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聚投資李澤剛:完美躲過股災,爲何栽倒在慢牛行情?

和聚投資李澤剛:完美躲過股災,為何栽倒在慢牛行情?

和聚投資總經理 李澤剛

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即使是擁有百億級規模的私募公司偶爾也會業績不佳,和聚投資就是其中機構之一。

2015年9月,A股市場正逢熊市,很多私募則堅持“市場尚未企穩,保持謹慎,低倉位操作”,但是和聚投資總經理李澤剛選擇擇機加倉,這種觀點及操作策略在10月的反彈行情中受益頗豐。

但是,在股災中獲益的李澤剛,卻栽在了慢牛行情中,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近兩年業績不佳

和聚投資近兩年業績不佳,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了。2017年8月,根據當時媒體統計,和聚投資運行的140只產品中,2017年以來平均收益率為-7.48%,其中133只產品今年收益為負,佔比達95%;35只產品虧損率超過10%,佔比25%。

和聚投資李澤剛:完美躲過股災,為何栽倒在慢牛行情?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和聚投資近兩年的收益為3.55%,同期滬深300收益為25.26%。

作為和聚投資的明星基金經理,李澤剛近兩年的業績也並不樂觀。2016、2017連續兩年,和聚一期、和聚二期等多數代表產品虧損均在3%~6%之間。其中,和聚九期2017年虧損達到21%。

對於和聚投資業績不佳的原因,市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快速擴張會使得公司出現原有的投資風格不再適應或者投研能力難以跟得上的情況,進而導致大面積虧損現象的發生。

據瞭解,和聚投資在2014年出現了明顯擴張,2015年一年間便成立了90只新產品。一年間推出90只產品,這樣的速度無論怎樣的公司消化起來都有一定難度。

但是在過去兩年的“一九行情”中,只要大方向判斷正確,實現正收益是大概率事件,大多數產品虧損,也有可能是市場趨勢沒有判斷準確。

過於重視公司基本面

2015年9月,很多私募基金飽受熊市的“折磨”,面對當時的市場行情,選擇輕倉操作。而李澤剛選擇了擇機加倉。這個操作讓他在2015年10月的反彈行情中獲益頗豐。

2016年2月,李澤剛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出了以下觀點:

圈中人叫我“小李飛刀”,小李飛刀是古龍筆下最神奇的兵器,例無虛發。我們從來不覺得扔得多準,但是我們比較確信,從來沒有被自己扎到過

其實有些東西是不變的,紛繁複雜的股票波動背後,拉長時間看就是一個趨勢,而趨勢的方向取決於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大盤趨勢太複雜,遠遠超越你我的認知。我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在判斷市場趨勢上,還是專注於個股研究,日常工作是選好公司。

私募基金最大的優勢在於個性化,充分發揮投資經理的風格。這個市場很殘酷,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他認為,相比於精選個股,自己對趨勢的判斷相對少很多,有時候甚至要忽略趨勢。

從李澤剛產品的收益曲線來看,在大多數基金經理飽受股災折磨時,和聚投資淨值縮水幅度並不大,完美地避過了股災。

和聚投資李澤剛:完美躲過股災,為何栽倒在慢牛行情?

但是2016、2017年的極端“一九行情”教育了投資者:永遠不要忽略趨勢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藍海韜略董事長蘇思通獲得私募冠軍後,爆出一句名言:做股票怎麼會虧錢?我很納悶。

然而,蘇思通近兩年的收益為-16.92%,遠遠落後滬深300。

投資策略出現什麼偏差?

