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喊出“活下去”,房地产的拐点要来了?


万科喊出“活下去”,房地产的拐点要来了?


最近房市又慌了。

房价涨的时候,大家闷声发大财,房价稍微跌的时候大家就集合去售楼处说理,维权的口号十年了还是那句话“黑心开发商还我血汗钱”,总是以为自己追高了的房市投资者在这一点上跟股民比差远了,你听说过股民亏钱了去某会门口拉横幅维权的么?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有点多,有买房后房价下跌拉横幅维权的;有行业大佬出来看空悲观的;有售楼处被砸的等等。。。这些在每轮房地产低谷期都会出现的。今天这张“活下去”的大屏幕是万科的一个秋季例会,不用去现场,也能猜到这个会议上大概说的什么内容,例如:高周转啊、负债啊,危机啊什么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确实跟2014年大有不同了,2014年的央五条大伙都还记得吧?

1.各商业银行保证正常房地产融资需求

2.积极引导房地产信贷市场健康发展

3.商业银行要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合理定价

4.提高贷款发放和审批效率

5.不许停止个人购房贷款

这五条的第一条是支持房地产商融资盖房,第三条这个合理的空间可就大了,记得我13年买房子的时候那时候利率可以打八折,不过当时我全款买的并没有贷,第四条和第五条就是鼓励银行把钱快点撒出去。

如今的政策有变,贷款利率上浮15%-30%,三价合一增加二手交易税收,从需求端来说这无疑是加大了购房成本。我上个月刚贷的,上浮15%(深圳)。

最近又在传要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了,这个制度前几天咱们讲过了,虽然已经出来辟谣了,但是以后也有可能变相的改革,周五的房地产板块集体都跳水了,股市这反应快的惊人....这个政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吃瓜群众最关心的是这个政策会不会让房子崩盘,我的看法是,这是为了保价格的,上头一直强调的是稳,从未讲过要降低价格。前面我写过一篇文章:股市救不起,房市调不动的真正原因 里面咱们就谈过了供需关系这个问题。

目前房市出台的所有政策都在限制市场供给,假设从现在开始房子只能盖好了才能卖,那房企的建设成本,财务支出以及承担的风险都要比以前高很多,那房企的开发意愿就会降低,降低供给,价格自然跌不下来。

这个政策短期来讲是稳市场的,但是对中小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资金链本身就紧张,现在又拿不到预收款,那资金链就更加紧张,随时面临的就是被行业淘汰出局。

看到这里,大概明白了“活下来”的含义了吧。

关于万科今天的这个“活下去”的话题,其实早在2014年的时候郁亮就唱衰过楼市进入白银时代,人民日报以前登过。


万科喊出“活下去”,房地产的拐点要来了?


2014年观点一出,吓得房地产商纷纷观望降低拿地预算,万科当年的拿地数据也直线腰斩,恒大下滑的最厉害,轻微下滑的是碧桂园,毫无疑问碧桂园是几年来房价上涨的铁杆粉丝。

2013-2017四大房企拿地数据

万科喊出“活下去”,房地产的拐点要来了?


上图是2013年-2017年的房企数据,这份数据说明了几个问题:

1.2014年经历了一年的低谷期房企纷纷压缩投入

2.低估期的时候碧桂园压缩比例最小

3.2015年之后投入继续加大迎接新一轮的牛市

4.2016年到达顶峰

在来看一张2013-2017每年拿地开支


万科喊出“活下去”,房地产的拐点要来了?


这份数据里的2018年的数据只统计到了8月份的,价格对应面积的比例也说明了几个问题:

1.万科并没有踏空2015年的这一波上涨,注意看2013年数据,2015-2016投入一直第一,2017被碧桂园超了,扩张的速度太快质量未必跟得上,今年碧桂园新闻很多。

2.2015年后万科保利拿地开支位居第一第二,重视1-2线市场

3.恒大,碧桂园2014之后的拿地开支对应价格,开始偏向2,3,4线市场,这也很符合2014年之后的政策导向,为去产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万科喊出“活下去”,房地产的拐点要来了?


2018年只统计到了8月份的数据:

1.各家压缩拿地开支,迎接新的下跌周期,今年的数据来看相比2014年的回撤要好看很多,但是如果你在考虑一下今年的这种大环境,在看看看这四家企业的手笔,可以说这四家的安全边际还是很宽的。

2.保利万科继续1-2线城市倒腾

3.恒大碧桂园这说不定已经布局到藏区4/5线了

行业的每一次周期也就是行业内部的洗牌期,2012年的时候销售收入过千家的只有万科,恒大,保利,位居第四的是万达,如今恒大崛起,碧桂园打进前五,房地产市场得崩成啥样才能轮到万科这个现金大奶牛活不下去呢?

我的结论是:

1.万科如果活不下去了那房地产开发商没有一个能活下去。

2.目前没有出任何对降房价有利的政策。

3.中小房企未来生存越来越难了,有倒闭/被大企业吃掉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