卻很罕見地出現了兩部好萊塢恐怖片先後登錄內地市場的現象。

《忌日快樂》製作成本480萬美元,全球票房高達1.2億,其中,在中國取得6000萬人民幣;《寂靜之地》製作成本1700萬美元,全球票房3.28億,而內地為該片貢獻了2.2億人民幣。

而這兩部影片在國內能夠取得國產恐怖片望其項背的票房成績,首先在於影片的口碑質量過硬,劇情經得起推敲,同時在製作層面遠勝同類型國產小體量影片。

調查|國產恐怖片“龜縮”

當前,一二線城市受眾最看重影片口碑,一旦內容出彩,即使是恐怖片也能在白天場競爭中具備相當活力。而對三四線城市受眾來說,明星陣容是吸引他們走進影城的最重要因素。但對大部分低成本恐怖片來說,沒有明星參演以及市場頭部內容的增強,排片只能龜縮在深夜場次,導致觀影受眾迴流嚴重。

因此,在中國電影市場,凡是票房過千萬的恐怖片,無一不是具備白天場競爭能力的。

調查|國產恐怖片“龜縮”

只有成本低、體量小的恐怖片,才會將排片重點放在不被大片重視的深夜檔,但如此以來,影片的票房上升空間就極其有限。但也只好如此,因為這類影片在白天場完全不具備與主流類型片競爭的優勢。

從今年整體形勢來看,恐怖片“以小博大”的風口已經漸漸遠去,往年隨便碼個盤子就能賺錢的日子難以再現,揠苗助長的行為也已經迎來了惡果——觀眾再也不會為粗製濫造的恐怖片買單。

但一種類型片的成熟,並非站在風口就能完成的事兒,也不是單靠幾部影片就能一蹴而就。標杆影片的出現,讓同類型影片大批“陣亡”的同時,也樹立了更高水平的製作標準,和更成熟的製作模式。

盲目遵循“老規矩”的玩家,將漸漸倒下。而站起來的,將是在大浪淘沙中始終追隨新標杆的人。

「悅幕中國電影觀察」新媒體矩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