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师表,一方龙象——记原辽宁省佛教协会会长照元长老


人天师表,一方龙象——记原辽宁省佛教协会会长照元长老

人天师表,一方龙象 —— 原辽宁省佛教协会会长照元长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髫年学佛,壮年出家

照元长老1938年生于海城乡间一个佛化家庭,其母虔诚信佛,照元长老6岁时就经常跟着母亲到附近寺院烧香拜佛,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一颗信仰的种子。1957年,照元长老从鞍钢技工学校毕业,被派到包钢,支援三线建设。1963年又下放回到海城,“支援农业第一线”。之后,他成了家,做临时工自谋生计,干过管工、木工、电工……

生活千变万化,照元长老心底的那颗种子却深藏不移,且渐渐发芽,不断滋长。1966年,照元长老偷偷拜海清寺的旭朗法师为师,成为一名在家居士。

时值文革前期,此举无疑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果然,1967年,正在鞍山电业局打工的照元突然被造反派拉出批斗,罪名有两条:一是信佛,二是有海外关系。这在当时无需任何解释,信佛就是大逆不道,况你师父还在国外!古今中外,因信仰而遭受打击的,代不乏人。文革十年,此风更是登峰造极。

照元长老是个有心人,文革批斗令他更加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经过认真思考,他坚信: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日后必会好起来。后来的发展,验证了照元长老的判断。

文革结束,1979年照元长老进京上访,偶遇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一位僧人,告其政策有变,可以出家了。照元长老闻讯大喜,随后就跑到国清寺,请求剃度。无奈人家不收外省人士,照元长老只好返回海城。没多久,他给县委统战部和县宗教处写信,正式申请出家。得到批准,42岁的照元长老终于找到精神寄托的家园,高高兴兴背着行李、带上粮食,到千山龙泉寺落发为僧。当时照元长老在一家电机修理厂做购销员,月入一百六七,相当两个八级工的工资。如此高收入,说不要就不要了?周围人大为不解。可是,有坚定信仰的支撑,这些身外之物对照元长老已不在话下。

五台求戒,南京受业

出家后,照元长老一心修学,功课大有长进,目标也更加明确。1981年,五台山广宗寺传授三坛大戒,照元长老闻讯,就和师兄弟传文一道赶去。一坛戒下来,受益匪浅。回到千山,由于因缘不合,两人打算外出云游,增长法益,用照元长老的话说,叫做“走出千山向万山,娑婆何处不弥陀。”可是,一到沈阳,当时的省佛协会长逝波法师就把他俩留到慈恩寺。为考察与历练两人,逝波会长让他们参与慈恩寺天王殿和般若寺的修建工程。这段时间,照元长老学会了上欂、瓦瓦,还发挥此前的木工专长,为般若寺制作了饭橱、拜墩儿、团圆桌等等。这些用具,至今还在。逝波会长看照元法师聪明又勤恳,有心培养他。

1982年末,省佛协送照元长老去南京栖霞寺僧伽学习班学习。此间,照元长老佛学修养大大提高,其办事能力亦得到栖霞寺方丈茗山长老的首肯。学习班结业不久,逝波会长又向中佛协申请,送他去中国佛学院深造。结果因年龄太大(这年照元长老47岁),未能入学。后经中国佛学院院长传印长老和中佛协会长赵朴初两人共同推荐,照元长老再度回到南京,入读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在南京,院长茗山法师安排他做学监,一边读书,一边负责学员管理,既增学业,又长经验。照元长老深知此次读书机会之难得,学习分外刻苦,课上笔记、课外作业,屡获师长称赞。毕业返回沈阳,老会长逝波已于1年前故去,果智法师接任会长。

由于学识渊博、为人坦诚、处事周全,照元长老深得人心。1986年,辽宁省佛协换届,照元法师被选为副秘书长。92年再次换届,照元长老当选副会长。2002年,在省佛协六代会上,65岁的照元被推举为辽宁省佛教协会新一届会长。之前,由于果智法师病逝,照元副会长已主持会务多年,深孚众望。

以戒为师,以身作则

照元长老中年出家,对人生苦乐、社会百态已有相当体验,所以,出家后即抛却万缘,一心向道。加上出家前已学佛多年,之后又连续深造,道心更加坚固,修行亦更加精进。在实修中,照元长老深悟:佛教所修戒、定、慧三学,持戒是本,若无持戒的基础,定、慧之学就无法引发。有了戒律约束,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否则就会滋生不良习气,使修行者退失道心,甚至殊慢因果。学佛只有严持戒律,才可能获得真实道果。

照元长老不仅叮嘱弟子们要在持戒、守戒中长养功德、增长福慧善根,他自己更是严持清净禁戒,一言一行都在示现正法修行,对身边弟子、信众发挥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谈起照元长老的戒行,熟悉他的人个个感慨万端——

