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馬蜂窩造假事件,正義與利益難分難捨

馬蜂窩數據造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為什麼要捅馬蜂窩?是為了蜂窩以後不再蜇人,還是為了蜂窩裡面的“蜂蜜”?

起底馬蜂窩造假事件,正義與利益難分難捨

“旅遊之前,先上馬蜂窩”,相信大家都聽到過這句廣告詞,馬蜂窩,是一家估值175億的企業。

2014年至今,馬蜂窩先後完成了三次融資,投資方不乏高瓴資本、今日資本、啟明創投等知名機構,其估值也迅速攀升至百億元人民幣。在資本的推動下,馬蜂窩迅速上位,成為互聯網旅遊界的“獨角獸”。

但是,就是這麼一隻龐大的“獨角獸”,近期卻經歷了一場從天而降的危機。

故事要從一頓小小的外賣說起,一個名叫乎睿數據的團隊在一次點外賣時,不小心吃壞了肚子。於是團隊氣憤的給了餐館差評,在此期間意外的發現這家餐館的很多評論都是靠刷單刷出來的,然後間接的發現了馬蜂窩上的很多數據都是造假。

為了更多人的吃、住、行安全,將麻煩獨自包攬,還一個行業的清淨透明,乎睿數據以四人之力,花了四個多月,捅了旅遊品牌“馬蜂窩”的蜂窩。他們通過數據抓取和分析,發現馬蜂窩上有7000多個抄襲賬號,合計抄襲572萬條餐飲點評、1221萬條酒店點評,佔到總點評數的85%。

於是在10月20日,”小聲比比“在社交平臺發佈一篇名為《估值175億的旅遊獨角獸,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的文章,將馬蜂窩數據造假爆出,瞬間引起刷屏。

隨後馬蜂窩發起回應,稱其“部分言論歪曲事實,是有組織的攻擊行為”,然後以侵犯名譽為由,起訴乎睿團隊。

在收到起訴之後,乎睿團隊奮起反擊,緊接著推出第二篇文章,指責馬蜂窩在回應中偷換概念、避實就虛。

隨後馬蜂窩聯合創始人兼CEO陳罡正式回應了近期業界質疑馬蜂窩點評數據存假一事,陳罡表示:“馬蜂窩已開始對相關問題進行整改,並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堵住漏洞,對相關表述中涉及大量明顯‘抹黑’行為,我們將交由法律判定”。

雙方你來我往,打的不亦樂乎,著實讓吃瓜群眾“吃的飽飽的”。而對於事件的主人公,乎睿數據迅速出名,而估值175億的馬蜂窩將會面臨著市值大幅縮水的窘境。

這件事不由的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捅馬蜂窩的經歷,和小夥伴們結伴一起,分工明確,有準備防護裝備的、有準備各種工具的,踩點找好最大的蜂窩。一切準備妥當,煙燻、水潑、泥糊,一頓下來,只要能吃到甘甜的蜂蜜,被蜇的鼻青臉腫也前仆後繼。

或許,同時為了一舉成名天下知,不成功則成仁。這種為一己名利打抱不平,進而成就更多人利益安全的孤膽英雄,也無可厚非。

起底馬蜂窩造假事件,正義與利益難分難捨

一個號稱核心價值是2000多萬真實用戶評論的旅遊獨角獸,估值百億要開啟新一輪融資,並將海外IPO,不料自取其辱,灌水、刷評論、數據造假,被不小心揭穿。不僅估值將縮水,融資計劃也恐擱淺。

一個是成立幾個月的數據分析團隊,有著常青藤教育背景,因外賣吃壞了肚子,決心爬一爬餐飲點評的水軍,訓練一個分析模型。

恰巧當時,世界盃期間“旅遊之前,為什麼要先上馬蜂窩”的廣告刷的人們煩不勝煩。於是,馬蜂窩就成了練手對象,結果爬出了數據黑幕。

回到開頭,我們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別人。此次馬蜂窩數據造假風波,姑且說是螞蟻和大象幹起了仗。

作為“大象”的一方已經出名,好不容易登熱搜、佔頭條,儘管負面,可能讓用戶粉轉路,也可能路轉粉。

作為“螞蟻”的一方籍籍無名,憑著“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豪情,拿出鬥風車、戰城堡的勇氣,向大象擲出英雄之劍。要麼一戰成名,要麼粉身碎骨。

其實,也可以算是一個多贏結局。企業從此學會收斂改正自己,展示正面形象,起到以儆效尤的社會效果;用戶獲得更真實可信的服務;當事人也顯示出專業水平與能力,從此事業起航,可謂一個漂亮開場。

這年頭,無數人夢寐以求上頭條,以至於能不擇手段,不顧社會底線。還記得,不久前的那個“高鐵霸座男”,隨後還厚顏無恥地惡意拍小視頻,繼續炒作,很可能為了出名吧。

現實社會中,看到和聽到的,經常會令我們沮喪,世俗如此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

然而當我們不為別人的正義站出來的話,終將會傷及我們自己。所有人就是一個整體,別人的不幸就是自己的不幸,不要以為喪鐘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

想要捅馬蜂窩的人,是會被馬蜂蟄的,那麼在“捅蜂窩“之前,就得好好想想,捅完蜂窩之後獲得的“蜂蜜”,還值不值得為之冒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