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帽子歷史:我也很受傷,你們搞得我一頂都賣不出去

最近兩年時間裡,真的是世風日下,娛樂圈頻繁出現出軌事件。“綠帽子”一詞被一提再提,但是綠帽子是怎麼由來的,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了。“綠帽子”的發展要分為三個階段。

綠帽子歷史:我也很受傷,你們搞得我一頂都賣不出去

第一階段:“綠帽子”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是在唐朝時期。眾所周知,唐朝的人大都喜歡沒事就寫個兩首小詩,有的時候邀上三五好友,互相吟詩作對。還要配上點小酒小菜,一高興就忘記了時間。

話說唐朝有個詩人――李緣銘,平時也是酷愛詩文,一得空就去找朋友吟詩作對,玩的高興了就整宿不回家。家中糟糠之妻獨守空房,時間久了難免會飢渴難耐。隔壁王某看上了她妻子,兩人情投意合,不久家中妻子就“一枝紅杏出牆來”。為了不讓自己的丈夫發現,每次丈夫出門的時候,都給李緣銘準備好一頂綠色帽子。隔壁老王看到後,心領神會,就趕緊和她幽會。

有一次李緣銘出門後忘記帶東西,於是返回家中去取。剛一開門就見到老婆在和隔壁老王在做苟且的事情。李一起之氣將妻子給休了,但是綠帽子的事情就此也就傳開了。綠帽子歷史:我也很受傷,你們搞得我一頂都賣不出去

補:另一種說法。

唐朝一對夫妻,妻子生的美麗凍人,但是奈何並不檢點。平時在家裡做一些針線活,早就引來一批人窺視。丈夫是個生意人,經常外出做生意。丈夫外出時,妻子難免寂寞難耐。終於妻子忍不住和當地一個賣布的好上了。

有一段時間,女子的丈夫好幾個月沒有出門做生意。賣步的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每天都去女子家門口轉悠。終於有一天,其丈夫出門打獵,他趕緊進去和女人約會。但是她丈夫當晚回來,差點就將她倆逮個正著,賣布的只好在床下將就一夜。綠帽子歷史:我也很受傷,你們搞得我一頂都賣不出去

發生了這件事後,他倆都是心有餘悸。該女子問賣布的要了一頂綠頭巾,並且說好了只要他帶綠頭巾,就是要出門,你才可以來找我。過了幾天,丈夫出門做生意,她就趕緊拿出綠頭巾給丈夫帶上。還美言其曰:帶著帥氣,還可以擋風沙。丈夫聽了很高興,騎著馬瀟瀟灑灑的去做生意了。賣布的人看到後,就趕緊跑來約會。從此之後,只要她丈夫帶著綠頭巾出門,賣布的都暗想“你的綠帽子真是很俊,不過今晚該到我俊了。”從此綠帽子流傳開來。綠帽子歷史:我也很受傷,你們搞得我一頂都賣不出去

第二階段:綠帽子的推廣還要歸功於唐朝的一位縣令李封,他是借鑑戰國時期的做法。在戰國時,有的男子將自己的妻子賣掉給別人做娼妓,當時有規定說必須讓這類男子頭戴綠巾以顯示區別。李封也就借鑑這種做法,自己手下犯了錯,就要戴很長一段時間的綠帽子,還不準摘下來。

第三階段:“綠帽子”逐漸成為國家層面的規章是在元朝,這一部分記錄可以在《元典章》中的《禮部服色》看到。:“至元五年(1268年),準中書省札,娼妓之家,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綠)巾。”意思是說要是誰家有妻子是在青樓做娼妓的,家中的男人就必須得帶上綠帽子以示標明。綠帽子歷史:我也很受傷,你們搞得我一頂都賣不出去

而明代基本上沿襲了元代的規定,明代也是“綠帽子”推廣的巔峰。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年)下詔規定“教坊司樂藝著卍(和萬同聲)字頂巾,系燈線褡膊,樂妓明角冠皂褙子,不許與民妻同”,“教坊司伶人常服綠色巾,以別士庶人服”。意思也和明代的差不多,但是多了點腰間要系紅繩,穿的鞋子等等要求。後來也就別人默認為,帶了綠帽子的是在說妻子和別人偷情。

從唐朝到明朝,綠帽子大致也就發展成熟。從此,綠帽子就是一種另類的稱呼。綠帽子本身沒什麼,只是人類賦予了新的含義,很可惜,一些喜歡綠色的人想戴都不好意思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