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以戒为师持戒严

戒律是佛教的道德规范,持戒是佛教道德观念的具体实践,体现了佛教以戒为师的精神。

汉地佛教翻译戒律和持戒,始于三国魏嘉平二年(250),当时中天竺昙柯迦罗来到洛阳,看见中国僧人只剪须发而没有受戒,于是译出《僧祇戒心》,即摩诃僧祇部的戒本,用来当作持戒的依据。后来佛教徒日益增多,很多人不守戒律,不受任何佛教道道德约束,僧团风气每况愈下。

东晋的道安法师有鉴于此,认为促使佛教正常发展的当之急就是尽快确立戒律,否则佛教的发展就会受阻。于是道安参照印度佛教的戒律,结合中国僧尼的具体修行实践,制订了僧尼轨范。

道安本人确立轨范后,身体力行,严于律己,弟子们以老师为表率,持戒精严,数百人的僧团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道安的弟子法遇前往江陵长沙寺讲经,受业的弟子有400余人,其中有一名僧人偷偷饮酒,忘了烧晚香。法遇只是责备了他,而没有将他赶出寺去。道安知道这件事后,用竹筒盛放一根荆杖,缄封后寄给法遇。法遇收到后,开封见杖,说:“由于我平时训导不严,道安师开始处罚我了。”说完,下令维那集合全寺僧众,将竹筒放在香凳上。行香完毕,法遇率领僧众向竹筒致敬,然后伏在地上,命维那从竹筒中抽出荆杖,各行杖三下,打完后仍旧将荆杖放回竹筒中。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道安对弟子的持戒要求非常严格。

佛教发展到唐初,智首法师慨叹当时五部律互相混杂,轻重不一,使佛教徒无所适从,便对印度传入的律藏加以归并删繁,使之适合中国国情,撰成《五部区分钞》《四分律疏》智首的弟子道宣又对前人的论著一一考索删约,并以大乘教义来解释《四分律》,创立了律宗。

道宣本人更是持戒精严,当时连在印度的僧人都知道中国有位道宣律师,持守戒律天下无双,虱子在他身上随意游走,也不会皱一下眉。有个叫无畏的印度僧人对此将信将疑,便特地跑到长安西明寺拜访正任上座的道宣。

一天,两人正在谈论印度和中国戒律的异同。忽然道宣从怀里摸出一只虱子来。这虱子身体胀鼓鼓的,已变成暗红色。只见道宣左顾右盼,像在找什么东西,始终没把那只小东西丢在地下,无畏见状,连忙把自己的巾帕递过去。道宣接过巾帕,轻轻将虱子裹好,放在地上,然后说:“这虱子虽然无知无识,倒也有情有欲,或许还有佛性。”无畏顿生敬畏之心,说:“道宣律师持戒精严果然名不虚传,如果佛门弟子都像这样,佛法定能永世流传。”

佛教 以戒为师持戒严

此后,从唐初一直到清朝,中国僧尼的戒律都以道宣的南山《四分律》为准绳。

僧尼处在佛教戒律的规范中,长年累月,形成了独特的道德伦理心态,造就了与世俗不同的行为品格。佛门中经常传诵的一个故事很能说明戒律对僧尼的道德影响。

相传从前有个朝山化缘的和尚,一天,到了一户豪富人家一走进门,见大厅里坐着一位少妇,正聚精会神地在那里串珍珠。少妇看见一位年轻的和尚走进来,急忙溜进后堂,仓促之间竟然把一颗珍珠随手放在桌子上,不料又滑到了地上。这时天井旁走过来一只白鹅,看见了青光闪闪的珍珠,冲上去一口吞下。和尚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少妇到后堂回过神来,忽然想到了这颗名贵的珍珠,马上叫女佣去大厅拿珍珠,可是寻遍了大厅的角角落落,也未找到珍珠。少妇想,除了这个和尚外,从未有人来过大厅。于是唤来一群家仆审问和尚。和尚默默无言,一直不开口,即使众人大声诘问,仍旧一声不吭。众怒之下,一阵拳打脚踢。和尚念念不忘以戒为师,宁可持戒而死,不可无戒而生,还是一言不发。在众人的打闹中,白鹅不巧被人踩死,这时和尚才开口说“你们别打我了,珍珠在鹅肚子里。”众人感到哭笑不得,说:“你为什么不早开口?”和尚说:“我是佛门弟子,要遵守戒律。我如果早开口,你们势必要杀鹅取珠,我就犯了杀生戒。如果说没看见,就是犯了妄语戒。深感左右为难,还是以持戒为第一。”

这个故事让人感受到佛门戒律的神圣性,通过戒律体现出来的佛教道德伦理精神,已经渗入佛门弟子的心灵之中,成为他们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如果没有持戒修行的佛门弟子,佛教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了。

阿弥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