辽宁省佛协副会长、沈阳弥陀寺住持思忍法师快言快语:“我在师父身边22年,师父的特点是:一没是非,二没隐私。人前人后、台上台下,都是本来面目,完全透明。佛协章程透明,寺院制度透明,饮食起居一概透明,事无不可对人言。每个月哪天做什么,答应人家什么事情,都清清楚楚写在台历上。师父的台历,就是他的起居录,就是一本本弘法日记。师父行走坐卧严格自律,处处想着别人。早年住大寮,师父每天睡前把衣服叠好、挂好,凌晨起来摸黑就穿上,怕影响别人。后来我们住他隔壁,都不知他几点起床;你4点起,他可能3点就起来了,起来不打灯,摸黑穿衣服,早起做功课,谁都不影响。”“师父从来没有是非,不做捅胳肢窝的事儿。你要是有啥咕咕球球、占点便宜、动点歪心眼的事儿,千万别跟他说。这么多年,就是正事正办,不说悄悄话。”“我在慈恩寺出家20多年,没挂过窗帘。刚出家时师父就说'没啥见不得人的事儿,你挂它干嘛。换衣服把灯一闭就行了嘛。'师父自己就从不挂窗帘。”

辽宁省佛协副会长、锦州北普陀寺方丈道极法师说起照元长老,一脸崇敬:“老和尚既没给我剃度,也没给我授法,但我崇敬老和尚的道德人品、气质修为。老和尚为人处事不卑不亢、举止言谈落落大方,散发一股佛教徒的高尚情操,够我们学几辈子的。”“老和尚干净、勤俭,得病前衣服都是自己洗,升座了也只住一个小房间。外出弘法,不单吃,不独宿,不独行,到哪都有弟子陪同。老和尚至今没有手机,只用座机。前几年我想送他个手机,被骂回来了,他说揣个手机难免影响清净修。”“老和尚要求自己特别严格,有谁要想为他做点额外的事,他要觉得不对,宁可骂你也不让你犯戒,他是在舍身救别人,为你培福,免你造业。”

锦州玉佛寺住持大法法师是道极法师的徒弟,因为师父依止照元长老,他一直称老和尚师爷。他说:“师爷非常慈悲,喜欢和我们开玩笑,又威严,又有亲和力,对我们这代弟子格外关照。每年我们随师父去看望师爷,他从来不收我们的供养,还给我们发红包,弄得我们很不好意思。我们几次跟师爷外出弘法,不论多小多破的庙,只要请他,他一定会去。有时一张破桌子铺块布,一把破凳子,他就坐在那里认认真真做开示。老和尚的话,大家听了欢喜,非常受益。以省佛协会长之尊,却没一点儿架子。师爷有糖尿病,我们有时忘了给他准备合适食品,他也从不责怪,让我们心里很过不去。”

沈阳市佛教协会思涛法师是沈阳人,出家前见到的第一位僧人就是他的师父照元长老。他说,这么多年来,我始终记着师父的三句话。第一句是1992年我来慈恩寺要求出家,师父见我机缘未到,对我说的:“学佛不一定出家。”师父说,出家不是目的,要解脱当下烦恼,在家学佛也能达到。待我后来升起信心,决定出家,师父又说一句话:“要做和尚,先做婆娘。”意思让我经受各种历练,洗洗涮涮、缝缝补补、烧火做饭,都要亲历亲为,不给别人添麻烦。师父说“你这城里孩子,麦子韭菜都分不清,先去大锅做饭,培培福报。”私下又嘱咐思静:“他炒菜炒不好,你去帮帮他。”实际就是找人带我。老和尚虑事周全,处处为他人着想。比如外出弘法,带谁去,去几人,完全考虑实际需要,尽量减少对方接待负担,总说“帮忙的事儿多去,露脸的事儿少去。”说到这,思涛法师深有感触:“我们这些师父身边的人,做事都尽量不麻烦别人,已经成了一种'门风'。”“我们就是从师父日常的言谈举止中感受他老人家的精神境界,深深受益。”后来,思涛法师去厦门读书,走前向师父辞行,照元长老又对他说:“未成佛道,广结人缘。”几句话让思涛法师受用无穷。

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为了发展辽宁佛教事业,照元长老千方百计延揽人才。2004年10月,盖县一家寺院请正在新加坡做访问学者的意坚法师讲授菩萨戒,照元长老了解到意坚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并曾留校任教,乃稀缺人才,便极力挽留,为之提供诸多方便。意坚法师深感老和尚诚意难却,便答应留下,打算过一段时间再伺机南归。谁想后来的事情让他怎么也说不出“离开”二字。比如几天后意坚正式来沈,身为辽宁省佛协会长的照元长老亲自到车站迎接,之后不久,任命意坚法师为书记法师,专门负责讲经说法。在当年五一后的第一次讲经活动中,照元长老身着海青,亲敲引磬,领着慈恩寺所有执事、大众,排着班,迎请意坚法师升座讲法。意坚法师大为感动,他说:“我在国内外讲经无数次,方丈和尚如此礼贤下士,这是唯一的。”还有,意坚法师擅书法,老和尚就命人把慈恩寺库中所存上世纪60年代杭州西泠印社制作的上好宣纸拿给意坚法师使用……东风化雨,意坚法师终于把心留了下来,一晃已经呆了12年,现任沈阳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他说:“看来我和辽宁有缘,和老和尚有缘。”

