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偷逃稅折射出多重社會問題!

范冰冰偷逃稅折射出多重社會問題!


國慶長假期間,范冰冰偷逃稅問題終於水落石出:高達 8.83 億元的補稅及罰款,一舉創下我國稅收歷史上個人補罰金額最高紀錄。社會各界對此議論紛紛。該案對影視從業人員無疑敲 了一記響亮的警鐘,對社會大眾也是一次深刻的稅收法制教育。

范冰冰偷逃稅問題的浮現開始於崔永元的公開舉報,看似偶然,實則有其必然性。范冰冰的違法行為折射出當今社會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社會公眾人物的操守問題。范冰冰系著名演員,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之一, 曾經獲得很多種榮譽,是眾多年輕人和部分中老年人心目中的偶象與明星。這樣的人物本該是遵紀守法的模範,應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時刻注意自己的所作所為。可遺憾的是,她竟然沒有守住法律的底線,不僅偷逃稅,而且數額驚人。顯然,這對那些喜歡她、崇拜她的人打擊是非常大的。

如果只是一個范冰冰自毀形象那還不足為慮,問題是現在的公眾人物特別是影視從業不斷曝出這樣或那樣的負面新聞,這就讓人頗為擔心了。因為公眾人物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對社會大 眾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而這種影響力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一旦其個人操守有問題,就不僅對喜歡他們的人造成傷害,而且還可能引誘其崇拜者紛紛效仿,社會影響極為負面。

實際上,一些公眾人物的作為也確實讓人不敢恭維。更為過分的是,有少數人對負面新聞甚至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只要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就根本不在乎人們對自己的評價是好是壞。如果這種人碰巧是那些粉絲量極大的藝人,那麼,他們對於廣大年輕粉絲的健康成長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

其次是居民貧富差距過大問題。為了脫離貧困,40 年前我國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40 年後的今天,中國社會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了,而且多數民眾也都實現了小康。不過,與此同時,一些新的社會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有的甚至還在不斷激化,其中突出的一個問題是居民貧富差距過大。

眾所周知,我國整體人均年收入不足2.6萬元。相比之下,眾多明星年收入高達幾千萬甚至於數億元,不能不讓人有天壤之別的感覺。近幾年實體經濟比較困難,很多上市公司一年賺的錢還趕不上一位當紅明星。這種現象早已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與議論。影視主管部門不久前出臺了限制演藝人員勞務收入的政策,可以看成是有關部門在縮小居民貧富差距方面邁出的第一步。不過,由於貧富差距過大問題涉及的方面很多,成因也比較複雜,所以要想從根本上 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有系統的方案,單靠一個部門“零敲碎打”是不行的。

與貧富差距過大高度相關的一個問題是社會分配不公問題。明星高收入有其客觀原因,美國等發達國家有很多明星的收入比國內明星還要高得多,所以,在市場化的經濟體制下,上述對明星收入直接進行干預的做法是不太合適的。我們需要做的應該是,對現行的社會分配體制進行深度改革。

從歷史角度來看,現行的分配體制是建立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一戰略目標之下的,因此,它奉行的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現在上述戰略目標已基本達成,在此形勢下,就該考慮“讓社會成員走向共同富裕”這一新的戰略目標了。為了實現這一新的戰略目標,在社會治理方面,就必須調整效率與公平之間的關係,將上述原則進行修正,使其變成“公平優先,兼顧效率”。為此,就需要對現行的分配體制進行相應的深度改革。

最後是稅收徵管問題。稅收存在的意義,一是為了獲取稅收收入,一是為了調節收入差距。 稅收徵管如果不到位,不僅會減少實際的稅收收入,進而影響財政部門對整體支出的安排, 而且容易形成偷漏稅,讓那些應該納稅的人少繳甚至不繳稅款,導致稅收收入調節功能弱化, 使貧富之間的差距不能得到有效校正。

范冰冰身為大明星,是各方面都密切關注的公眾人物,其活動相對公開透明。在此情況下, 她尚且可以大範圍地偷逃稅,就更不用說那些應該繳稅的“沉默的大多數”了。這說明我國當前稅收徵管的漏洞是非常大的。

稅收徵管漏洞一大,而財政支出又具有很強的剛性,為了確保財政收支平衡,有關部門就只能通過提高稅負來解決。這樣就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稅負越重,納稅人偷逃稅的願望就越強烈;偷逃稅的人一多,稅收收入就會減少,為了保證支出就又得加稅使稅負增大。要想徹底打破這一循環,根本的辦法只能是:一方面加強稅收徵管,另一方面堅決減稅,讓納稅人的負擔真正減輕。否則,就必然是遵紀守法的人吃虧,偷稅漏稅的人佔便宜。這種現象再也不 能繼續下去了。

范冰冰偷逃稅問題的披露,如果大家僅僅在稅收方面做文章,那就視野太過狹窄了;只有從以上幾個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才能使其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如能推動相關問題的解決, 那也算是范冰冰為中國社會所做的另類貢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