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政府懸賞百萬抓一條魚,吸引衆垂釣愛好者,中國網友不淡定了

“尋找錦鯉”的活動在各大平臺發展的勢頭迅猛,同時可見國人對於鯉魚有多麼喜愛。鯉魚自古被中國人視為吉祥物,我們有“鯉魚躍跳門”一說。以鯉魚為題材的年畫也佔有穩固的一席之地。鯉魚也是國人最愛吃的魚類之一,無論清燉、紅燒、還是澆汁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就是這麼吉祥喜慶的鯉魚給外國人造成了深深的困擾。

澳政府懸賞百萬抓一條魚,吸引眾垂釣愛好者,中國網友不淡定了

美國人引進亞洲鯉魚的目的本是為了對付海藻等氾濫的水生植物,維護生態平衡。沒想到亞洲鯉魚的適應性特別強,繁殖能力也旺盛,在五大湖區幾乎很少有天敵,成了食物鏈的最頂端存在。隨著亞洲鯉魚的泛濫,最終被定義成了入侵物種。

澳政府懸賞百萬抓一條魚,吸引眾垂釣愛好者,中國網友不淡定了

有國內網友對此表示不理解,為什麼鯉魚在我國沒能掀起一點風浪,到了美國就令人談之色變了呢?小龍蝦入侵到我國還沒能示威一下就直接成了盤中餐,甚至到了需要人工養殖的地步。那麼問題就來了,外國人喜歡吃海魚和海中洄游內陸河湖的魚,基本不吃淡水魚類,所以消滅它們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今天看到一則新聞說,外國人不吃淡水魚是因為海魚進化更徹底,是高級食物。其實不然,過萬不吃淡水魚的根本原因是淡水魚相比海魚來說,魚刺多且細。西方人的烹飪方式無法很好地處理這個問題。用餐的刀叉也不適合清理魚刺。

澳政府懸賞百萬抓一條魚,吸引眾垂釣愛好者,中國網友不淡定了

困擾著美國人的鯉魚同樣在刺激著澳大利亞人的神經。鯉魚在帕拉瑪塔河中蹂躪著當地的鰻魚。因為缺少天敵也無人捕撈食用,澳大利亞的鯉魚可以肆意生長,最長可以長到1米多,像小推土機一樣推動著河底的泥沙,使河水變得渾濁,嚴重威脅到任何水生物種。為了保護河裡的本土生物,澳大利亞政府懸賞百萬抓魚,在一條鯉魚中植入芯片後放生河中,釣上這條魚的人可以獲得政府提供的百萬澳元作為獎勵,摺合人民幣492萬元。這條政令使全國的釣魚愛好者都歡呼起來。後來北部行政區政府將75條肺魚(同為淡水魚)植入芯片,每條懸賞1萬澳元。澳大利亞河邊的提示牌中都寫道:“如果釣上來都是鯉魚,請不要放回河裡”,可見鯉魚到了多麼令當地人頭疼的地步。

澳政府懸賞百萬抓一條魚,吸引眾垂釣愛好者,中國網友不淡定了

中國網友看到後紛紛不淡定了,甚至有網友表示願意去開發澳洲鯉魚資源。也有網友調侃道,就地生根,不要懸賞,只要給簽證。吃光澳洲天上飛、地上跑、水中游的所有生物。

澳政府懸賞百萬抓一條魚,吸引眾垂釣愛好者,中國網友不淡定了

物種入侵對生態的影響確實是深遠的,所以我們去國外出遊的時候,不要試圖將任何生物帶回國內,可能就是這樣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就鑄成大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