照元长老慧眼识人、唯才是举。除意坚法师外,省佛协的道就法师、本溪的照虔法师、丹东的悟性法师、葫芦岛的正定法师,都是被老和尚看好,诚意邀请,而从南北各地聚拢到辽宁来的,各自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辽宁佛教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八方传戒,四出弘法

照元长老深知受戒、守戒对僧团建设的重要,多年来不遗余力深研戒律并参与传戒活动。照元长老本人1981年五台山受戒时就做过沙弥头,1982年慈恩寺传戒法会上又给戒和尚澍培长老当侍者,格外受益。1984年在南京读书时又专门研习过三坛大戒的知识与仪轨。有了这些基础,1985年长春般若寺第一次传戒时,照元长老就因戒行清净且熟悉毗尼作持和传戒仪轨,而被安排为引礼师,负责整个戒期的教义讲解。照元长老做事历来认真,比如戒场中的羯磨法师会,别人都只是用嘴说,照元长老却能严格拉出南京宝华山的古韵调来。2006年5月,锦州北普陀寺举办三坛大戒,特别恭请通达经律的照元长老为三师中的戒和尚。2010年8月,千山龙泉寺传戒,照元长老仍被请做戒和尚。老和尚凡事亲力亲为,一丝不苟,结果,戒期没结束,老和尚就病倒了,传戒十师和全体受戒人员无不感动涕零。

照元长老担任会长以来,十分重视寺院建设、僧才培养与僧团建设。在他的直接过问与切实努力下,辽宁省的各级活动场所总数由他接手会长时的72所发展到他卸任时的360多所。而全省各地的方丈也由开始的2位发展到后来的17位。可谓软件硬件齐头并进,为本省佛教事业的长远发展积累了良好的人力与物力资源。

因为资历具足、学识圆满、德行服众,许多寺院的方丈升座时都请照元长老送座,如锦州道极法师、济南弘庵法师、双辽满丰法师、朝阳道宣法师、葫芦岛正定法师、汕头龙道法师、秦皇岛圣清法师……一些寺院住持经过认真的闻、望、闻,专程来沈阳请照元长老传法,如济南千佛山兴国寺弘庵法师、无锡永兴寺觉弘法师。虽然不在辽宁省内,照元长老照样把这些看作自己应该承担的如来家业,不辞辛苦,欣然乐往。

三十多年来,照元长老的弘法足迹遍及辽宁城乡的数百寺庙。原新宾县佛协会长徐国建谈起照元长老早年在新宾弘法的往事,至今感慨不已。他说:“94、95、96三年,已是省佛协副会长的老和尚连续三年到新宾普觉寺传授三皈五戒,先后为1187人做了皈依,为167人授五戒。每次都是从沈阳坐长客到老城,再跟我们一起步行2公里到寺院。上午做完皈依,接着还要给四方赶来的信众做开示,一连几个小时,讲如何学佛修行,讲如何做人做事。老和尚平易近人,深入浅出,大伙都听不够。当晚老和尚坐末班车往沈阳赶,几十个人送到路边站点依依不舍。老和尚来新宾,从来不收一分钱,来回路费都是自掏腰包。最后那次大家实在过意不去,就把路费递给司机,老和尚见了,请司机停车,又把钱从车窗扔给我们。老和尚总说:你们把这些供养用到建庙上,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才是。”

面向未来,广植善根

照元长老在省佛协会长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恳耕耘,培养了大批优秀僧才。如今,抚顺、锦州、葫芦岛等地的佛协会长和省内外数十所寺院的住持都是他的弟子。多年间,照元长老与已故赵朴初会长以及明旸长老、茗山长老、觉光长老、本涣长老、永惺长老等境内外大德高僧结下深厚情谊,时相往来,为辽宁佛教的兴隆广植善根……

1997年7月1日,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明旸长老为团长的代表团,前往香港,出席庆祝回归的相关纪念活动。在一行12位内地高僧中,照元长老是东北地区的唯一代表。在这次活动中,照元长老又一次深深体会到佛教事业与国家命运的息息相关。

在2014年底召开的辽宁省佛协七届一次理事会上,照元长老被礼请为名誉会长。在2015年4月的中佛协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照元长老被推举为中佛协咨议委员会副主席。

谈到将来的打算,照元长老的一句话让我们思忖良久:“我出家的宗旨就是弘扬佛法,这个目标永远都在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