在忽視趨勢,精選個股的投資理念下,李澤剛做出的投資策略更側重於選擇成長股。

2016年:看好經濟轉型的成長股

一是受益於供給側改革、快速發展期的新興行業;

二是業務處於轉型期、通過併購重組帶來企業價值重估、安全邊際較高的優質個股;

三是基本面獨立於宏觀週期、業績增長確定性強的非週期性機會;

四是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具備一定市場佔有率且存在技術壁壘的公司。

2017年:由防禦轉為進取,深挖個股

逐步地把主策略由過去的防禦轉為進取,逐步增大倉位,更加積極的去參與到個股機會挖掘的過程當中。

2016年末,多數股票的股價和估值處在2014年的下半年或2015年初的水平,經歷了過去一年多的持續回調之後,市場總體的估值中樞處在歷史上一個比較安全的位置,尤其是以滬深300、上證50為代表的價值股。

不用特別的擔心市場的暴漲或者有大幅下行的風險,平心靜氣的尋找價格相對較低的資產,等它上漲之後換成別的處於底部的標的,這樣不斷的做切換,集小勝為大勝。

港股非常值得投資,性價比可能比A股還要好。

相較於李澤剛致力於挖掘個股,少數派投資顯得“非常懶惰”。

2016年年中,少數派投資發現2000多隻主動管理型的偏股型基金配置大藍籌的比例達到了一個歷史的低點,於是開始了“閉著眼睛買大藍籌”的日子。

由於提前佈局大藍籌,2017年少數派投資的所有產品平均累計收益率達到52.4%,平均最大回撤僅為5.2%,大幅跑贏同期上證50指數,位於行業前3%水平。

2018年,投資策略有何轉變?

李澤剛認為,2018年要堅持價值投資的根本,買有安全邊際的股票,同時非常注重組合的均衡配置,絕不為了高收益重倉持有,也不挖牛股。

他認為,2018年市場最大的投資機會在二線藍籌:

2017年市場情況比較極端,一線藍籌漲幅十分驚人。由於之前兩年左右時間的股價橫盤,一線藍籌2017年的上漲更多是來自於估值修復和業績增長兩部分的驅動,這一局面或在2018年得到改善。

中國經濟體量巨大,還遠沒有達到成熟狀態,當前各行各業都在進行結構重塑,儘管一、二線龍頭都存在著很多機會,但是二線藍籌面臨的整合機會可能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二線藍籌的分化可能更高於一線藍籌的分化,投資者應注意避免估值陷阱。

過去兩年,和聚投資大多數產品出現虧損,或許是為了對沖風險,和聚投資在2017年推出了量化產品線。佈局三個重要的產品線:

一是市場中性策略,通過量化對沖手段,獲取與股市漲跌無關的絕對收益;

二是非線性市場機會策略,通過期權對沖、高頻擇時、風格輪動等,做到熊市少虧錢,牛市跟得上市場;

三是指數增強策略,跟傳統的股票多頭策略完全一致。

赤子之心趙丹陽:人生要懂大勢

與李澤剛“重個股、輕趨勢”的策略不同,赤子之心董事長趙丹陽認為,人生做對幾件事情就夠了:

對投資而言,你把一些大的事情想明白,比你每天盯著電腦,很辛勤的工作,掙的多了。你的人生肯定做對幾件事情就夠,而不是那麼辛勤地天天去調研,天天地看。

我們人生要知道大勢、大方向,看得懂。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比一切都重要。這就是我們的全球歷史興衰體系。

李澤剛個人簡介:

復旦大學管理學碩士,南開大學經濟學學士,有15年的基金從業經歷,曾任泰達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在行業研究、公司定價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代表產品:

中信信託-和聚1期,成立日期:2009-07-14,累計收益:247.07%,年化收益:15.44%,2017年收益:-6.3%;

搏股通金2號,成立日期:2014-04-15,累計收益:129.20%,年化收益:23.59%;

中信信託-和聚5期,成立日期:2010-05-28,累計收益:128.13%,年化收益:11.10%,2017年收益:-5.85%;

中信信託-和聚8期,成立日期:2011-09-23,累計收益:123.76%,年化收益:13.19%,2017年收益:-6.76%;

中信信託-和聚2期,成立日期:2010-03-18,累計收益:123.26%,年化收益:10.56%,2017年收益:-6.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