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人沒購房的能力?開發商:如果房價下降,開發商不幹了?

從2014年開始,中國房價快速上漲,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幾乎翻了一倍,各地紛紛出現了房子供不應求的局面,直到年開始到現在,各地出臺了限制房價的措施,一二線房價算是得到了基本的穩定,從大城市來看,人流量多,住房需求量大,因此會出現房子供不應求的局面,但是實際上很多地方的房子還是空置著的,炒房客不願意在房價下降的時候出售房子,房子被套牢,所以才會出現假的供不應求的局面,實際上據瞭解,中國房子越來越多,完全可以滿足居住需求,只能買不起是一方面、買不到又是一方面。

70%的人沒購房的能力?開發商:如果房價下降,開發商不幹了?

雖然城市裡面的居民看起來光鮮亮麗、賺的錢很多,但是根據東部地區商品房均價,70%的城市居民沒有購買新房的能力,這一數據引起了社會震動,偏偏房價又降不下來,調控了兩年之久,僅僅一線城市城市的房價有所下降,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還是呈一個增長的態勢,那這麼多房子賣不出去怎麼辦呢?總是會有一方受益一方吃虧,北京一位房地產開發商跳了出來,說:如果房價下降到一定程度,開發商可以不幹。

70%的人沒購房的能力?開發商:如果房價下降,開發商不幹了?

為什麼可以不幹呢?一方面房子確實夠居住了,一方面開放商沒錢賺了幹什麼房地產呢?許多開發商都表示:房價下降了,開發商就不蓋了!沒有蓋房的熱情,房子隨著人口的增多會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這個時候房價又會上升,炒房客多了、開放商也著手蓋房了,總之,這是一個死循環,片面的來看還就是這樣,就像是漲久必跌跌久必漲這句話說的一樣,業內人士普遍認為,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將會因供應量加大而價格下降,反之供應量減少房價會上升,就像是供大於求或者供小於求帶來的後果一樣,但是任志強認為:房價上漲會吸引更多開發商來蓋房子;反過來,房價下跌,開發商不蓋,房價也就上去了。

70%的人沒購房的能力?開發商:如果房價下降,開發商不幹了?

以上是房價與房子供應量的關係,如今70%的城市居民沒有購房能力,只有增強了購房能力,房子才能賣得出去不是嗎?從現在來看,購房能力是一方面,購房資格又是一方面,因為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手段,所以買房已經沒有那麼容易了,例如銀行的利率上升,不僅對開發商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對購房者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總之,想要平衡購房者和賣房者之間的關係是一條艱難的道路,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如今看來,短期目標還是沒有實現,房價依然不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