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目標肌肉在相當強度的抗阻力訓練後,導致大量的血液湧向目標肌肉,此時,肌肉會產生膨脹的感覺,稱為泵感。

阿諾德·施瓦辛格是真正為“泵感”而奮鬥的人,他說過:“當肌肉充血時,你會覺得很棒,這會激勵你自己去訓練 。”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泵感的產生是因為肌肉在抗阻力訓練中收縮,導致淋巴管中的瓣膜(相當於閥門的功能)打開,大量血液湧向肌肉。就像咱們的泵,把血泵到肌肉組織中去,肌肉產生的充血膨脹感!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下面介紹幾種與你獲得“泵感”有密切關係的因素——訓練、飲食、營養補充等等,相信會對你有所幫助。

如何獲取泵感?

>>>>主要方法: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①多次訓練

多次訓練是獲得泵感最有效的方法。坊間傳言大重量的訓練法是增肌的最佳方式,但大重量的訓練容易讓肌肉在短時間內力竭,從而難以感受到肌肉泵感。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而小力量多次訓練法能更深層次的刺激肌肉,乃至肌肉纖維,例如多次訓練會刺激到快肌纖維從而增強泵感。

②減少組間休息時間

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更大的訓練量,比如組間休息不超過1分鐘,最好是30秒,訓練次數不應低於6次。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當然,在這樣高頻率的情況下你應選擇較輕的重量,但不用擔心會因此而降低訓練強度,且肌肉會更好的生長。

③高強度訓練

在某一種動作做到極限的一次後或在做完力竭的“借力”或“強迫次數”後,再盡力做動作全過程的1/4、1/3或1/2。

它能使肌肉獲得充分的鍛鍊,感到局部有“暴漲”的感覺。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輔助方法:

①助力法則:你需要一個訓練夥伴,當你在某個動作進行到最後一次力竭的時候,由訓練夥伴在動作關鍵位置進行幫助一下,使你繼續幾次動作的方法。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②欺騙性法則:雖然經常講動作的標準至關重要,但最後幾次動作可以適當突破一下,這也是獲得泵感的常用方法之一。

在用標準的動作做到力竭的時候,用不標準的動作借用身體其他部位的力量做多幾次,這就叫欺騙法則。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③間歇法則:當一個動作力竭的時候,保持姿勢不變,停留3-4秒,調整呼吸繼續多做幾次。

④半程法則:對於一些能做半程的動作,當不能做到全程動作時,可以用半程動作多做幾次,例如啞鈴彎舉動作。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⑤遞減重量法則:當一個重量的動作做到力竭的時候,減少重量繼續到到力竭,繼續減少重量。

>>>>飲食增強泵感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碳水化合物:確保有足夠的肌糖原保持住肌肉的水分,增強泵感。

推薦食物:米飯、土豆、全麥麵包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碳鏈甘油酯:肌體能利用它產生熱量,使肌肉中儲存足夠的葡萄糖,訓練更容易獲得“泵感”。

推薦食物:含有牛乳和椰子油的食物(牛奶、椰肉乾)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肌苷:提高肌肉中ATP(三磷酸腺苷,直接釋放能量的物質)的儲存,增強泵感。

推薦食物:肉類食品,特別是雞肉和豬肉

肌肉泵感會讓訓練者直觀的感受到肌肉變大、變強的過程,但是泵感真的有助於我們的肌肉增長嗎?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泵感不是肌肉生長的必要條件?

一些知名健美運動員喜歡肌肉的泵感,如阿諾德施瓦辛格,肌肉狀態飽滿;但也同樣有一些知名選手對於泵感沒有過多的追求,如多利安耶慈,同樣肌肉發達。

所以至今為止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和實驗結果證明泵感對於肌肉生長是必不可少的。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那追求泵感是否毫無用處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一般來說練得比較好的部位會更加容易產生泵感。也就是肌肉束調動的越多,泵感會相應明顯,由此可知泵感可以體現意念與肌肉聯繫的強弱。

而意念與肌肉聯繫是每個健身愛好者都關注的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動念一致”。所以說肌肉的泵感可以很好的反應相應肌肉的生長潛力,如果某一肌群經過很多訓練都沒有充血的感覺,可能就是你的弱項,需要著重加強。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另外,產生泵感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血液大量流入目標肌群所形成的,血液流量增加,對於目標肌肉的好處有兩點:

1.加快肌肉代謝物的排出速度;

2.加快營養物質的流入速度。氮泵類的產品就是依據這個原理。

看完這個,讓你“泵感十足”!

泵感這個東西,就像它的字面意思一樣,其實就是一種感覺。它會讓你在心理上暫時感覺非常有成就感。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你的訓練有效果,可以很好的衡量你的訓練量程度。養成良好習慣,在泵感最強烈的時候離開健身房,這最終會帶來優質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